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高铁:西安至成都</h1> <h3>西安高铁站,高铁是所谓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我一直希望带两个孩子来坐一下,感受一下中国高铁的快速。这次西安到成都坐高铁是特意安排的。</h3> <h3>可惜女儿因病没能来,看看儿子有什么感受。高铁驰离西安向成都进发。</h3> <h3>车厢干净整洁,位子之间间隔很大,坐起来很舒服。</h3> <h3>我问儿子,感觉如何?他说:不错。我知道他没有感觉的。因为在美国他从没坐过列车。出门不是汽车就是飞机。美国地大物博,人口不多。长途旅行一定是飞机,没有坐火车的。</h3> <h3>列车在秦岭山脉中飞驰,最高车速在每小时近300公里,感觉平稳舒适。隧道大桥一个连着一个,佩服中国高铁建设的工人能在大山峡谷中建高铁。</h3> <h3>我们车厢里一帮退休工人旅游团占据了半个车厢,乱哄哄的,声音很大。儿子问我:他们为什么吵架?我说:没吵,他们在正常交流。那个声浪一轮高于一轮,说着说着还站起来了。感觉整个车厢都能听到她们的声音。我让儿子戴上耳机听他的音乐。他不会理解这是中国的特色。</h3> <h3>不到三小时,列车稳稳地停在了成都的站台上,中国高铁真不错!</h3> <h3>导游小代和驾驶员杨师傅已经在等着我们了。这辆面包车也太大了,17座,我们只有四人。这辆车将跟随我们以后六天的行程。</h3> <h3>导游小代旅游专业毕业刚一年,热情好客。先大致介绍了六天的游程。看看天色还早,我们问她,附近有地方晚上可以去看看,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宽窄巷子。</h3> <h1>宽窄巷子</h1> <h3>我们到宾馆放下行李就直扑"宽窄巷子"</h3> <h3>宽窄巷子是成都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区,由三条东西方向的老街(自北向南依次是: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以及街道之间的居民宅院组成。</h3> <h3>宽窄巷子所在的区域在清朝时为八旗居住之地。2008年6月14日,宽窄巷子街区正式开放。各条巷子中的小摊小店出售各种四川特色的小吃、工艺品、书籍供游人购买。还有包括星巴克、龙堂客栈等等文化、餐饮、休闲的商铺在宽窄巷子营业。</h3> <h3>走了一圈开张十年的宽窄巷子,宽巷以吃为主,窄巷以商店和演出为主。井巷子没有去成,时间不够了。我特别喜欢这里的氛围,每个店的名字都很有特色,每个店的装饰都很有特色,每个店的灯光都很有特色。是那么的小巧精致,那么的夺人眼球。藏在我心底的,上海人的小资情调,在这里展示无遗,这是成都吗?就好像我在上海的小街中穿梭。让我向你道来在宽窄巷子的感悟....(如果你喜欢,这美篇越读越喜欢;如果你喜欢,这巷子越长越喜欢)</h3> <h3>据说掏耳朵是成都的民俗文化,在小街里有几处,耳朵痒痒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我们是不是该坐上去试试?</h3> <h3>"宽心"小吃城,黑黑的木板上,金字"宽心"加上一束光,让人注目,该不该进去看一看?宽心的进去能心宽的出来吗?</h3> <h3>"记忆四川"一定是让老四川唤起童年的时光,是不是让外乡人也产生了好奇心?</h3> <h3>好一个"寻楠"!一幅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事业还是读书。让我不由自主地踏入其中,去探个究竟!</h3> <h3>"中国红" 国字闪的黄光,红字整体通红,谁敢用如此大气而有响亮的名字?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踏入其中...</h3> <h3>你知道"枠"是什么意思吗?认不认识这个字,大部分人应该不认识?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黄色,从招牌到所有的货架。两个书生打扮的女生站在门旁,你该猜到这是什么店了吧?</h3> <h3>龙飞凤舞的"鹪鹩"太让我们好奇了,一踏进门,我赶紧问这二个字怎么念,原来就念每个字的左边旁"焦尞",是一种鸟(Wren)。</h3> <h3>这里原来是一个成都小吃店,名字起的飘飘渺渺的,我们不知不觉也就坐下来,点菜了。</h3> <h3>尽管价格不菲,味道一般,但这氛围让我们十分满意。</h3> <h3>"兰亭叙"与门口菜名的招牌格格不入,这与一个餐馆有什么关系吗?宽窄巷子里的餐厅就敢起这个名,也就是她的特色。如果你有一点点诗人的风骚,一定会毫无犹豫地钻进去的。</h3> <h3>"小吃城" - 白白的底板,黑黑的字体,简单明了,那"龙堂客" "秦芒了"一定是遥远的历史烙印...</h3> <h3>"一针一线" - Fingertip Art <汶川特色馆>, 太有特色的名字,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h3> <h3>"紫园" 黄色的字,紫色的幅,门中央一盆精致的盆景放在一个古色古香的的柜子上,背衬着金色格子图案的门框,两旁各挂着一条蓝色的斗篷...,让人浮想联翩的设计,你猜猜这是什么店?</h3> <h3>"积香厨" 好大的气势,有将近二十年的历史,如果你还没有就餐,你一定会不由自主地踏进去...</h3> <h3>"三只耳" 好奇特的名字!三只耳淹埋在一片青青的爬藤中,闪着淡淡的黄色,门内通红通红的红色吸引着你....,如果你去过成都,一定知道她是著名的火锅店。</h3> <h3>我们在宽巷里穿梭,每一店都吸引着我们。</h3> <h3>"可居" 黑字红匾,显得庄重典雅,一看就是老字号,门内可居茶介,右边中国五星级茶馆的金匾,浓重的历史一定在里边,走了这么多路,该不该进去歇一歇...</h3> <h3>"诗婢家" 一个让人想入非非的名字,里面一定有历史的痕迹。门口一个大砚台向你展示了这是经营文房四宝的地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里延续....</h3> <h3>"宽度" 一个小吃店能起这样的名字,一定是一个百年老店。能把蒸笼放在门口,开放文明始于悠久的文化底蕴...</h3> <h3>"恺庐茶园" 两个古体字飘逸在斑驳离异的墙上,古老的传说在这里沉淀,饮茶间引出千年不衰的的佳话,品味着中华文化的韵味.....</h3> <h3>"莲花子"又是那一个古老的传承,引的游人开怀一笑...</h3> <h3>"听香" 如何听香,是不是只有闻香?好有诗意,让我们去听香...</h3> <h3>"无问西东,宽窄十年" 传承中华千年文化,把握中华千年脉搏。我从心底里爱上您 - 宽窄巷子</h3> <h3>"宽窄美食巷" 浓浓的中国水墨画书法,飘逸灵气,和墨竹一起飞舞在白色的天地里,这里是读书的好去处。</h3> <h3>"宽巷子" 两个红红的灯笼挂门两旁,门上走来两个古代老翁,盛装欢迎你,你能不推开门走进去吗?</h3> <h3>"宽坐" 还是"坐宽" 坐着心宽一定会宽心的坐着。绿树映灯笼,美女待贵客,火锅称专家,迎进四方客。</h3> <h3>"半坡饰族" 何来半坡,缘自西安,万年历史,装入手袋。</h3> <h3>走进宽巷子,踏进了中华文化的历史隧道;走出宽巷子,带出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情缘。</h3> <h3>宽窄巷子的俯视图</h3> <h3>又见广场舞,大妈健身忙,舞遍全中国,舞进全世界。</h3> <h3>我们又走进了窄巷子。</h3> <h3>"三块砖" 门口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那三块砖啊?众人是不是有点迷糊?这又出自哪个典故?三砖可起灶,一锅乃行炊。只有走进去,才能找得典故。</h3> <h3>"如玥" 那个古装剧的女主角?是不是又要带我们进入远古时代!</h3> <h3>"尽膳" 院落中有一方静谧的池水,简洁干净,与传统的木结构四合院混如一体,水池当中一尊释迦牟尼佛像安宁的矗立,这是川菜馆吗?</h3> <h3>"大妙" 大妙两个字在灰蒙蒙中托起了红灿灿的火锅。奥巴马夫人光顾过的火锅店,中国风的装修风格,你会不去涮一涮?</h3> <h3>"里外亮" 黑夜中的里外亮,酒与茶,新锐歌手进驻酒吧迎贵客。</h3> <h3>"行走" 简明意赅,主题明了。看到第一个如此直接的名字,要旅行来找我!</h3> <h3>"记忆之旅" 一抹紫色,一抹记忆。小小工艺品承载着每一地的特色,每到一处你我不都要带一点?</h3> <h3>"来碗小吃" 古人热情迎客,谁在那里探头探脑?</h3> <h3>"隔壁子" 古朴自然的装饰,古怪精灵的名字。走进门里,小桥流水,别有风情。确实让人想不到这里是一家古色古香的酒吧。</h3> <h3>"栖梧" 让我想像这名字的意境,是不是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犹如游人停步于这个小工艺品店,如诗如画!</h3> <h3>街头艺人,古人与今人的完美组合。</h3> <h3>"巴黎贝甜" 中西合璧,面包香不怕巷子深,好一个借彼喻此!</h3> <h3>"竹叶青" 绿茶 每年最早上市绿茶精品一定是竹叶青。此时品茶乃佳时!</h3> <h3>"少城记忆" 为何般,老少离家愁又愁!</h3> <h3>"小龙翻大江" 横批,对联:宽府窄宴包为香,闹市结盟文作胆,四川火锅!</h3> <h3>脸书与窄巷子的完美组合</h3> <h3>"俗套" 成都非一般,入乡随俗, 来到宽窄巷子,哪怕只是一小会儿,品尝几口地道的成都小吃, 了解几个成都习俗,或者一两句成都习语,你对成都文化的了解会有更多的体悟.</h3> <h3>"野古里" 时尚的风范,红黄蓝绿青白紫,一样的时尚,一样的风范!</h3> <h3>"马格鲜酿啤酒" 洋气的名字,鲜酿的啤酒!</h3> <h3>"苗匠" 苗族的风采,苗匠的技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h3> <h3>"瓦尔登" 西洋的名字,中式的建筑,中西合璧,是不是要探个究竟?</h3> <h3>"蜀韵园" 川戏独特,韵味十足,戏里有戏,戏外藏戏!</h3> <h3>"白夜" 一块白色匾藏于黑夜里,诗一般的名字,谜一样的困惑?</h3> <h3>"蚌公主" 贵妇需有饰品配,美女更要饰品艳,饰品之家。</h3> <h3>"73村" 喻意何在?入村方知!</h3> <h3>"追银簇" 眉美人间,银饰品牌。</h3> <h3>"魔高" 魔更高,高更魔。一台戏一段情,一段情一台戏,戏情!</h3> <h3>"老妈兔头" 意境深远,典故出处。吃着烤肉,品着历史。</h3> <h3>"铸匠" 现时雕刻,随心所欲,技艺精湛,众人皆醉。</h3> <h3>"巧凿林翰" 金丝楠木工艺品,诗一般的名字,画一般的楠木。</h3> <h3>宽窄巷子,我一踏入其中,好像回到故里,诗一般的名字,谜一道的灯光,画一样的建筑,让我走进中华文化的历史隧道,让我重温中华文化的历史典故,让我重扬中华文化的精髓。</h3> <h3>我真的好喜欢这里,好好喜欢这里,好好好喜欢这里,也许这是内心深处隐藏着太久的小资情怀,也许这是内心深处呼唤着太久的故土眷恋,也许这是这内心深处呐喊着太久的中华文化。</h3> <h3>下次来成都,我一定在这里 - 宽窄巷子 - 呆上一两天,在这里细细品味成都的历史,在这里细细品味成都的美食,在这里细细品成都的风俗。</h3><h3><br /></h3><h3>再次踏上成都的土地仅仅只有几个小时,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一片土地!</h3> <h3>朋友,你如果有机会来访成都,不要忘了去走一走"宽窄巷子",一定会不虚此行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