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仰韶大杏

梅儿(孟宪红)

<h3><br></h3><div>家乡的仰韶大杏</div><div> 文/梅儿(孟宪红)</div><div> 我的家乡后坡村是豫西的一个小山村,位于陕县、渑池、宜阳、洛宁四县的交界处,隶属于洛宁县河底乡。这里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出产的大杏,是渑池县的水果类特产,因渑池县为仰韶文化发祥地而被命名为仰韶大杏或仰韶黄杏,与仰韶酒一样享誉海内外。</div><div> 我的家乡属于秦岭余脉,为豫西丘陵山区,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出产的仰韶大杏个大,色泽鲜艳,皮薄肉厚,无筋,酸甜可口,营养价值高。每当田野里麦子翻起金色的波浪,布谷鸟歌声嘹亮地穿越天空,家乡的仰韶大杏便脱下翠绿的衣裳,着上红衣黄裙,在枝叶间跳着欢快的舞蹈,吸引着四海宾朋前来品尝收购。</div><div> 每年的端午节前后,便是仰韶大杏成熟的时节。成熟的仰韶大杏有鸡蛋大小,因此也叫大鸡蛋杏。成熟的仰韶大杏半边儿红半边儿黄,躲藏在碧绿的树叶间,煞是好看醉人!每当这个时候,五湖四海的商贾便会云集而至,大车小车成排成队地开进村子,开始采摘收购。个大色艳品相好的上等之果,被装入精美的礼品盒,作为馈赠亲朋的礼品或叩开事业大门的敲门砖;次果就被大车小车地运进仰韶酒厂,用于酿制味道甜美的仰韶杏酒;破果烂果被果农捡起洗净,封入缸中台中,发酵做成酸甜清香的仰韶杏醋。</div><div> 现在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栽满了仰韶大杏,随手都可以采摘几个放入口中尝鲜解渴,而在七八十年代,栽种地并不多。</div><div>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周围有一片杏林,我们的学校就掩映在碧绿的杏林中。在八十年代,卖杏是农民的一项大收入,所以杏园被人看管得特别严,虽然天天从树下过,我们也只有望杏止渴的份。那个时候特别渴望刮大风下大雨,那样就会折断不少树枝,掉落不少青杏,看护杏园的人就会特许我们去捡拾。青杏特别地酸,吃几个就能把牙齿酸倒,连面条都嚼不动。别担心,我们有我们的绝技妙招。我们把杏用小刀切成小块,放进酒瓶或罐头瓶中,再放点白糖或糖精,然后灌入水腌泡。到了课间,同学间分喝水和分食杏片,味道酸酸甜甜,成为童年一道最难忘的美味。</div><div> 在八十年代,俺村也仅有几家有杏树。那个年代的物质又比较匮乏,所以枝头摇曳的即便是不熟的青杏,对我们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诱惑!记得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晚上,我们几个小伙伴合计着去小华家的小杏园摸几个青杏解解馋,大家一拍即合。我们摸索着进了杏园上了树,正小声地叽叽喳喳地说着谁摸了几个谁没摸到,忽然听到杏园的主人一声断喝,小伙伴们灵猴样纷纷溜下树,鸟兽般四散逃蹿,而我上得太高,一时半会儿下不来,我就一动不动地抱着树枝站在树上。他没有拿手电筒,天太黑站在树下看了半天再没动静,便悻悻地回了家,我才从树上溜下来,大模大样地走了回去。</div><div> 在八九十年代,卖杏比粜粮的收入都高,所以有杏的几家看杏像看金娃娃一样,不仅在杏树周围插满了枣刺,还有人坐在树下看。我们为吃到一个杏儿,那可是绞尽了脑汁。我们在长竿的顶端钉上两个钉子,然后用钉子去扎树上的杏,期望着能把杏扎在钉子上再慢慢抽回长竿取下来,可由于重力作用,杏扎掉竿还没抽回来就掉下去了,我们只有望杏兴叹。后来,就用铁丝弯成马牙状的圆圈,绑在长竿的顶端,然后再在圆圈下缝个布兜,套住杏用力一拉,杏便掉入布袋中,还毫发不伤,这个办法百发百中,屡试不爽。直到现在,它还是对付枝稍摘不着的杏的一件神器!</div><div>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各种零食和时鲜水果充盈着市场,现在的孩子早已不像我们小时那样馋吃仰韶大杏,我也远嫁他乡,离开了生我养我的那片热土,但家乡的仰韶大杏依然是烙印在我心中的挥之不去的一抹乡愁乡恋。那半边红半边黄的诱人形象,那甜中带酸的鲜美滋味,永远在心头盘绕、回旋……</div><div><br></div><div><br></div> <h3>孟宪红,微信昵称梅儿,QQ昵称朦胧,洛阳市洛宁县景阳镇人,偶有作品发表于报刊及网络平台!崇尚美好,敬畏自然,喜欢用文字点缀清清浅浅的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