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福安一中赋①</p><p class="ql-block"> 林毓秀</p><p class="ql-block"> 富春溪畔,扆山②之巅。五云③生处,有黉④在焉。绿树婆娑以道蔽,钟楼崔巍而声扬。楼台参差,依随山势;别径盘曲,延接花墙。摇影吟风,繁叶如盖之榕树;破云弄月,虬枝耸天之古樟。雕栏霜临,丹叶之韵起;碧水莲动,砚池⑤之鳞翔。乌⑥坠西山而众鸟啼翠,春回东庠则百花争芳。指点江山,漫观韩阳之风雨;激扬文字,微泄鞘剑⑦之光芒。</p><p class="ql-block"> 嗟乎,福安一中!兴起西学东渐之清季⑧,腾飞共和建立之韩阳。福宁中学⑨乃溯源之基石,福安一中为创业之温床。斩棘披荆,与风雨同行于曲折;扬波激浪,与艇舟共航于淼茫。黉门⑩敞开,广招韩城之翘楚⑪;西席长设⑫,诚聘四海之贤良。三尺讲坛,育新苗以春风时雨;数寻⑬教室,汲戽水于芝草姚黄⑭。高考红旗⑮彩映闽水,科场奥赛誉扬八方。沙场点兵,四度位居福建文理榜首;扆山试剑,两番摘取世界奥赛金奖。瓜分 “九八五”闽东鼎足之一⑯,岂是侥幸?奖获朱復良本市十分之九⑰,实为家常。试问百年之昊空,曾几度龙腾虎跃?纵观四海之沧浪,又几番雨骤风狂?校友踪行海外,精英星布长江。清华园中,携手窥探星球奥秘;未名湖⑱畔,比肩行吟唐宋诗章。商海大腕,翰苑巨魁,皆潮头旗手;沙场元戎,政坛英杰,尽国家栋梁。陌路相逢,时遇扆山旧雨⑲;兰亭集会,邂逅昔日同窗。</p><p class="ql-block"> 回首往日兮潮升潮落,瞻望未来兮云卷云张。百载鸿勋⑳铭勒扆山之石,千秋功业蹄开溪北之洋(21)。出自幽谷,天高而地远;迁于乔木,山青而水长。傍灵岩(22)之山林,效令之腾奋;依廉水(23)之河干,仰明月(24)行藏。登廉岭之顶,思接千年,抒凌云之志;凭溪北之风,心翔四海,扬破浪之樯。顾盼高楼,心悬满园之桃李;徜徉月径,眉结筚路之风霜。念扆山于月夜,寄亮节于烟篁。美哉,福安一中!壮哉,溪北之洋!廉水清兮云蒸霞蔚,溪北广兮鹰疾旗扬。乘东风以骏马,祝金榜以飞觞。怀壮志兮九天揽月,展鹏程兮万里无疆。</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①福安一中赋:撰写于福安一中开始部分搬迁的2017年秋季。为避免与张炯先生的《福安一中赋》同名,2021年12月勒石放置一中新图书馆时更名为《福安一中赞》②。扆山:山名。原福安一中校址在其山头,2021年秋季在原址创建福安一中初中部。③五云: 五色瑞云,多作吉祥的征兆。④黉:古时对学校的称谓。⑤砚池:福安一中扆山校区景点名。⑥乌:指太阳,古代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山海经·大荒东经》:“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⑦鞘剑:藏在剑鞘中的宝剑,此处比喻一中的学生。⑧清季:清末。⑨福宁中学:福宁府知府李增霨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霞浦县城府署公所肇创的闽东第一所官办学校——宁郡中学堂,即福安一中的创基源头。⑩黉门:校门。⑪翘楚:原指高出杂树丛的荆树,后来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或事物。此处比喻福安一中的学生。⑫西席:古人席次尚右,右为宾师之位,居西而面东。据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卷八载:“ 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后尊称受业之师或幕友为“西席”。这里指教师。⑬寻: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⑭姚黄:牡丹四大名品之一。这里比喻福安一中学生。⑮高考红旗:1959年12月22日,《福建日报》发表题为《更上一层楼》社论,称誉福安一中为“赶先进的典型”。⑯瓜分 “九八五”闽东鼎足之一:意为福安一中考上“九八五”大学的学生约占闽东地区的三分之一。⑰奖获朱復良本市十分之九:意为福安一中获得朱復良奖学金的人数占福安市获奖总人数的十分之九。⑱未名湖: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这里借代北京大学。⑲旧雨:老友的代称。⑳鸿勋:伟大的功勋;宏大的事业。(21)、溪北之洋:即溪北洋,福安一中新校区建于此。(22)、灵岩:指灵岩山谷。福建第一进士薛令之曾于灵岩山麓建草堂为读书之所。福安一中新校区即建在灵岩山谷的山脚。(23)廉水:河水名。薛令之原为大唐太子李亨侍讲,后辞官归隐。李亨(唐肃宗)即位后,感念师恩,敕命其乡曰“廉村”,溪曰“廉溪”,岭曰“廉岭”。(24)明月:指薛令之,薛令之号“明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