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这是一群年过半百的老顽童,大多数都已退休,最大的六十七岁。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他们每天清晨都聚集在一起登山健体,呼吸新鲜空气,入白闪经,吹牛逼夸大话……,他们还不定期的进行远足活动,去一些他们能够去的地方游玩,开阔眼界,调节情趣。</h3><h3> 六月二曰,他们相约攀登城门寨。</h3><h3> </h3><h3> </h3> <h3><font color="#010101"> 城门寨紧邻湖光山色的蒙泉湖,这里奇峰异石,山势陡峭,步步有景,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font></h3> <h3> 老顽童中已来城门寨七次的高老庄(网名)向大家讲述:</h3><h3> 城门寨是这方圆四十八寨中的一寨,也是最著名的一寨。传说明末清初,闯王李自成兵败北京城后被清军一路追杀至此,便消失在这茫茫的崇山峻岭中。此后,他们依仗着路险人稀,树高林密,悬崖陡壁之势,屯兵操练十九年,积蓄力量,以伺东山再起……<br></h3> <h3> 也许正是这神奇传说的诱惑,调动了老顽童们的情绪,热情超过了这六月的天气,一路欢歌笑语,完全忘记了被岁月染白了两鬓的年龄。</h3> <h3> 通往城门寨的山路非常崎岖,沿途成片的竹林,遮天蔽日的大树,珍禽走兽,仙草灵药,山溪潺潺。</h3> <h3>灵芝仙草</h3> <h3> 在半山腰的一段险要隐密之处,外边是百丈悬崖,头顶岩壁,触手可及,完全像是人工开凿而成。高老庄告诉大家,这是李自成屯兵的水源地。清澈的泉水是从岩石缝隙中渗漏出来的,捧起一口水喝下,清凉中带有丝丝甜味,直通心脾,酣畅无比。</h3> <h3> 李自成屯兵的水源</h3> <h3> 估摸快到山顶时,出现用青石条铺成台阶,一直延伸到城门寨的城墙脚下。</h3> <h3> 城墙是用大石条磊砌的,从它的气势和较为精细的做工上判断,这确不是几个、几十个山民百姓所能为的。老顽童们望着这气势非凡的城墙,脑海里似乎出现了闯王正矗立在城头,久久的遥望着北方,一脸愁怅,一脸不甘,一脸无奈……,这似乎真的证实了这就是闯王的屯兵之地?</h3> <h3> 登上城墙后,眼前豁然开朗。居高临下,方圆近百公里尽收眼底。整个城门寨就像似一座孤岛耸立在茫茫群山之中,周围全是百丈悬崖,刚才的上山之路是一条独路,这可真是“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屯兵宝地啊!</h3><div><br></div> <h3> 这是架在万仞险崖上的“天梯”,从上面通过,还真是心发慌,手发软,腿打颤。</h3> <h3> 约莫半个小时,我们便踏遍整个城门寨。寨子没有半个足球场大,除了树木,只剩下残垣断壁。山顶连一小块平地都没有,这岂能屯兵操练,谋划东山再起呢?</h3><div> 从城门寨的山势,地理位置,以及它的险峻奇秀,这更是庙宇道观的绝佳境地。有老顽童开始质疑城门寨李自成屯兵的传说,是不是仅仅只是一个传说而已。</div> 每次出外游玩,绝对少不了美食烈酒。这次做东的友良兄真是康慨,从家里抱来一坛5斤装私藏原浆酒,看来是非要灌倒几个老哥们不可。不仅如此,他还点了一桌山珍湖鲜。 <h3>腊肉炖焦菌(四十八寨野生菌)</h3> 蒙泉湖野生活鱼 <h3>腊排骨炖紫北瓜</h3> <h3>黄牛肉</h3> 山里土鸡 <h3> 一阵风卷残云之后,5斤烈酒还是没有干掉,毕竟这是一群老男人了,牛逼吹到天上去,那只是十几年前的事了!</h3><h3> 一个老顽童说得好:大家快活了!快活就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