<h3> 在浙江,众多的农村往往就地取材,采用如鹅卵石,山石、黄土等隨手可取的材料营造舒适实用的民居。而在浙中、浙南,则以黄土夯墙为主,农民将黄土捣碎,加入少量石灰等填充料,再逐层夯实成墙。夯墙结实,隔温、隔音效果良好,屋内冬暖夏凉,极宜居住。丽水松阳县杨家堂村和石仓古村的黄土夯墙民居群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外看为黄土夯墙,里面雕梁画栋,集古朴、华丽于一体,实属浙南民居之杰作。</h3> <h3>浦江县大畈乡田后蓬村</h3><h3> 田后蓬村座落在浦江县西南的奇峰峻岭之中,村子依山而建,秀水环绕,百媚千姿,全村民舍为清一色黄土夯成的黄皮房,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全村仅80户,相传为明朝末年,清军入关,朱元璋后裔携龙椅逃到田后蓬村后的朝天门并将其藏进了山洞,朱氏后裔也在此定居。所以至今这里的村民依然讲一口地道南京话,被人称之为“浦江南京村”。</h3> <h3><font color="#010101">开化县长虹乡高田坑村</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座落在开化县西南海拔700米的偏僻山村,全村20余户,是开化县地理位置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山村。建于清光绪年间,为余氏迁居村。全村用山泥与石头垒砌而成的土墙屋古朴苍老,有着原始朴素的美感。石墙、土墙、草屋、山涧、竹林、山花,江南山村的春天元素体现至尽;蓝天土屋、红纸对联、屋旁菜花、裊裊炊烟,门前衣竿,又构成了一幅不可复制的山村生活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松阳县三都乡杨家堂村</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杨家堂村座落在一环形的山岙之中,左右两翼山峦环抱,风水布局相当明显。该村始建于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前后),全村宋姓,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在地无三尺平的杨家堂,20多幢土木结构的清代民居沿着山坡一级级向上延伸,村庄上下屋高差约在2~3米左右,在视野中展现出一个巨大的建筑立面,是松阳县典型的阶段式古村落。全村民居虽是夯墙结构,但四合院建筑中依然分布着精美的雕梁画栋,精致的门窗雕花以及一层层翘首相对的马头墙,足以显示当时杨家堂宋氏族群的显赫与荣耀。</font></h3> <h3>松阳县大东坝镇石仓村</h3><h3> 又名石仓源,距松阳县城25公里。石仓古村落始建于明末清初,村民多于清初从福建迁入,所以全村至今仍操闽语,循闽俗,保留了闽地文化韵味,有着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生活气息。</h3><h3> 村落依山而建,每一处院落都巧妙利用山势地形布局,一层叠着一层,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目前,全村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古民居、古店铺、祠堂、庙宇等建筑物近三十座,其中古民居风格的院落15处。这些古民居除少数砖木结构四合院外,多为夯墙结构。古建筑精湛的艺术构件、楹联匾额、民俗文物,处处演绎出石仓古村落古老的历史。</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五集完</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