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记得2013年我出发之前,我就问过前辈雨衣哥,我说这十三座大山下来,你认为哪一座最难爬?雨衣哥说:我觉得是觉巴山,因为骑了一上午,地图座标一点都没动,只在一座山上绕来绕去。当然喽,这跟每个人当天的骑行状态有关。</h3><h3><br></h3><h3>于是我就把觉巴山记住了,上次反正是累得够呛,这次又来到了觉巴山。人出于本能都是会恐惧和害怕,望着那盘来盘去的陡峭的上山路,我的腿本能的就酸痛。都说勇者无惧,可谁能确保自己是勇者呢,硬着头皮试一下呗。</h3> <h3>看见这盘山路了吗,蹬上来得流多少汗?!</h3> <h3>这位牛哥,您是在玩儿cosplay吗?咋整得跟个陈奕迅似的那么不正经了。</h3> <h3>就这样一边听音乐一边苦蹬,几个小时过去了,来时的路还历历在目。</h3> <h3>爬这种陡坡是很伤膝盖伤半月板的。在出发前和翔子聊我所担心的这个事儿,翔子说,你如果能活到90岁,膝盖保护得跟个20岁的状态一样没用过,到时候又有什么用?!</h3><h3>诚哉斯言!那时想想也有道理。现在在觉巴山上想,我现在40岁,膝盖状态瞎造得已经成了80岁的状态了那咋办呢?算了,不想了,我相信未来医学会解决这个问题的,到时去3D打印一块半月板装上。就这样想着,已经来到今天上午的最高处,最后再看一眼觉巴村。</h3> 其实,从对觉巴山的恐惧,到登上山顶后的自在,你会发现,能把你击倒的是困难。而无法把你击倒的才会使你更加成长。<div>再看一眼觉巴村,离开这个制高点,向山后转折大概四五公里的上坡,我们来到觉巴山垭口。</div> <h3>觉巴山顶原来是一圈围栏,现在在围栏基础上开发了一圈凉亭,全是卖土特产的和来往游客,我们匆匆拍完照就下山吃饭去了。</h3> 三十多公里下坡放下来,来到了觉巴村的后面登巴村。到村口一大排档似的餐厅吃饭去点菜,老板娘说没菜单,看厨房的菜来点。于是在厨房看了下,点了个青椒炒肉、一个酸菜鲤鱼(不到两斤)、一个素汤,认为一个大排档应该也贵不到哪里去。吃完叫买单,260!啥???我和粗总同时都以为听错了。然后老板娘过来给我们算帐,这个多少那个多少的。如果明码实价,消费贵点也无所谓,现在怪就怪自己没问价格,吃完后人家说多少钱就多少钱。那咋办,认栽呗,川藏线上第一次被宰。奸商啊奸商,就凭这种不讲诚信的格局,生意肯定做不大。 <h3>买完单后,粗总说休息下,我生气,说休息也不能在这个店休息,我宁愿在路边草地上铺垫子上睡会儿。于是我和小伙子先走了,粗总还在店里就着网络操股票的盘呢。</h3><h3><br></h3><h3>从登巴村再蹬17公里的上坡,就是我们今天要入住的荣许兵站。那30多公里的下坡放着爽,现在这17公里的上坡可难蹬了,况且又是在大太阳下暴晒。骑了一会儿,脚底全汗湿了,索信到旁边小溪去洗洗脚。</h3> 小溪里面的水是雪山上融化的冰水,简直透心凉心飞扬,冰镇效果奇佳。<div>脚板上的心型晒疤还在,不知道啥时候能消。</div><div><br></div><div>冰镇过后,感觉脚板儿都轻快些了,太阳也没那么猛了,一口气骑到了荣许乡。当年在荣许入住在一个藏家,一人一个折叠床再发一床薄薄的化纤被子,十几个骑友就这么在客厅里排成一排睡觉,简直一夜无眠,可能是那次川藏线上住宿条件最差的一晚。</div><div>这次荣许有了宾馆,我们毫不犹豫的每人订了一个标准间。</div> <h3>老板告诉我们这几栋楼一共花了一千多万,是政府扶贫资金放到乡一级来修的,修好后他从四川内江过来承包经营的。我看了下,这中间基建成本水份太大了吧,习近平总书记也不来基层看一下,国家的钱就这样浪费了,老板也表示乡级村级干部太黑了。就这样闲唠了会儿,大家就早点休息,为明天爬5130米川藏线第一高的东达山做准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