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母亲是姥娘姥爷的独生女,母亲的娘家是寺上村,离西寨十华里,经人介绍跟了父亲,母亲很有个性,母亲在村里读了小学,母亲脑子好,学习成绩好,小学读完还想读书,就因为姥爷这个人重男轻女不让,母亲一心想读书,想着嫁出去让男的供上学,可是当时父亲还是靠二、三、四爷爷帮扯才长这么大,爷爷被日本鬼子杀害,爷爷死时父亲才五岁,奶奶当时三十八岁,还有两个姑姑都小,可怜孤儿寡母,饿不死就算不错了,那有条件读书,母亲的读书梦彻底破灭了。</b></h1> <h1><b>由于爷爷们的帮衬,父亲考上了平定师范,家里就是母亲和奶奶,母亲自然挑起了家庭重担,我是孩子们最大的一个,下面有两个弟弟,实际上在我上面还夭折了两个,还是都是两、三岁了,想想母亲当时的心情,心要多疼有多疼……</b></h1> <h1><b>后来公社成立缝纫社,母亲参加了,东拼西借买了飞人牌缝纫机,我还记得师傅是西武川的,后来母亲叫人家去我家吃饭时我知道的。</b></h1> <h1><b>这是当年买的缝纫机,现在旧的这样了</b></h1><br /> <h1><b>很小的时候我就记得,母亲是村里的巧妇,几块小布,让母亲七拼八凑,就是一件很漂亮很贴体的衣服就穿在我身上了,很快乐很甜蜜!</b></h1> <h1><b>缝纫机的到来,母亲如虎添翼,由于母亲心灵手巧又勤快热心,很快就村里的"大裁缝"。她做的"中山装"小西装"最为美观,中山装那四个带盖的口袋,竖竖的直领,最为好看,男人穿上立刻精神抖搂,神采奕奕;小翻领西装,针线整齐,线条优美,女人穿上立刻阿娜增姿不少,找母亲做衣服的人更多了,这样母亲更忙了。</b></h1> <h1><b>母亲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煤油灯下缝纫机做衣服,到底母亲给父老乡亲做了多少件衣服,看了这张照片就知道了……</b></h1> <h1><b>这是缝纫机认线的挑线零件,线磨的都快磨透了,这就是说线把钢给磨下了痕迹,可想而知……母亲付出的太多了,家人,亲戚,全公社,很多人都穿过母亲做的衣服,我写了好长时间了,每次都会掉眼泪,可怜母亲现在身体状况,都是以前太透支了。</b></h1><h1><b><br /></b></h1> <h1><b>当我穿上母亲亲自为我缝制的时髦的花衣裳、裤子到学校或走亲戚时,同学们、亲戚们那羡慕嫉妒的眼神及啧啧的赞叹声着实让我骄傲、自豪一番,此时,我总会扬着头骄傲地说:我妈做的,好看吗?此时,她们总会说:你真幸福,有个好妈!此时此语,直到高中以后到如今,我妈的手艺、我妈的品质还是我赖以炫耀的自豪!</b></h1> <h1><b>夏天做单衣还好,冬天的棉服就费劲了,奶奶也不能闲着,帮忙絮化,奶奶做完饭,母亲去上地,奶奶在家絮,母亲从地里回来,奶奶也就絮好了,母亲晚上加班,我九岁的时候就帮忙锁扣眼。</b></h1><p class="ql-block"><br></p> <h1><b>记得那年公社成立文公团,几十套舞衣都出自母亲和村里的一个阿姨手,我和保如姐(我大爷的女儿)分管翘扣疙瘩,现在八零、九零后都没有听过这名诗,当时我还小,做着就生气了,正好是正月,贪玩哩,记得母亲看见我生气,紧哄着物质奖励,现在想起来感觉自己很混蛋!</b></h1> <h1><b>母亲有一次给个儿童量胸围,大弟弟很顽皮,非不让,说:不要抱他,抱我,笑的我们……</b></h1> <h1><b>说起来母亲还救了奶奶一命哩,当年文革时,奶奶的娘家成分富农,村里的打、砸、抢分子,每天叫上奶奶非要让奶奶往出拿现洋,愁的奶奶拿不出来,晚上悄悄和母亲说:我实在给人家拿不出来,我要不上吊死了吧?母亲一听,安慰奶奶说:你不能死,他们再叫你的时候你不要去,我去!我就告诉他们:谁告诉你们有现洋,你们找谁要!我家没有!那些打、砸、抢分子也是欺软怕硬,以后就不叫了!</b></h1> <h1><b>母亲很明事理,有一次大弟弟在学校调皮,被老师打了一顿,还病了好几天,吓的宫从录老师去家里给我们家人道歉,母亲听了后,告诉宫老师:没事,该管!回来宫老师很感激母亲的明理!</b></h1><h1><b> 但是有一次我的老师说了不该说的话,母亲先找到校长张录明老师,又找见我那班主任翟翠明讲了半天理,他自觉理亏,当面给我道歉,不过这个人真小人!临毕业时为了报复我,把我的入团申请书当垃圾扔掉,别的人都通过!这是乡里的团支书告诉父亲的,这种老师活该让母亲去训他!!</b></h1> <h1><b>母亲种地干活也是好手,我小的时候放秋忙假,跟着母亲捡玉茭,母亲瓣,我捡上送往大堆,捡着捡着就哭了,母亲太快了……在母亲的字典里就没有耍尖两个字,母亲太忙太累了,有时晚上还要开会,母亲就乘着开会睡觉,那一天开会选举,母亲又是睡着了,选下母亲妇女队长,散会后,我桃如姐问母亲:婶婶,今晚选了几个队长,别人都推辞不干,就你不啃声?母亲才问:什么时候选上我来?我咋不知道……笑的人</b></h1><br /> <h1><b>母亲对奶奶也很好,每次姑姑叫奶奶去她家住的时候,母亲总是不情愿,以至于走后母亲想念掉眼泪,这是我小时候目睹的,村里选"五好家庭"就有我家</b></h1> <h1><b>母亲去地干活,人家休息的时候她就没有休息过,家里喂着猪,兔、鸡,要么挽猪草、兔草,要么打柴火,反正不能闲着,有一次,猪草长的非常茂盛,她拿的口袋根本装不下,没有办法,自己穿着的裤子脱下了一条,装上猪草扎好口,比口袋还装的多哩……</b></h1> <h1><b>母亲还很仗义,去地干活,有时候休息用自己的钱给大伙买吃的,那时候最好的吃的是烧饼,或饼饼,可怜有的老人们舍不得吃,装回去给自己的孙子吃。</b></h1> <h1> <b>母亲生下小弟弟的时候,我是八岁,小弟弟的八月的生日,第二年春天秧种的时候,母亲就又跟着耕牛下种,当时小弟弟还在吃奶,无奈之下就是让我背着小弟弟,母亲在那块地干活,到时间背上让母亲喂喂奶,我记得那时经常因为找不到地方走错,小弟弟当时才六个月……</b></h1><h1><b> 就因为母亲没有坐好月子,这么早就下地劳动,又吃不好,上了火,奶上长了疮,小弟弟一吃奶,疼的母亲就哭,每天哭着好几场,我记得我看见母亲哭的时候,我也跟著哭,这样持续了半年,这半年对母亲来说度日如年。</b></h1> <h1><b> 母亲去地干活,休息的时候除了挽草,打柴,还要做针线活,比如,做鞋,做的是绣花鞋,我记得我的绣花鞋穿到上了初中才不穿了,每年的冬天里,小朋友们都没有棉鞋,只有我能穿棉鞋,那就是母亲给亲手做的。真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b></h1> <h1><b>这已经放的发黄了,就是舍不得扔,女儿小时候很喜欢,牙牙学语的时候,叫不真,叫"老富鞋"。</b></h1> <h1><b>后来又做花鞋垫,都给每个孙子、外甥准备好了,女儿拿出来看了说:这都是工艺品!只看,舍不得拿走!</b></h1> <h1><b> 母亲由于长期劳做,五十多岁就腿疼,2009年的夏天,由于老家的院里凹凸不平,母亲被绊了一下,摔了一跤,结果骨折了,马上送到医院,疼的母亲一头一头的汗,就在医院等着做手术的时候,母亲还惦记着院里种的瓜该浇水了,硬是让父亲先回去浇了地……老家离城来回八十多里地!</b></h1><h1><b><br /></b></h1> <h1><b> 看看母亲那青筋暴出由于不停劳作变形的手,雪白稀松的头发,区区几段咋能倒尽母亲的善良、勤劳,刚强、热心!</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021年3月1日(农历正月十八)是老母亲八十六岁生日,母亲明显瘦了</b></p> <h1><b> 母亲晚年幸福,已经八十多岁了、有父亲的细心呵护,母亲自己也能自理,唯愿:父亲母亲健康长寿!</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023年正月十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023年农历二月十八我最亲爱的母亲,勤劳勇敢的母亲与世长辞了,享年八十八岁,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心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