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关于“桥”的综合实践活动: 美丽的家乡桥 六一班

月香无限

<h3>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即将小学毕业。毕业前夕,我们一起参加了“桥”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六一班全体师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大家同心协力,献计献策。每一位同学积极上网查资料,找图片,在家长的帮助下,还到清水河观赏了清水桥的壮观景象,领略了清水河的美丽风光。特别是孙展飞、王悦 、肖东方、郭沫涵、胡瑞林、马德罡、马琪东同学在第一时间把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用美篇表现出来,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合作精神,同时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增强了我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了我们热爱科学的激情!</h3><h3><br></h3> <h3>一条大河穿城过,两岸横跨十八桥;</h3><div>从南到北举目望,桥名景致各不同;</div><div>红旗桥,桥体外观似长城;</div><div>通泰桥,世界跨度最大桥;</div><div>清水桥,对面遥望通泰桥;</div><div>清园桥,步行公园乐逍遥;</div><div>解放桥,原名本是汉卿桥;</div><div>清河桥,原本俗称叫通桥;</div><div>商务桥,一柱擎天造型强;</div><div>建设桥,双索三跨悬索桥;</div><div>东方红桥,铁路桥梁改步行;</div><div>钻石桥,原来就是工业桥;</div><div>双虹桥,犹如彩虹架两旁;</div><div>纬一桥,天使降临在桥上;</div><div>纬三桥,通向外环变通畅;</div><div>新垣桥,宛若飞燕在翱翔;</div><div>纬五桥,曲线观景平台靓;</div><div>南环桥,通向南环不再难;</div><div>纬七桥,恰似明湖出彩虹;</div><div>明湖桥,张开双臂迎客人!</div><div><br></div><div><br></div> <h3>  红旗桥 1975年建成。桥长60米,由东窑子镇修建,当时作为进出于该镇之用。2000年左右,由于防洪需要,该桥被拆除。2010年9月30日新红旗桥建设竣工。位于东窑子镇红旗路跨清水河处。造型、外观与附近的大境门风格一致,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上部结构为七跨预制混凝土板梁简支结构,跨径为136米,桥梁横断面宽度为24米,主车道宽16米,两侧便道各宽4米,桥梁修建面积为3264平方米。桥梁风格为仿长城型装饰设计,共设有12个观景烽火台,烽火台距人行道板高度2.15米,长度3米,宽度2米,烽火台总面积72平方米。<br></h3><div><br></div> <h3>孩子们在查阅资料!了解了有关桥的知识,孩子们对桥有了兴趣!</h3> <h3>孩子们来到清河桥,观赏清河桥的美景,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h3> <h3> 通泰大桥位于张家口,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下承式钢结构悬索拱桥主跨190米,国外同样桥型结构的2座大桥跨度仅为90米。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抗震烈度7度。全桥吊索共28根,吊索采用高强度镀锌钢丝成品索,双层PE保护层,冷铸锚固体系。为保护吊索,除采用PE保护层外,在桥面以上2.5米高度内设不锈钢管,在与主梁结合处设防水罩,上、下锚头采用防腐油脂处理,并设置减震器,在索管内注入发泡材料,拱座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h3> <h3>孩子们在查阅资料的同时,漫步在桥的世界里,感到无比欣喜!</h3> <h3>站在家乡的大桥上,手扶着栏杆,欣赏着家乡的美景,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h3> <h3>郭沫涵小组的同学们在制作美篇!</h3> <h3>孩子们在查阅资料!</h3> <h3>  通桥是原察哈尔总都统张之江修建的。张之江,(1882-1966)张之江在担任察哈尔都统时,为张家口人民办了很多好事。1924年发生水灾,哗变士兵形同土匪,公开焚掠抢劫,张之江整顿社会秩序,捕获乱兵数千人,收编缴械,严惩不怠。1925年初他被授予陆军上将衔。当年3月他着手筹建的清水桥工程动工,不到一年在被冲毁的普济桥(即通桥)南侧建成一座高架钢梁、上下分行的新式大铁桥,因河取名为“清水桥”,1926年1月竣工通车。张之江以隶书题写桥名,制成铜牌立于桥的东西两端。 1999年,陪伴张家口一同走过将近一百年的这座桥结束了他的使命。 </h3> <h3>今天的我们,就是家乡明天的建设者!</h3> <h3>我和家乡桥合个影!</h3> <h3>肖东方小组制作的美篇截频!</h3> <h3>我会好好学习,长大把家乡建设的更美好!</h3> <h3>我和大桥在一起!</h3> <h3>  张家口商务桥类型为独塔单索面斜拉桥,横跨清水河两岸,连通桥东、桥西两城区。桥体外观由具有现代感的A字主塔以及拉索组成,此大桥长130多米,宽24米,车行道宽18米。</h3> <h3>马琪东小组制作的美篇截图!</h3> <h3>  张家口建设桥预计总投资7500万元,全长140米,宽37.5米,双向四车道,为我市首座三跨自锚式悬索桥。大桥的设计遵循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结合周边环境、环境保护和道路景观,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虑,充分满足桥梁在整体规划中的定位。同时贯彻“生态、环保、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我市人文特色,提升了旅游景观。</h3><div> 建设桥设计以“腾飞”为主题,桥塔的设计独具匠心,整个桥塔由底部旋转上升,造型简洁,设计感强。建成后的大桥像一条龙踏云飞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市民领略到“波引目光依两岸、霞分晓日浸山河”的视觉美景?</div><div><br></div> <h3><br></h3><div> 张家口新垣桥位于张家口市区南部规划建设的新垣路上,新垣路规划为城市主干道,是张家口市南部地区一条重要的东西向道路,新垣桥新建工程是新垣路跨清水河的重要节点。大桥主桥结构设计采用预应力砼板梁,人行道及三组飞燕拱均采用钢结构,桥梁结构为简支板桥梁加飞燕拱造型,设计桥长165米,主桥宽51米,双向6车道。</div> <h3>这是杨琨小组制作的美篇截频!</h3> <h3> 纬一桥至纬三桥桥东段护栏共计有护栏880个左右,线路长约1800米。原有线路及护栏灯全部被盗和损坏。该中心去年已对护栏压板和护栏片进行可修复,今年该中心预计从护栏控制方面进行改造,拟准备增加22个配电箱,每个控制箱分两路控制,改造后更方便维修,减少能源的浪费,还让清水河两岸的夜景更加绚烂、靓丽。 </h3><div><br></div><div><br></div> <h3>这是张研小组的美篇截频!</h3> <h3><br></h3><div> 张家口工业南桥位于工业桥南侧、纬一大桥北侧,向西与张柴公路连接,向东与工业路连通,桥面宽39.5米——51米,桥梁长度147米,桥梁面积4864平方米。该桥桥型为下承式系杆钢拱桥,主题为“清水聚缘”。该桥在桥梁的形态上偏重于现代桥梁风格,主梁及拱肋、系杆均采用国际上较为常用的钢结构与钢混组合结构,把桥梁的功能性、观赏性和艺术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div><div><br></div> <h3>  清园桥1985年建成(另一说为1987年7月5日竣工),位于人民公园东大门口到东河沿黑石坝。此桥虽不能通行机动车辆,但地址选的适中,造型美观别致,方便了桥东一带居民到人民公园游玩和锻炼。</h3> <h3>  解放桥于1988年,历时1年的改造,将原来上下两桥改建成一座宽14.9米的钢筋混凝土一体桥。解放桥处于市中心至善街、长青路、解放街、五一路和清水河的交点,是沟通桥西区和桥东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节点。</h3><div> 2009年解放桥进行了拓宽和景观性钢结构桥梁扩建改造,在保留原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桥墩基础加固及桥梁上部结构的修整完善。将原3米宽的人行道加宽到4米,改造为非机动车道;桥两侧各新建一条净宽4米的人行道。桥景观为飞燕造型斜拉桥形式,大桥每侧各有三个索塔,桥梁全长115米,宽从38米扩为44米,改双向6车道为双向8车道,保证了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各行其道,畅通无阻。显著提高了通行能力</div><div><br></div> <h3>  明湖桥(洋河大桥)2009年9月底建成通车。位于清水河与洋河交汇处,河两岸各设一个平交口。桥位与大堤基本正交,并用双塔无背索斜拉桥桥型进行装饰,桥梁总宽为32米。洋河大桥为我市远期城市规划,打造洋河两岸城市新区,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保证,同时缩短产业集聚区与市区的空间距离,为张家口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h3> <h3>  纬七桥(清河南桥)2009年9月底建成通车。位于张家口市区南部清水河与洋河汇合处,大桥两岸分别与清水河滨河路相连接,两岸各设一个平交口。桥体下部以T梁支撑,桥面呈波浪外形,桥位与大堤基本正交,并用钢管桁架装饰成下承式拱桥形式,增加大桥景观效果, 桥梁全长195米,总宽为32米。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板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项目计划总投资2900万元。</h3> <h3>  张家口的桥不仅在河北有名,在全国都是位列前茅。一条清水河就有大大小小的桥20座。让我们记住他,了解他,更爱我们家乡的大好河山。</h3><h3> 张家口家乡清水河的座座大桥,都体现着家乡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每一座大桥都以自己独特的雄姿展现着美丽的风采!每一座大桥都像一枚漂亮的纽扣,把清水河两岸的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相信,勤劳智慧的家乡人民一定会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h3><h3> 六一班全体师生</h3>

大桥

清水河

桥梁

张家口

家乡

宽米

两岸

之江

车道

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