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地方 —— 走进非洲

LH

<h3>一个遥远的地方,那里不仅有碧海蓝天,古老的红沙漠,有自由于陆海空的野生动物和世上最美的银河星空,还有行将消失的原始部落,“We call it Africa, they call it home”,那就是非洲大陆的明珠,美丽的纳米比亚。</h3> <h3>南大西洋,海天一色</h3> <h3>小鸟巢</h3> <h3>大鸟巢</h3> <h3>Sossusvlei(苏丝斯黎)——形成于8000万年世界上最古老沙漠,因沙中含有铁等富有色彩的矿元素,在落日余晖下,造型各异,色彩鲜红,加之大光比的影调,真是摄影人的天堂</h3> <h3>著名的四十五号沙丘(Dune 45):高达32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h3> <h3><font color="#010101">死亡谷(Dead Vlei)蓝天之下,龟裂的大地被红色的沙丘包围,寸草不生,没有一丝生命存在。而一棵棵死去千年骆驼树,顽强屹立在山谷中,英雄之美,震撼之极!</font></h3> <h3>据说这种骆驼树已经死去900年以上,和中国的胡杨有一拼。死而千年不倒,称其为英雄树一点也不为过!</h3> <h3>坐落在Sossusvlei红沙漠景区的苏丝斯黎酒店,只有24间房且房价昂贵。在这水贵如油的荒野大漠中居然还有游泳池!茅草屋似的酒店房间,一应倶全,豪不逊于五星酒店。现在订房,最快也要明年入住。</h3> <h3>箭袋树,好像芦荟长成的大树。在纳米布沙漠的南缘,年降雨量不足60毫米,箭袋树却能顽强生存。由于土著人常常砍下树枝,挖空其中海绵组织,用它们来当作箭筒,所以叫箭袋树</h3> <h3>守望</h3> <h3>美丽的箭袋庄园,我们入住的一家德国后裔经营的小酒店。在这里,所有的美丽都是从太阳落山后开始的。</h3> <h3>据说,一位英国的摄影师曾以一张“箭袋树下的星空”,获得世界级摄影大奖,箭袋庄园的星空也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星空”</h3><h3>星河灿烂,我在对岸,宇宙之大,众生暗淡</h3> <h3>小河一线,我乃舟船,轻摇浆撸,漫步对岸</h3> <h3>美丽星空,今夜无眠</h3> <h3>公路穿过埃托沙国家野生动物园(Etosha National Park),沿途风景如画。一路不断有突然出现的各种动物,长颈鹿、羚羊、斑马、鸵鸟、角马、羚羊、狒狒、野马、疣猪等等,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这使我想起了: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我们和谐相处,共建生物命运共同体。</h3> <h3>美丽的花豹</h3> <h3>大嘴巴的犀鸟,漂亮可爱</h3> <h3>小狐狸</h3> <h3>高角羚,又名黑斑羚。呈竖琴状或S形,向后弯,再向上弯。</h3> <h3>颓废方丹(Twyfelfontein)作为世界最大的史前岩刻画集中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据说是六千年前伏羲、女娲的石器时代,布须曼人留下来的石壁雕刻与壁画,两千多幅岩石雕刻中,大多数是犀牛、大象、鸵鸟和长颈鹿图案。</h3> <h3>千年对话</h3> <h3>在鲸湾港,我们入住一家Flamingo Villas别墅小酒店,距大西洋海岸约百米,酒店两大特点记忆犹新:出门就看火烈鸟;美味生蚝尽情吃。</h3> <h3>独立,自由</h3> <h3>形影相随</h3> <h3>鲸湾港一带集中了230万只海豹,是全球海豹最集中的地区。出海大西洋,这些不速之客始终伴随左右</h3> <h3>与人为善的鹈鹕,不给点吃的,绝不离开</h3> <h3>纳米比亚最大亮点就是探访原始部落,体味风土人情。10多个民族都很精彩,最著名的当属辛巴族红泥人,这是一个行将消失的原始部落,他们至今仍保持母系氏族的原始生态。男少女多,说是基因问题,很多男孩过不了十三四岁这道坎,会夭折大部。走访部落需要当地政府、旅游部门办理手续,最后还要得到酋长的点头同意。</h3><h3> 接见我时酋长特意穿了件上衣。</h3> <h3>辛巴小村,房子都是用木桩围起来,涂泥巴有房顶是住房,没有的是羊圈</h3> <h3>辛巴女子身上的红色颜料,是将一种红沙石磨碎,然后加入水和从牛乳里提取的脂肪(牛油)。一经抹上用水都很难冲洗掉,能保持一周不退色,即防日晒又防虫咬。由于缺水,辛巴女人一生都不洗澡,一辈子都裹在红泥巴中,因此称之为红泥人。</h3> <h3>从牛羊奶中摇出油脂,配上红石粉,以便涂在身上、编辫子用</h3> <h3>自己的小卷发很短,大辫子都是用羊毛编成的</h3> <h3>早上还是要打理的</h3> <h3>牛羊是他们的主要财富,除此之外再无其他</h3> <h3>辛巴老人</h3> <h3>早餐后的社交</h3> <h3>邻居</h3> <h3>娘俩串门去</h3> <h3>相伴</h3><h3>圈子里是辛巴人做饭吃饭的地方。小朋友坐在餐厅等着吃饭,伙伴在外面陪伴着他</h3> <h3>姐姐,我饿了</h3> <h3>渴望</h3><h3>为保持辛巴不消亡,他们一般不与外界交往,孩子出去上学是不允许的。他们没有电,对外面世界知道甚少。看到我们,孩子们的眼神时常透着渴望</h3> <h3>这是我看到少有的一个上学的小姑娘,她会讲英语,我送给她一支笔,她在手掌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h3> <h3>聊天</h3> <h3>面对镜头,开心无比</h3> <h3>年轻的妈妈</h3> <h3>这是影友送给她的绿色小挂件,非常喜欢</h3> <h3>我送给她孩子个小玩具,可能是在表达感谢吧</h3> <h3>身材修长赫雷罗人。百年以前德国人殖民过纳米比亚,从今天妇女的服饰上还能看到百年前德国人的影子</h3> <h3>说不出名字的民族</h3> <h3>达马拉人,能歌善舞,据说很聪明,现在纳米比亚的总统就是达马拉族</h3> <h3>倚天弯弓</h3><h3>部落的弓箭手,以几百年前方式欢迎客人到来</h3> <h3>纳米比亚的眼睛,清纯若水;纳米比亚的微笑,终生难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