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途说建水城

深山隐士_吴绍忠

<h3>建水,祖国西南边垂一县城。</h3> <h3>乍一看,她非常古老,</h3> <h3>再一看,她又很年轻,</h3> <h3>这不就是新、老结合?</h3> <h3>孔子庙</h3> <h3><font color="#010101">朱家花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朱家花园</font></h3> <h3>燕子洞</h3> <h3>十七孔桥</h3> <h3>五龙湖</h3> <h3>这是建水一中,听朋友们说;这里的教学质量很好,从这里走出去很多有用人才。这是多少学子的想往。</h3> <h3>这就是人们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了吧?</h3> <h3>一中的隔壁就是孔庙。</h3> <h3>再看还有一个古时候考状元的考棚。</h3><h3><br></h3> <h3>看到这里,不由得我联想起小时候长辈们讲的一个传说故事。</h3> 据说银久以前,临安(今日的建水)地区一个姓杨的考中了状元,到了皇帝身边。虽然到了京城,但他还是舍不得离开美丽的家乡。又听说皇帝准备派他到北方去任职。这下杨状元急了,怎么都想回到云南来。便盘算着要激怒皇上。一天他指着皇宫里一对仅有的玉桶问同事,“你们敢不敢把这桶打碎?”同伴们说;“那是掉脑袋的事,谁敢?”杨状元说自己敢,说着,便敲碎了其中一只,同伴们为他捏了一把冷汗,等着看他的好戏。<div>皇帝来了问;“是谁干的?”</div><div>杨状元说;“是在下。”</div><div>皇帝说;“我皇宫才两只玉桶,你给我打碎一只,你该当何罪。”</div><div>杨状元说;“皇上,莫急,听我说,二统天下,不好管,我帮你实现一统天下了,什么都以你为核心,不好吗?”皇帝一想,真有点道理,原谅了杨状元。</div><div>第二天早上,杨状元来上朝,同伴们围上来取乐扬状元说;昨天算你走运,这一只你还敢打碎吗?杨状元一声“敢!”便双手举起玉桶猛砸下去,“咣”一声响,玉桶碎了。同伴们耽心地说;“杨状元,这回你死定了!”</div><div>杨状元说;“看我的吧”</div><div>皇帝来了,一看就知道是杨状元所为,便训斥到;“杨状元,你说二统天下不好,要一统天下,现在仅有的一只玉桶也被打碎了,你又有什么说法?”</div><div>杨状元不慌不忙地说;“皇上,玉桶不好,一碰就碎,不如铁桶,经得住敲打。”</div><div>皇上一听,觉得有道理。便安排人造了一只大铁桶摆进了皇宫。皇帝是口服了但心不服啊!</div><div>任命时间到了,皇帝想用这一机会整一下杨状元。问杨状元喜欢到哪里任职?杨状元深知皇上的心理,便说云南太苦了,除了云南,去哪里都行。皇帝不放心,认为杨状元玩计谋,便派人到云南走访调查。结果这些使者进云南的地界后,看到人们在割一种草,便问这草有什么用?老乡告诉说:这叫蚊子草,不搞点回去,家里蚊子太多了,吃人历害。大使们一听;可不得了,回报给皇帝;“云南太苦了,蚊子还要人割草喂!”大臣们都劝皇上,让杨状元回云南。看到皇上犹豫不决的态度。杨状元又来了一招;有一天早朝,杨状元用一把茴香配带在一只老羊的角下,牵到皇宫里,百官不得其解,皇上看了哈哈大笑道;“老羊角下带茴香。”杨状元一听,高兴的呼叫;“皇上有旨:老杨阁下待回乡。”并高呼;“谢!万岁!臣领旨,老杨回乡。”。皇帝一言九鼎,无可奈何。只得默认了。</div> <h3>就这样,杨状元被安排回云南了。临走时便请了十多匹骡马,悄悄的装了几十木箱的土驮着上路了,这时候,被几个对杨状元很不满意的人密告给皇上,说杨状元偷了宫里的金银财宝运走了。皇上便派人追赶回来。开箱一看全部装的是土。众人都不得其解,皇帝问为什么?杨状元便答到:“皇上,我天天在皇上身边习惯了,我怕我到云南后会想念皇上,所以我要把皇上身边的土带到云南去,在那里塑一尊皇上的塑像,我好早礼拜晚上香。所以就想带点皇上身边的土回去。”皇上一听,满心欢喜。便下令大臣们,把土倒掉,装满了金银财宝,让杨状元用这些金银财宝来为皇上塑像。回到家乡后,杨状元便用这些钱财在家乡建筑了一间酷似天安门的城楼,并提了(雄镇东南)四个字于城楼上。直到现在,还有人说:这城楼是仿天安门建的,也有人说天安门是仿建水东门建的,这历史久了,恐怕没人能说得清,道得明了。反正我是不知道了。</h3> <h3>看了这些我不由自主地进到了考场的一间房里,只看到墙面上掛着的却是一张大大的现代化的电子无字考卷。我等了一会,也没有看见文字出现。这对我来说太失望了!真想看看古人们考试的内容,心想从中得到一点收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