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爸:</h3><h3> 未及成字,泪已潸然,今天是您离开我们的百日祭祀之日——不知天堂的您是否一切安好?能否感知我们对您的深深思念?我们为您守灵;老妈为龙吐珠、大丽花、绣球花修剪、插植;大哥拾锄修整屋后榕树下的地面;弟弟有模有样地给虎皮兰换盆,给三角梅、樟树、石楠修枝剪叶;家中为您安灵,嫂子和弟妹轮流着晨昏两次拜饭;“三七、五七”及周末,姐和小妹往返于莆田和老家...您都看到了吗?</h3><h3> 您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往日的点点滳滴总在眼前浮现,总是恍惚您还在我们身边。悲念之余,我只有借笨拙之笔寄托对您的哀思!</h3><h3> 时间定格于2018年4月15日23时I6分,正直刚毅、坦荡善良的老父亲与世长辞了!没有遗言,走过子夜的您,我们已感觉不到您那双手曾经的力量,您就这样安详地闭上双眼离去了。在这个深夜里,您超脱了人世的酸甜苦辣,却把人间最大的痛留给了我们,生平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生离死别...</h3><h3> 迎着暮春的微风,怀着一颗朝圣的心,您上路了——</h3><h3><br></h3> <h3> 父亲于我,是一种痛,一滴凝结于心尖的血!</h3><h3> 您不在的这些日日夜夜里,伤痛给予我痛彻心扉的思念之殇。对您的思念是心底最易触动的那根弦,稍一拨动,就会再现您在最后时光里,那步履蹒跚,日渐消瘦的情景,触痛连着触痛...</h3><h3> 我不知道如何寄托这无尽的思念,这些日子白天往返于单位和家的路上,遇到蹒跚的老人,我总是停滞脚步,注视着,似乎想从背影中找寻什么...夜晚悲伤思亲的泪水总是悄然模糊了我的双眼...</h3><h3> “满腔思念无所寄,空留一片哀思情”。有时我蹲在您栽植的花木前凝视着,有时我避开老妈在您的那帧照片前静默祈祷,多么希望灵魂的存在,拉近彼此的距离...</h3> <h3> 您一生不随世俗,一身正气,爱岗敬业。“既解惑又育人,业务精湛,有口皆碑”——这是父亲众多家长和同行给予的评价。父亲对学生的爱,不仅有师长的严厉,朋友的善诱,还有慈父般的温暖,微薄的工资,还不时资助贫困学生,要是至现在,您都能成网红了。您的学识以及对事业的忠诚,家中的荣誉证书就是最好的证明。(遗憾的是,年代久远泛黄的纸质被虫蛀了,很多奖状不成形了,我只挑了两张保管较好的)</h3> <h3> 您,兴趣广泛,能写会画,吹拉弹唱,摄影,雕刻,样样行!</h3><h3>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腊月底,您总是为邻里乡亲写春联,而我总是跑前跑后接联、摆联,乐此不疲;而您为家里贴对联时,我则在您跟前帮忙拿糊好的春联待贴。</h3><h3> 您走的前一个月,姑姑特地找您感兴趣的话题陪您聊天,您仍然清楚地记录下结婚时相关仪式联的内容,只是书写的力度不够,字迹不端正了。至今家中仍然保管着这本您手抄的各种各样的对联手抄本。</h3> <h3><font color="#010101"> 家中只留下一支“英雄牌”老式口琴和一把八角琴,(听老妈说过这八角琴还是后来大家把您原先的那把用坏掉了,其中一个人随买的一把给老爸弹的,质地与原来的没得比)。热心善良的您不但教大家习谱,还无偿地把家中的老胡、大胡、四胡、六弦琴,笛子等乐器无偿献给村里最早组建的十音八乐队使用,现在连残破的各类乐器形体也没见着!</font></h3> <h3> 犹记小时候,每当您要冲洗照片时,总是吩咐我们不能随便推门进去,要等您叫我们了才能进去(避免照片曝光),有时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跟着您进了房间,木制的房门漏光,您挂起布遮光,在房内捣鼓了好一阵子,完工后,还用这带锯齿的裁刀裁齐照片的边沿,并用水彩调好色泽给黑白照片上色,那细工慢活体现的是您对亲人的满满的爱!</h3><h3><br></h3> <h3> 七十年代,家中贫穷,您用又重又硬的木麻黄树干硬生生地刨制了饭桌、椅子和橱柜,如今家中餐桌换了又换,弟弟舍不得这张桌子,用纤维簿板和固体胶把粗糙的桌面盖平好生保管着,可是画有花鸟画的碗橱几年前送给了邻居。原来用木工箱装的整套木工工具:墨斗、量具、锯子、刨子、锉刀、手工凿子、大小斧头等,如今坏的坏掉,丢失的丢失(别人借了没还回来的),只剩下这小刨子和小斧头,已经锈迹斑斑。</h3> <h3><font color="#010101"> 小侄子珍藏着您的这个小本子,里面有您的素描、水彩画和收集的贴画,这枚印章是您作品的印证。平常您也教小侄子画画,爷孙俩习画的温馨场景犹在眼前...</font></h3> <h3> 您做事认真、讲卫生整洁。平时总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索,你爱穿衬衫和夹克;床总是铺得平整;书本总是排放整齐;抽屉里的东西也摆放得井然有序。哪怕是在最后的日子里,您还用哆嗦的手把床铺、衣服整平了才颤微微地躺下...</h3><h3> 您走得匆忙,没能与挚友再联系小聚,这存放抽屉中五、六十年代的明信片,仍然静静地诠释着同学之间浓浓的情谊。</h3> <h3> 您,多才多艺,这把藤质手柄的打蚊弹子是您做的,老妈说已用了50多年了,至今仍在用着(木漆床的双侧图案因年代久远褪色模糊,您在上面画上了松鹤图)。您根据藤条的形状,巧妙地在其顶端雕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鸟儿,小时候每当傍晚来临,老妈或我总是用这弹子在床上挥扫几圈赶蚊子,然后放下蚊帐,晚上就能睡个安稳觉;还记得小时候,您能用吃下的整个带鱼头的鱼骨小心翼翼地拼接一只小小鱼骨鸟,穿上细绳挂在梁上,我就那么一边看着一边学鸟飞。您还会用大个的荔枝核雕刻出各种小玩意儿给我们当玩具,特别是用小刀挖空核做成小小桶,系上小绳子,端来一盆水,让我和妹妹学着打水提着玩;您还会糊纸灯笼和风筝,灯笼有圆形的、六角的、八角的,再画上花鸟画,一盏盏灯笼悬挂大厅的梁上,给简陋的家增添温馨的色彩,更增添了节日喜气,那一派红火的景象...童年的记忆犹新,而今物是人非,阴阳相隔,叫我怎能不想您?!思念遥无期,梦中再相见,来世再续今生父女缘...</h3> <h3> 您是无神论者,听老妈说,年轻时走夜路一根扁担,打上几拳,舞上几招式,足矣!</h3><h3> 退休后的您却热衷于妈祖文化的传播,每年正月元宵节前夕,教习村里的孩子摆粽桥,迎接妈祖的巡安到来。2003年秋天,祖庙初建编钟队,您应邀去祖庙教习,五年期间,从最先的乐器的配备、人员筛选以及您跟随董事会领导者和相关人员出差考察,还特地去湖北博物馆参观,这套仿曾侯已编钟是馆方领导人赠送于您的。后来编钟队伍不断完善,节假日节目的表演,而您因劳累腰椎疼痛,上下石级不方便,回家了。现如今祖庙编钟队走过十五年的成长岁月,年前祖庙相关负责人询问您的身体状况,说是今年要举行活动,届时唯独您缺席...</h3> <h3> 您喜欢侍弄花草,房前屋后种植着各种花卉,各种树木,甚至是一株名不见经传的小花小草,您也是看上去欢喜有加,不忍心不看护,看着炎热的季节里花草也是饥渴难耐,心生不忍,有时大中午的也顶着烈日浇水。平时拔草施肥,换盆修剪,插芊移植,精心养护,自是不在话下,常年累月,乐此不疲。</h3><h3> 都说医者仁心,如果您是一名医生,必定也是医德高尚之人,家中种植着几味药草,只要有人需要,或上门讨要,或您自荐,您都大方地给予。<br></h3><h3> 如今花事一荐接一荐演绎着,您为百香果搭的棚架上已然一派生机,您却驾鹤西去,这满眼鲜艳,您都看见了吗?</h3> <h3> 您留下的是勤劳俭朴的美好的品质,耿直的性格,热心善良的态度,我们秉承您的好思想,好作风。祈愿您到达的那个天堂,能顾不再为病痛所累;祈愿您依旧乐观,能够无比快乐!</h3><h3> 今日,您的女儿们服孝期已满,之后修剪好头发,收拾好心情,继续携手前行。丝丝白发儿女债,条条深纹岁月痕,大恩大德,莫过于父母的恩德,往后的岁月里,我们会更加善待高堂老母,是对您最好最深的怀念!</h3> <h3>岁月的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