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夏––我与西安约个会

地思

<h3><font color="#010101">西安,西安。我心里默念着。冥冥之中,仿佛就像被承载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三秦大地牵引;仿佛听见了一千五百多年、十三朝在此建都的西安地召唤,2018年的初夏我与朋友踏上了三秦大地,去感受厚重、灿烂的中华文化。</font></h3> <h3>登机了,我欢声跃雀地高呼着:西安我来了。</h3> <h3>因古时陕西为秦人治地,故称秦。秦岭山脉横贯陕西中部,渭河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三秦即陕北、关中、陕南。</h3> <h3>俯瞰西安,为之方正有序的全貌令我惊叹不已。旁边一位正宗西安旅客骄傲地说:偶西安条条大路相通,你咋滴也不会迷路。</h3> <h3>抵达西安的当晚,我们骑着摩拜单车,夜游回民街,手机导航夜归旅社。为自己的自由行骄傲无比。</h3> <h3>认识这个字吗?西安人的独创,字典上是查不到的。</h3> <h3>这个面也叫裤带面,全碗就一根,你要面是按长度来计量的。常称:油泼辣子piangpiang面。是西安人的最爱。可与武汉热干面媲美。</h3> <h3>好大的锅盔,厚一柞,直径几乎有个小脸盆那么大。据说十来斤面才能做一个。问价钱:三十元一个。不贵可得几天才能吃完。</h3> <h3>必须品尝的羊肉泡馍。我觉得太美味了。</h3> <h3>大口咀嚼着地道的羊肉串,美味。</h3> <h3>这里的羊肉串不用竹签,全用红柳枝串肉。我瞠目结舌,那要多少红柳枝来接待四面八方的吃客啊!</h3> <h3>新型买卖的拼盘水果</h3> <h3>漂亮的回族姑娘</h3> <h3>色彩艳丽的辣子铺,不做买卖也漂亮。</h3> <h3>回民街灯光琉璃,人头攒动。大多都是外乡人,几乎人人手上握着小吃。</h3> <h3>满街的幌子,令人眼花缭乱。穿过繁华的回民街,到了回民街的东大门。我回眸道声再见,回民街––西安名副其实的特色街。</h3> <h3>第二天一早,驱车北上。高速公路两侧满目的葱绿,与我们想象中的荒凉凄苦的黄土高坡完全相悖。导游说是近些年政府美丽山川工程落实的结果。</h3> <h3>游览黄帝陵。刚踏上进殿的台阶我一个趔趄双膝跪下给皇帝算是磕了个响头。那脚啊,疼得我龇牙咧嘴。</h3><div> 这里气势如虹,视野宽阔。一眼望去都是千年的老柏树。轩辕庙,也称黄帝庙,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名冠天下的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有“华夏第一陵”之美称。传说黄帝升天后的衣冠冢就设在轩辕庙中。</div> <h3>今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于2018年4月5日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举行,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齐聚黄帝陵轩辕殿祭祀广场,共同祭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br></h3> <h3>我双膝跪下就对了!你知道吗?我们彭姓氏的袓先就起始于轩辕黄帝。在此留影。</h3> <h3>像不像龙鳞?园陵设计真是匠心独运。</h3> <h3>威风凛凛的楼台</h3> <h3>黄帝陵的古柏覆盖面积1335亩,千年以上就约有34600株。这株树龄5000年的皇帝手植柏,相传是皇帝亲手所植,号称世界柏树之父!</h3> <h3>挂甲柏。相传皇帝汉武帝刘彻在此卸挂盔甲。</h3> <h3>龙角柏</h3> <h3>站立在路边的千年古柏,遒劲的树干已被游人抚摸得光如琉璃,但枝叶依然葱笼。他那永远合不拢的嘴仿佛向子孙万代诉说着,叮咛着……</h3> <h3>皇帝的脚印</h3> <h3>相传到此谒陵祭祖的官员,骑马行走到此处必须弃马徒步登山,以表对先祖的崇敬。因为有下马二字,现在去祭祖的各级领导是不在这块石碑前照相的。</h3> <h3>这样的石碑随处可见,皆为谒陵祭祖者留下的墨宝。</h3> <h3>古朴雄浑,雅拙劲健的隶书。此处为陵冢最高点。谒陵祭祖者登上驭龙阁,居高远眺遐想黄帝驭龙升天。追古思幽。</h3> <h3>象征着帝王身份的大钟。</h3> <h3>庙的顶部有一个圆形的空洞,而庙的底部是方的。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人们在此纷纷举手托天。</h3> <h3>离开黄帝陵我们直奔陕北。一路上这样的角楼随处可见。</h3> <h3>这座桥使山西和陕西结为秦晋之好。你发现没有陕西的桥墩比山西的粗而且间距也远一些,为什么?我也不知道。</h3> <h3>大巴车经过泾阳县永乐镇时,公路边出现一个雕塑,导游告诉我们,这是中国版图原点的标志。具体位置是北纬34度32分27秒,东经108度55分25秒。大地原点在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这些我们都不可知,但也为自己了解这点知识兴奋不已!</h3> <h3>继续前行来到秋林镇。眼前赫然出现两条巨大的横幅一一追忆秋林史 常怀抗战群 , 遥望山河壮 名镇永青春 此联是第二战区长官部阎锡山的侍从秘书,现大陆只此一人的李蓼源题书。</h3> <h3>走进第二战区司令部秋林旧址陈列馆,心里很激动。此行就是看见有这个行程才坚定不移的出游的。</h3> <h3>从1937年至1944年阎锡山在这里驻守,指挥包括山西、陕西、察哈尔在内的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与日寇浴血奋战,长达七年之久。奉行“中庸哲学”的阎锡山,从辛亥革命开始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h3> <h3>作战序列表––最高司令官阎锡山,朱德为第二战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h3> <h3>我快速的在陈列馆浏览想寻到爷爷的踪影。找到了,我欢喜若狂一一图右二就是当时任第二战区南区作战总指挥,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的彭毓斌将军,绥远抗战的五个民族英雄之一……我的爷爷。</h3> <h3>我与爷爷合个影。虽然我们不曾谋面,但血管里面流淌着爷爷执着坚韧的血液,走在爷爷曾经走过的石头路上,抚摸着爷爷的相片––倍感亲切。我是真正的将门之后</h3> <h3>日本军向国民革命军受降的油画。</h3> <h3>习近平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h3> <h3>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从陈列馆出来,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h3> <h3>下午五点,我们来到了壶口瀑布。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最大的金色瀑布。</h3> <h3>黄河奔流到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如壶口。上游河面宽300米,在不到5OO米长的距离内怱然被压缩到20一30米宽。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O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旷世奇观!</h3> <h3>站在激流澎湃,浊浪翻滚的母亲河边,敬畏之情油然而生!</h3> <h3>得意豪迈的在窑洞前留个影。</h3> <h3>扮成陕北婆姨,体验陕北风情。</h3> <h3>陕北婆姨是不能展翅飞翔的,应该侧坐毛驴上。陕北六大怪中的一怪:毛驴侧坐跑得快。</h3> <h3>第二天开始了新的旅程。一路劳顿全然不顾,因为听到的,看到的让我兴奋不已。</h3> <h3>我举起手机遥拍漯河,导游风趣地说我们进入共区。原来漯河是当年国共的分水岭。红色游览正式开始。</h3> <h3>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h3><div>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div><div>南泥湾原名烂泥滩,八路军在此开展了三年垦荒,使烂泥潭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div> <h3>进入延安,遥见宝塔山。沿途的陕北窑洞比比皆是。</h3><h3><br></h3><div><br></div><div><br></div> <h3>陕北窑洞按档次高低分为四种:坑窑、土窑、砖窑、石窑。陕北六大怪中:挖个洞洞当家宅,就是指的坑窑和土窑。石窑最好,窑壁有6一8拃厚,外面骄阳似火,里面凉爽如秋。</h3> <h3>进入延安。我们向往的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宝塔山已经沒有了昔日的巍峨,因为周围的高楼大厦已经鳞次栉比;延河水也已干涸。延安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了。</h3><div><br></div> <h3>王家坪最早叫牡丹坪,因当地百姓多种牡丹而得名,后被一个姓王的财主买去而改名王家坪。1937年至1947年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图中的石桌石凳是当年毛主席和儿子毛岸英时常促膝谈心的地方。</h3> <h3>1946年1月至1947年3月毛主席居住在这里。</h3> <h3>枣园原是陕北军阀高双成的庄园,土地革命后归人民所有。因多种枣树而得名。</h3> <h3>1943年至1947年这里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h3> <h3>我党五大书记都曾在此居住。枣园是革命时期的中南海。</h3> <h3>这一排窑洞是当年的医院,一看就知道当年的生活环境十分艰苦。</h3> <h3>毛主席的住所有三间,书房、寝室、客房。有时书房也成了寝室。毛主席在延安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4582篇,很大一部份是在这里完成的。注意到了吗?他的住宅有异于其他所有人的住宅一一没有屋檐。导游的说法有两种: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毛泽东认为人民就是主人,不能向任何势力低头。二,毛泽东是真命天子怎么能低头。一个是主人翁的姿态,一个是自傲的心理。何是呢?你们去想吧!</h3> <h3>1947年3月18日国民党占领延安。观后,蒋介石感慨地说:无去想象毛能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旺盛的斗志,指挥着他的军队与政府军对抗。</h3><div><br></div><div><br></div> <h3>毛主席的床头特装了一个简易书架。他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可见刘少奇水平之高。</h3><div><br></div><div><br></div> <h3>刘少奇门前一棵海棠树,如今依然生气勃勃。可在文化大革命的他……</h3> <h3>在毛泽东的会客厅里,我们做了一回记者。</h3> <h3>坐在周总理简陋的办公桌前留个影。</h3> <h3>潸然泪下的演出 血泪铸成的故事《延安保育院》</h3> <h3>  枣园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春、夏、秋、冬景色秀丽,环境清幽,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各个建筑若隐若现地点缀其间,景色秀丽,风光迷人。</h3> <h3> 在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上,生活着一群黢黑健壮、力似羯牛、声若洪钟、说话掷地有声、唱歌撞塌山崖的铮铮铁汉,这就是几千年来世世代代在这里艰辛劳作、生息繁衍的陕北人!就要离开延安了,与当地的民间艺人合个影。</h3> <h3>峰回路转,来回一千多公里的车程,我们又回到了西安。在西安的夜晚我去发廊洗了个头,很接地气,不是会员也只要了二十元。</h3> <h3>新的一天开始了西安周边游。第一站华清宫。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古代封建帝王的别宫。唐玄宋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末方还长安。<br></h3><div><br></div><div><br></div> <h3>唐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在这青山绿水之中留下倩影。</h3> <h3>此池称作海棠汤,是杨贵妃沐浴的地方。也叫贵妃池。山上的亭子是杨玉环沐浴后梳理,晾晒头发的地方。</h3> <h3>一莲花汤,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唐玄宗和杨玉环沐浴池。池名取意并蒂莲花。“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可见唐太宗宠爱杨贵妃到了极致。在中国历史帝王之间也是绝无仅有的了。</h3> <h3>  游览完华清池,我们乘坐电频车盘上而上,来到了骊山。</h3><div> 骊山是秦岭的一个山脉,也有1302米。山势逶迤,树木葱茏。山上自然景观秀丽有佳,并且布满了众多著名的景点。在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骊山之上。骊山是中华民族历史脉络的见证。</div><div> </div> <h3>团结一致 国共合作 一个具有很大战略意义的口号。</h3> <h3>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都一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房相连而得名。</h3> <h3>  我拍下了蒋介石在骊山的住处,办公和会议室。<br></h3> <h3>此山缝是当年蒋介石藏身之处。</h3> <h3>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浦军校七分校的全体士官募捐修建此亭,取名:正气亭。解放后改名: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更名:兵谏亭。</h3><div><br></div><div><br></div> <h3>穿上军装,敬个军礼,仿佛与爷爷并肩作战,转战在抗日第一线。</h3> <h3>许多游人在此留影,以缅怀张学良、杨虎城和众多的抗战英雄。</h3> <h3>兵马俑是世界中国遗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h3><div><br></div><div><br></div> <h3>1974年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的村民老杨,打水井时发现了陶俑。考古工作者历时13年的艰苦挖掘,才使得兵马俑重见天日。</h3><div><br></div><div><br></div> <h3>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变化,废止了人殉制度,开始以俑殉葬。陶俑、木俑化替了人殉。</h3><div><br></div> <h3> 游览着古迹又观赏了2016年春晚火遍全国的华阴老腔'。艺人们浑厚的嗓音,粗犷的呐喊,震撼的气势,类似渭水船工号子澎湃激昂。</h3><div> 华阴老腔被誉为黄土高原最早的摇滚。</div><div><br></div><div><br></div> <h3>晚上我们观看了《梦回大唐》气势庞大,舞美效果看得人眼花缭乱,好一派大唐盛世。在座的大多是外国友人,中国人可不愿意花那一百八十元去看那歌舞。我觉得––值!</h3> <h3>最后一天,我们游玩西安东线。东线是导游工作最轻松的一条线。首先来到城墙东门。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主城门有四个,分别是长乐(东门)、永宁(南门)、安定(西门)、安远(北门)。从民国开始为了方便出入,先后开辟了十八座门。</h3><div> 这是西安明城墙,位于市中心。墙高12米,顶宽12一14米,底宽15一18米,周长13.74公里。呈封闭式长方形。俗语骂人:脸比城墙厚。可以想见这人脸皮有多厚。</div><div><br></div><div><br></div> <h3>大雁塔又名慈恩寺。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筑的。</h3><div>大雁景区内表现西安民风民俗的雕塑不少。塔景区环境优美静谧,是西安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鼓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是西安标志性建筑。钟鼓楼相距半里,遥相呼应,蔚为壮观。每日西安城内击钟报晨,击鼓报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说。</h3><div><br></div><div><br></div> <h3>  大明宫为大唐帝国大朝正殿。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200余年。大明宫占地面积是北京紫禁城的4.5倍,有千宫之宫的美称。毁于唐末战乱,从此成为一片废墟。</h3><h3> 现在已经建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后记</h3><div> 从公元前十一世纪起,先后十三朝在西安建都。所以唐人留下 秦中自古帝王州的诗句。周礼、秦治、汉风、唐韵引领着中园历史前进,铸就了西安历史的辉煌!</div><div> 浅夏––我与西安约了会。感谢你给我的满载而归。</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