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风情之旅 第一篇

爱相随

<h3>这是我心心念念的黄土高原。</h3><h3>五月下旬的天气了,小小的庄稼苗刚刚出芽,还不能覆盖裸露着的高原本色。可喜的是经过这几年的退牧还林,从飞机上已经看到成片的绿植,生机勃勃的绿色山峦将逐步改变高原的生态环境。记得很清晰,42年前,也是在5月,为了撸上一点刚发芽的榆树叶,一个年轻健康的身躯不幸摔成高位截瘫,再也不能下地行走。这些不能忘却的记忆,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着依恋的情感。</h3><h3>又一次来到这里,是为了记忆,更是为了寻找。期望看到这里的老乡生活越来越好,年轻的一代与时俱进,在这片黄土地上找到生命的价值。让我们看到陕北更多的资源在他们手里能够开发利用,让自己的家乡越变越好。</h3> <h3>出发之前,认真地做了一些功课,不过旅行往往是计划不如变化。</h3> <h3>飞机落在了延安机场,之前大多数人到延安是为了圣地情怀,这次,我想对延安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在大家共同熟知的革命圣地,看到这里最美最好的风光。</h3> <h3>不可否认的是,延安机场的简陋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想。飞机跑道的尽头没有停机楼,没有摆渡车,自己拎着行李箱从飞机弦梯走下来,走到背后那座小小的两层候机楼出去。旅行结束后我知道,陕北有这么多的旅游胜地,等到被更多的人了解以后,这个简陋的机场一定是远远不能满足运力的,真心地期待老区的建设速度起来。</h3> <h3>这次旅行前半程跟随南京乐游户外俱乐部的友友们一同前行。下飞机后坐上了俱乐部包的大巴。出了机场,大巴在陕北的大地上疾驰。宝塔山,延河水........曾经熟悉场景在窗前一晃而过。车过南泥湾,我下乡的地方,心情感慨万千,悠闲的婆姨,女子在志丹面馆前聊天。现在,他们与我十年前相遇的时候相比,是不是好了许多。</h3> <h3>南泥湾的天瓦蓝瓦蓝的,眼前像是一幅油墨画,白云,绿树,嫩庄稼。深褐色的土地刚刚被翻过,今年土壤墒情不错,一定能种上好庄稼了。</h3> <h3>看到这片红色的土地,前方就是我们陕北之行的一个景点,永宁山古寨。</h3> <h3>永宁山古寨位于志丹县永宁镇,洛河东侧,婹子川口对岸,海拔1312米,东西走向,长2.2公里,宽1.5公里,全为红砂石质,山梁向洛河突起一山嘴,洛河环绕其东、西、南三面,山头巍然独立,峭岩绝壁,早在宋代为防范北军南侵在山上建立起这军事要寨。</h3> <h3>景区并不收费,野趣十足,没有现成的道路,顺着这个山梁往上走。本是古代的一个军事要寨,因毛主席曾在此小住几日,则有了红色的气息,远远能看到巨幅的口号被刻在山体上。</h3> <h3>山顶有座寺院。</h3> <h3>洛河三面环抱。</h3> <h3>山体呈红砂石质,因长年的风沙侵蚀,显奇形异状。</h3> <h3>陡峭的上山路,侧面则是悬岩峭壁,十分险峻,也十分壮观。</h3> <h3>从高处看下去,洛河环绕山体,裸露的山石间长着少量绿植,不再是冬季的荒凉,友友们散落在石阶上,欣赏着古寨初夏春末的风光。</h3> <h3>整个山体中间挖掘的都是相通的山洞,洞洞相通,路路相交,没有熟悉的人带路,进的去,出不来。部分友友们在其中盘旋游乐,寻找刺激,开心的不得了。</h3> <h3>这是蛇河沟的沟口。蛇河沟是雨岔大峡谷五个已发现的景点中最长的一个,全程约三公里。还没有正式开发,仅是一些驴友自发地来到这里探密寻踪。雨岔大峡谷的发现,颠覆了人们以往对陕北黄土高原的印象。这个位于延安市甘泉县雨岔村的大峡谷,传说是几亿万年前,陕北发生过强烈地震,使黄土高原分开一条大裂缝,又经过几百年雨水冲刷,由此慢慢形成的。这些需要科学考研的东西留给地质学家去做,我们则是抢在未被游人踩踏之前欣赏一下这里最原始的自然风光。</h3> <h3>这是在陕北吗,这的确是在陕北,一个刚刚被发现的不一样的陕北。沟中溪水潺潺,青苔绿草,一片生机。</h3> <h3>摄手们岂能放过这里的美景,不停地按下相机的快门。</h3> <h3>阳光照射下,如此鲜艳的岩石迷乱了我们的眼神。</h3> <h3>生命在石缝中顽强生长。</h3> <h3>雅致的鲜花当仁不让地绽放。</h3> <h3>优良的生态让我们仿佛游走在南方的山谷中。</h3> <h3>清晰的石块纹理,经过了多少时光的冲刷。</h3> <h3>岩石上斑斓色彩,定是多种矿物元素的作用。虽不能当作资源开发,但是却呈现给我们五彩缤纷的画卷,美不胜收。</h3> <h3>峡谷曲曲弯弯把我们带入深处,人烟稀少,是我们打扰了它的宁静,踩乱了水中的细纹。山路上留下了人群的笑声话语,鸟儿则拍着翅膀飞向更深的峡谷里,那里是我们走不到的尽头。</h3> <h3>这一晚我们入住在雨岔村。</h3> <h3>因为峡谷里的游人越来越多,村民们纷纷开起了农家乐,多年寂静的乡村热闹起来,乡亲们也能从中获得一点收益。</h3> <h3>这组假窑洞让友友们兴奋不已,摆着各种姿态拍个不歇。</h3> <h3>桦树沟,这是雨岔大峡谷里最精彩一个,也是五个被发现的沟中唯一由当地政府管理的景区。前一天因为天空的一点小雨,限制游客进入。27日这天恰巧是周日,一大早,景区的入口处就挤满了密密茬茬的人群。缺乏管理手段的管理员嘶着嗓门喊着游客,排队,上景区的游览车。也真是难为这些山沟里的管理者,他们之前何时见过那么多如此热忱的游人。政府的交通车不够用了,从附近的老百姓手里租借了部份车辆。熙熙冉冉总算把第一批游客送进了沟里。进沟里看风景是免费的,但是景区车一人50元,租雨靴一人5元。我看着大家毫不吝啬口袋里的钞票, 只怕落在后面看不到沟里的好风光。</h3><h3>上山的道路还在修缮中,车在漫天的黄土里行驶,不吃到点黄土,怎么能证明自己到过黄土高原呢。比起昨天在蛇河沟里的清新宁静,感觉这会才是在真正的陕北旅行。</h3><h3>等到下山的时候,恰巧坐了一辆老百姓的车,坐在最后一排,脑袋时不时被抛到车顶,双手紧紧抓住车把手,防止摔出去。不幸,车堵在了半道上,外面满是黄土扬起的风沙,没有空调,不能开窗,浑身汗水泥尘,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黄土中的旅游。</h3><h3><br></h3><h3>九点多钟,总算到了桦树沟的沟口,此时,沟里已是满满的人群。好在我们时间充裕,领队说了,我们可以反复进去。</h3><h3><br></h3><h3>桦树沟的入口。</h3> <h3>第一次进沟,今天天气非常给力,上午的阳光从峡谷的缝隙中照射进来,还不能完全照到沟底。</h3> <h3>拿起相机,仰起镜头,对着天空那片色彩。</h3> <h3>这样的光晕,是峡谷的缝隙刚好和太阳形成了一条线所为。</h3> <h3>岩壁正好被光线照射出坚硬的纹路。</h3> <h3>一丝光亮映在谷底的水中倒影。</h3> <h3>致炫的光彩,或明或暗,问自己,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仙。</h3> <h3>流动的线条,正在向我们呈现令人惊叹的光的变幻。</h3> <h3>十一点钟第二次进沟。此刻的光线从顶部直接照射到沟的底部,是峡谷中最美的时刻。岩壁开始呈现光亮的橙色。</h3> <h3>阳光照射下黑咖色的石壁像是一条古老隧道,带我们穿越时光,开启探密之旅。</h3> <h3>绿色的苔鲜让我们领略到岩壁中的生机和青春。</h3> <h3>坚硬粗糙的岩石在光线的作用下竟然能够如此妩媚,演绎出万般柔情。</h3> <h3>此刻,时光停留了,是古是今,只有灵魂飞逸。</h3> <h3>大自然带给我们如此美妙的感受,我想,无论是灯光秀,还是烟火秀,都不可能完全复制出这样的灵动,鲜活。旅游就是这样,一定要自己亲身感受到,绝不是某一张照片,某一段视频能带给你的。</h3> <h3>时光造就的是岁月,但是桦树沟里的每个时光都不能复制。一年四季,一天24时。一时60秒,洞外的时光变迁,洞内的砂石风华,仿佛是被上帝之手抚摸。我们只能对大自然惊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忤逆。</h3> <h3>走出桦树沟,我的内心平静了,世间的美好无处不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会永久的留在我的脑海中。</h3> <h3>走出峡谷,来看一下当年的旧居。</h3> <h3>文安驿古镇位于延川县文安驿镇中心区东侧下驿村,涵盖上驿,下驿,梁家河。是一个集千年“古道”的驿站,千孔百年“窑居”建筑群落,千名“知青”红色记忆,一部路遥“人生”小说原型的文化旅游古镇。</h3> <h3>古镇上的陕北民间小吃。只可惜好听的名字没记全。这个就叫它煎饼,里面包着各种蔬菜,然后蘸着一旁的调料吃。很好吃。</h3> <h3>洋芋擦擦。</h3> <h3>黄米卷。</h3> <h3>抿尖。</h3> <h3>陕北的风情之旅刚刚开始,后面我们还会遇到更美丽的风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