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舍缅甸情

珠珠

<p>原创作品</p> <h3>  在边疆瑞丽生长生活40多年,我对邻国缅甸,一直充满好奇和向往,2018年因难得的机遇,到缅甸腊戌地区开展一年驻缅工作,让我见识到了和想象中不一样的缅甸。毫无疑问,在未来离开的日子里,我将深深怀念这里淳朴自然的生活!</h3><div> 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我用跑步或步行的方式,在缅甸这块热土上,留下了我的足迹。难得的不用加班的周末,我用相机记录我看到的缅甸,这里完全迥异于国内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时常让我感动得潸然泪下。</div><div> 且不论缅甸浓郁丰富的历史文化,仅仅是我工作的驻地腊戌,就有我看不完爱不够的如画美景!腊戌是一个以掸族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区,各民族聚集点各有其鲜明的特色,一年四季,花开遍野,即便是荒芜之地,也不乏怒放的生命:各色丁香花,隔着半里路,就飘送着淡淡的清香;石墙边,篱笆上,洁白的茉莉、红色的鸡蛋花,迎风摇曳;秋天,道路边黄色的金杆菊,蓬勃得那么耀眼!只要有土壤的地方,就有恣意怒放的生命……我无法用文字描述出这些让我欢喜不已的一幕幕,镜头却又体现不了我的所见所闻,我只能在心中,默默祝福,敏哥拉巴!一切安好!</div> <h3>2018年1月10日,驻缅生活的第一天,顺利飞抵曼德勒。</h3> <h3>曼德勒因瓦古城,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历史的光芒熠熠生辉。</h3> <h3>位于东枝的茵莱湖,是缅甸第二大淡水湖,湖中有30多个村庄,这里的茵达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湖上,是名副其实的水上人家。</h3> <h3>奇妙的光影,让这间矗立在茵莱湖中的房屋,反射出貌似一只大螃蟹的倒影!</h3> <h3>在蒲甘,偶遇独自在缅甸旅行的印度尼西亚少女。</h3> <h3>蒲甘第一大庙阿南达,占地近百亩,始建时间距今已经927年,是我见过最奢华美丽的佛教建筑,寺内高达9.5米的立佛、近10米高由整块木板制成的木门、精美复古的装饰格调……叹为观止!</h3> <h3>不来缅甸,几乎体会不到什么是纯粹的大自然!这里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植物几乎没有被修剪,千百年来,就这样恣意生长,直至长成它最优美的姿态,我的笔墨,无法描绘出这种毫无修饰的自然之美。我时常独自被一棵迎面笼罩的参天大树,或是一片荒芜的土地上粲然怒放的野花,莫名地感动……</h3> <h3>曼德勒城边22条街尽头的小渔村,在这里,我看到了最美的落日余晖!</h3> <h3>夕阳西下,渔夫在修补小船,乖巧的女儿默默关注着爸爸的一举一动……</h3> <h3>曼德勒泼水节上欢乐的人们</h3> <h3><font color="#010101">在曼德勒狂欢的泼水节现场,我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被爸爸呵护备至,特别感人!</font></h3> <h3>腊戌地区昔卜县顺弄村,是一个隐藏在湖泊深处,与外界来往只能依靠渡船的傣族村寨,完全是个世外桃源,村子里有擅长画作的民间艺人,画了很多当地风景素描,挂在篱笆墙上待售。最神奇的是一个玻璃瓶内,画满了明显是手工涂鸦的彩色图案!我实在想不通,那是如何操作的?</h3> <h3>腊戌火车站</h3> <h3>落日余晖下的芭蕉叶,可惜背景天空中的夕阳,几乎看不到。</h3> <h3>站在山岗上,鸟瞰登尼县城,享受轻轻掠过的山风……</h3> <h3>在幽暗的屋子里,做柚木家具的工人。</h3> <h3>散步途中偶遇的景颇族姐妹俩,姐姐的笑容,纯净甜蜜;妹妹在一场哭泣的间隙,对着我的镜头发懵。</h3> <h3>闲步寻常百姓家……</h3> <h3>曾经有个到过缅甸的朋友,对我抱怨,她不喜欢这片国土,因为她接触到的人,那种对个人利益赤裸裸的索取和贪婪,让她感到痛恨和恐惧。其实,仔细想想,这并不是缅甸特有的产物,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哪里会缺少贪婪与欺诈呢?!</h3><div>所以,我始终难掩自己的热爱,随时把最灿烂的笑容,还以路人。</div><div>如果,你希望寻找一个忘却烦尘俗世的角落,那么,来缅甸享受属于你的宁静吧!趁现在时光静好,你我未老,我在缅甸等你来……</div><div><br></div><div><br></div><div>(特别说明:缅甸是一个浪费快门的地方,随处可以入镜!作为一名装佯的摄影人,篇中图片都是未加修饰的原片!除了偷懒的手机片,多数都是用佳能70-200镜头所摄,少部分是24-70镜头所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