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行—拉萨篇

四轮

<h3>  许多人爱上拉萨,似乎说不出更多的理由;而许多人爱上拉萨,则可以说出一百个理由,拉萨是令全世界旅游者为之神往的神秘高原。拉萨是西藏旅游的集散地,无论前往那里,拉萨都是终点或起点。</h3><div> 这就是拉萨,绚丽的风景与神秘的宗教,醇厚的民风与宿命的心结,贫困与信仰,坚守与浪漫……。在这里,我从未如此接近自己的内心,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透彻的蓝天,从来没有这样近的接近天堂。</div> <h3>经过9天的艰辛跋涉,我们终于到了圣地拉萨,终于可以在圣洁的布达拉宫脚下合影留念。</h3> <h3>拉萨解放广场。</h3> <h3>朋友说我是用仰视的角度走完的滇藏线,这一点也不假,虽然一路我们翻越了不少海拔4000-5000米的雪山垭口,也领略过登高望远的欢畅,但毕竟是身体不便,错过了很多应该去的地方,比如说布达拉宫,我就上不去,就连能拍布达拉宫最好角度的药王山我都没能上去,我只能仰视,但我不遗憾。我用这种身体状态和精神意志走了一次最美的线路,来到了许多人想来而没有来的地方—圣地拉萨,我做到了。划着轮椅在拉萨街头,我格外开心,对生活我要始终保持微笑。</h3> <h3>丰盛的藏餐,凝结着同事朋友情谊,为我们的远道而来洗尽风尘。</h3> <h3>在布达拉宫东南角的药王山观景台拍摄角度。</h3> <h3>在布达拉宫左侧的佛塔下看布达拉宫,我们现在也只能这个角度了。</h3> <h3>这是在广场拍摄的角度。</h3> <h3>从后公园出来拍摄的布达拉宫右侧正面。</h3> <h3>布达拉宫南侧人工湖的角度。</h3> <h3>在大昭寺一个二楼的平台上的角度,这是我2004年伤前拍摄的一张照片,很喜欢。</h3> <h3>夜幕下的布达拉宫。</h3> <h3>以上这几张照片是在布达拉宫后面有一个叫宗角禄康公园里拍摄的。</h3> <h3>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有的藏族同胞一生只为一次来到大昭寺朝拜。他们很多都是拖家带口,一路朝拜过来,有些可能已经走了大半年。他们从四川、青海等地走来,只为心中的信仰。</h3> <h3>大昭寺,门前满满的虔诚。</h3> <h3>拉萨—八廓街。走在八廓街的街头,感受午后拉萨的阳光,望着来往穿着藏族服饰的人们,这里的节奏,这里的时间,就连你在这里的呼吸都要慢很多……。</h3> <h3>玛吉阿米这个名字,出自六世达赖喇叭仓央嘉措的情诗,相传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而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正是玛吉阿米所在的那个土黄色小楼。</h3> <h3>市区街头吸引游客的民族饰品玲琅满目。藏族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慢慢的长河中,藏族人民创造了精神和物质财富。西藏饰品阐释着“六字箴言”,并坚信藏饰能给他们带来吉祥、如意、平安。</h3> <h3>漂亮的藏族头饰。</h3> <h3>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h3> <h3>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h3> <h3>拉萨—罗布林卡</h3> <h3>拉萨城里城外有许多园林,藏语称林卡,这些大都是过去僧俗贵族官员夏日休闲游乐的地方。过去僧官有僧官的林卡,俗官有俗官的林卡,每家贵族、每座寺院都有自己的一片园林。位于拉萨西郊布达拉宫西侧两里许的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公园”,是历辈达赖喇嘛夏秋两季的住地,所以又称“达赖夏宫”。进行宫内部参观,你会发现那个时代行宫里就用上空调了。</h3> <h3>有人说,走一遍西藏 ,就像喝了一杯最难忘的青稞酒,从天南海北熟悉的陌生人脸上找到久违的青春。走过西藏的人,心里都有一个西藏。 </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cpai4e1?share_from=self"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滇藏行—圣湖篇</a></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