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文/杨胜濂</h3><h3><br></h3><div> 早几年,已闻老城铜鼓之名。铜鼓,汉之荆州古郡,盛唐之都督府,至宋而设铜鼓寨,明洪武之铜鼓卫,后至清雍正废卫而设锦屏县,民国元年将县城迁往王寨后,铜鼓便称老锦屏。一千多年的历史更跌变迁,起起伏伏,随之而变的还有这一百多平方公里算不上富饶却也不贫瘠的土地之名。郡、府、卫、县,每一个王朝都想在这片荒蛮之地烙下历史的印痕,刘、李、赵、朱,难得这些汉家帝王还记得这片少数民族的栖息之地。</div><div> 历史之轮碾压了一个王朝又一个王朝,埋葬了一个又一个帝王的天下。只有远离帝都千里万里的这小城屹立不倒,百年千年,这山依然是山,巍峨延绵,土也依然是土,厚重如昔。唯一变的,只有人,血脉相承,代代延续,子子孙孙,已经不知过了多少代。</div><div> 我无意探寻这千年前古郡的历史渊源,只想寻一点历史刻于此地的印记。古城墙、卫城碑、妃子墓以及茫茫的原始天龙山。而如今,古城墙之迹难寻,凤鸣楼、卫城碑已见,原始莽林也已踏足,未曾相见的便只有将军坟与楚王妃子墓。而犹为让我有兴致的,便是那位“精奇算”的明女子,楚王朱桢的王妃。清《黎平府志》载:楚王妃“精奇算,从军殁,葬铜鼓城南三里,距楚王营不二里,今锦屏城外也”。城外三里不难寻,但三里外的一座古墓,却是不易寻见的。</div><div> 寻妃子墓的主意早已打定,却迟迟不能成行,不是琐事缠身,便是天不作美,终难得良机。直到今日,天清气朗,暖阳浴身,难得的好天气,又恰逢文化部门的同志也欲寻妃子墓古迹,便相邀一同前往。三里路程,驾车代步缓行,短短几分钟,路程不远,却略显漫长,心里极期待一次与大明朝王妃的邂逅,哪怕是一座孤坟,一座荒冢。</div><div> 大午后的斜阳着从微薄的云翳落下,照得山草一片碧绿,远远望去,荒草丛生的山坡满怀春后的暖意,我们站在山下,却不知该往何处,只能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向“蚂蝗山”上寻去。可“蚂蝗山”在何处,我们也不得而知。一座山,绵绵延延,我们走了一片又一片荒地,杂林,疲惫不堪。却如论如何也没有发现古墓的踪迹。正当我们满心失望,欲打道回府之时,恰遇一好心老农放牛归来,见我们打听妃子墓,先是一阵迟疑,后听闻是文化部门的同志,便不顾脚上扭伤,一边根据自己的记忆在前带路,一边披荆斩棘,一瘸一拐,把我们带到了深藏于杂树乱草丛的“妃子墓”前。</div><div> 这是一片荒山,周边杂树丛生,荆棘处处,没有路,哪怕一条小路,如果不是老人引导至此,又看见记载中的石龟,我实在难以相信这便是列于铜鼓镇古迹之一的“妃子墓”。与其说是王妃古墓,倒更像一座孤坟野冢,哪有半点妃子大墓,文物古迹的气象。我想,这被掩蔽于荒草里的妃子古墓,铜鼓镇的古迹之一,恐怕,早已被世人遗忘,丢弃在历史的废堆里了吧。<br></div><div> 古墓难寻, 但毕竟我已站在这里,终于在这荒山上与“她”相见。<br></div><div> 荒山野岭,人迹不至,一座坟,应该也是孤独的吧,长眠于地下的明王朝的楚王妃子,伴随楚王朱桢西进平乱的奇女子,已然在这墓中睡去六百七十余年,二十四万多个昼夜,孤独又凄凉。六百七十余年啊,华夏已几经风雨,王朝更跌。你却依然在你爱人曾经“建功立业”过的土地上沉睡。可楚王的背影早已消逝在楚营大帐前,朱桢的帝姓大军也已湮没在历史的洪流。唯你,朝北的孤冢,依偎在“蚂蝗山”的荆棘丛中,成为你传说的唯一铁证,为后世人铭记。<br></div><div> 据《铜鼓卫志》记述,“妃子墓”坐南朝北,规模宏大,约长十米,宽五米,高两米,四周用石料切就,墓前置石人四座,石猪石羊各一对,正中置石龟一座,石龟上置有记事石碑一块。如今,呈现在我眼前的妃子墓,不仅深藏荒山,只有黄土相依,便连墓前石人也复活了般的不知去向,石猪石羊也是断腿缺头,龟背上的记事石碑也消失不见。据老农说,“妃子墓”几经盗墓者掘墓盗窃,已经完全不见当年祖辈记述的雄伟气度。沿着老人指点的方向,我看到一个被杂草遮掩的洞穴出口,这应该是盗墓者打进古墓的通道。老人说,这样的通道不止一个,“妃子墓”几百年来不知已被洗劫过多少次。如果真是这样,这“精奇算”的楚王妃子,在这最后的长眠之地,未必睡得安然,恐怕她生前的奇算之术,也算不到后世人的卑鄙贪婪罢。</div><div> 帝王家的妃子何其多,只有这楚王妃随军远征荒蛮之地而客死他乡,还为后世人铭记。一个不知姓名的女子,又是如何在死后的墓冢留下“娘娘坟”的美名为后人传记?传说不可考,史实也难见记载,但后人铭记,自有他们的道理。娘娘也罢,妃子也罢,只要她是“精奇算”的女子,能在楚王营二里内的大墓长眠安息,他楚王的随从与后人便会对她敬仰、膜拜。</div><div> 那楚王的妃子啊,现在,你终可静静长眠,在他乡的荒山,在荒山凄凉的墓中,把自己摆成北望的姿态,安然沉睡,直到地老天荒。</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