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二、亚特兰大</h3><h3>从新泽西的纽瓦克机场飞往亚特兰大,大概需要两个多小时。或许因为我们买的是廉价票,座位在最后一排,噪音巨大,好在飞机上不限制使用手机,可以分散一下注意力。</h3> <h3>机场DOLLAR租车,遭遇小人。先是强推保险,不接受就以信用卡无法刷预授权为名不予办理,交涉两小时有余,为保证后续行程,只好妥协,瞬间信用卡顺利通过系统。谁料提车时又遇波折。先是给了辆行驶里程不超过5000公里的新款车,正自窃喜,被出口以该车存在机械故障为名拦下,再换,再拦,最后终于又挪出一辆老款,才算开出停车场,此时距我们下飞机已过去四个小时。</h3><h3>咳,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就当被虫子咬一口,后面的行程应该没啥事儿了吧。谁料第二天刚开车离开酒店,故障灯亮了,无奈只好第三次开回车场。虽说最后的红色DMC还不错,可毕竟耗时耗力耗神,影响了好心情。看来美国的"虫子"还真不少。</h3><h3>一个小人,使客户与DOLLAR交恶,也使远方的游客对这个国家减分。由此及彼,我们出去的人也需谨言慎行。</h3> <h3>可口可乐,一个全球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品牌,在亚特兰大可口可乐博物馆,我了解了130多年来可口可乐生产工艺、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发展历史,从中感受到这个世界第一的饮料品牌的力量,理念、文化、创新……其内涵、外延,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h3><h3>1886年Dr. John S. Pemberton发明了可口可乐,这个广场以他的名字命名为Pemberton Place。</h3> <h3>可口可乐博物馆接待大厅,参观者来自世界各地。在这里等候时,有四种口味的可乐供随意饮用</h3> <h3>进入博物馆,在讲解员介绍品牌时,我们的头顶上遍布着可口可乐曾经的商标、广告牌……,当然也包括中文版的。其实很早以前我就为可口可乐的中文翻译叫绝。</h3><h3>可口可乐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全球每天有17亿人次的消费者在畅饮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大约每秒钟售出19,400瓶饮料。2017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发布,可口可乐公司排名第64位。</h3> <h3>可口可乐的吉祥物北极熊,据说已经95岁高龄。</h3> <h3>不同风格的可口可乐瓶</h3> <h3>中国风的可口可乐瓶</h3> <h3>用可乐罐制作的工艺品。</h3> <h3>不知你喝过多少种口味的可口可乐饮料?在这里我品尝了十多种可口可乐世界各地的产品,甜甜的果味、淡淡的回甘,最特别的是墨西哥辣味汽水。只是这"汽"实在占地方,一样一口,连北美汽水都没尝遍,就饱胀难耐了。</h3> <h3>这款是可口可乐的最新产品,哈哈,先干为敬。</h3> <h3>可口可乐的外延纪念品五花八门,吃穿用戴玩样样俱全,我最钟爱的当然是它。</h3> <h3>可口可乐隔条马路就是亚特兰大奥林匹克广场,是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h3> <h3>广场地下铺的砖头上, 刻着运动员的名字。</h3> <h3>公园对面的摩天轮和四周围绕着的现代化大厦,使公园充满现代气息。</h3> <h3>著名的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总部大楼就坐落在广场旁边。可惜因为租车耽误了时间,没能进去参观。</h3> <h3>奥运火炬柱形状的灯柱。</h3> <h3>赛后经过重新修整的广场,如今成为大众运动散步、消夏的好去处。广场中间有个奥运五环喷泉,孩子们在中间尽情玩耍。四周一些国家的国旗和奥运五环旗迎风飘扬。</h3> <h3>公园里还点缀了很多与奥运会、运动相关的小品雕塑和运动设施,彰显了广场的体育主题。</h3> <h3>这天正是周末,公园里不知在举办什么活动,一对对身穿礼服的帅哥美女在此集结拍照。</h3> <h3><font color="#010101">本人很喜欢这种接地气的地方,融入当地人之中,体验本土生活,享受轻松、惬意的周末时光,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过客。</font></h3> <h3>三、查尔斯顿</h3><div>从亚特兰大至查尔斯顿,沿途经过康加里国家公园(Congaree National Park)。这是一片位于康加里河边的原始森林,坐落在南卡罗来纳州中部。这里生长着美国东部最高的一些树木,拥有美国最大的原生硬木森林区。由于康加里生态系统支持着成百上千种的动植物种类的存活,公园还被指定为国际生态圈保护区。此外,这里还有南部目前尚存的45平方公里滩地森林,而在很久以前,南卡罗来纳州的滩地面积差不多是现在的100倍。</div><div>公园里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可以徒步旅行、露营、登山、垂钓、划皮船、划独木舟以及观赏鸟类等。我们沿其中一条步行栈道走一圈,沐浴透过原始森林的点点阳光,呼吸林中丰富的负氧离子,顿觉神清气爽。没看到传说中的水獭、箱龟、啄木鸟,小松鼠倒是不少。</div> <h3>滩地森林</h3> <h3>1989年"雨果飓风"袭击这里,摧毁了许多大树。</h3> <h3>公园里几乎没有游客,倒是遇见不少徒步的当地人,互道"Hello",微笑致意,彼此间亲切友好,格外愉快。</h3> <h3>康加里河</h3> <h3>磕磕绊绊终于搞定的座驾,变成了我们拍照的道具。</h3> <h3>这是我们在查尔斯顿的"家",整幢房子哟。三室两厅两卫,全套家居用品,外加咖啡、做饭用的调料等,绝对拎包入住。不远就有大超市,每天240刀,棒棒哒。<br></h3> <h3>洗衣房兼库房,里面的东西都可以用</h3> <h3>后院还有烧烤炉,可惜每天都太紧张,没时间BBQ</h3> <h3>每到一站,超市采购都是第一要务。</h3> 查尔斯顿(Charleston)是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一座典型南方小城,临大西洋西岸,有着迷人的风景。尤其是这里诸多的古老庄园,自然原生态和这座历史名城交相辉映,碰撞出魅力的火花。<div>木兰庄园( Magnolia plantation)建于1676年,比美国建国的时间还早了一百年,最早的主人是 Thomas and Ann Drayton,经过十几代人的传承,目前仍然属于这个家族。</div> <h3>庄园很大,先乘坐小火车环绕一周。</h3> <h3>这里真的好美啊!那古老沧桑的橡树,弯弯曲曲的枝桠上错落穿插铺盖在天空,阳光透过枝桠的缝隙绽出它的色调。从枝桠上垂吊下来的丝丝缕缕的缠绕,犹如一簇簇银丝,佛风荡漾,朦胧了视线,却勾勒了景致。浓密的野生丛林、,深不可测的湖水和那躲在水里随时浮现的短吻鳄,扑朔迷离,令人神往却又心生恐惧。</h3> <h3>当年奴隶居住的小木屋</h3> <h3>庄园主的居所</h3> <h3>古橡树的手臂苍劲有力</h3> <h3>白桥隐匿在一片绿色当中,清新浪漫。</h3> <h3>小鸟窥视着水中的鱼儿</h3> <h3>这个花谷大约建于1685年</h3> <h3>小男孩身上的苔藓述说着他的年龄。</h3> <h3>野兔与松鼠争夺着领地。</h3> <h3>两条短吻鳄在湖中约会。</h3> <h3>与鳄鱼同居的乌龟。</h3> <h3>一抹红色横卧绿荫,宛若仙境,不过千万小心,躲在里面的不光是仙女,可能还有鳄鱼。</h3> <h3>马厩里的小马萌萌哒。</h3> <h3>孔雀在人群中穿梭争食。</h3> <h3>好漂亮的鸟儿,再见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