髙原明珠

王莒南

<h1>  今年春季的自驾游,为了满足4个七旬老人越野穿越的好奇心,由策划者设计的从泸沽湖到亚丁的"沪亚公路"、从波密到墨脱的"折墨公路"及从察隅到丙中洛的"丙察察"线的3条自虐公路,串起了此次黔川藏滇四地的自驾游路线,同时也串起了沿途几处明珠般的高原湖泊。</h1> <h1>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湖东为盐源县泸沽湖镇,湖西为宁蒗县永宁乡。该湖也称左所海,古名勒得海、鲁枯湖。湖面海拔2685米,湖泊最长9.5公里,宽7.5公里,水最深处有70米,平均水深40米,湖水清澈蔚蓝,透明度高达11米,最大能見度为12米,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h1><h1> 我们曾于2002年和2012年先后两次来过泸沽湖,这次为了穿越"泸亚公路",第三次又来到泸沽湖。</h1> <h1>  这就是泸沽湖,一个被称作"高原明珠"的高原湖泊,一个被称作"东方女儿国"的神秘地方,一个可以对着蓝天白云呆呆发傻,享受慢生活的古朴小镇,一个充满诗意,追云逐日的世外桃源……</h1> <h1>乘坐泸沽湖特有的猪槽船,荡漾在蓝天白云下波光粼粼,湖水清澈见底的湖面上,可见斑斑白点。</h1> <h1>这就是被当地人嬉称为"水性扬花"的海菜花。</h1> <h1>湖边客栈</h1> <h1>  我们下榻的蓝色彼岸客栈。五月份还是这里的旅游淡季,客栈标间大都标在80—120元之间,但一到旺季,就不仅仅是房价上涨的问题,而是一房难求了!</h1> <h1>  泸沽湖除了以高原湖泊的优美风光著称外,另一个引起人们好奇的应是当地摩梭人至今还保留的"走婚"风俗,即所谓的"女儿国"。</h1><h1> 第一次来泸沽湖是跟团旅游,当时的地导自称是摩梭族人,在车上大讲特讲摩梭族"走婚"的故事,我们才对"女儿国"有了初步的了解。</h1><h3><br></h3><h3><br></h3> <h1>  泸沽湖畔居住的纳西族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摩梭人婚姻独特,风俗独特,家家之主,皆为女性,均为母系血统。如家庭成员中,祖辈只有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辈只有母亲、舅舅和姨母。阿夏婚的子女则称走婚父亲为"阿波"或"阿达"。</h1> <h1>  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称走婚)。</h1> <h1>  在全人类都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在泸沽湖却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对偶特点的"阿夏"婚姻状态。"阿夏"是泸沽湖摩梭人中有情爱关系的男女双方的互称,彼此又称"夏波"和"阿夏"。</h1> <h1>  婚姻的显著特点是亲密的伴侣之间不存在男娶女嫁,男女双方仍属于自己原有的家庭。婚姻形式是男方到女方家走访、住宿,次晨回到自己家中。因为是由男方的"走"而实现的婚姻,所以当地人又称这种关系为"走婚"。双方所生子女属于女方,采用母亲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担抚养的责任。</h1> <h1>  一般一个男子或女子只有一个"阿夏",只有在感情不合的时候,才会断绝关系,这时才能再找一个"阿夏",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阿夏"。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一位女子声称自己有两个老公,不知是真是假。</h1> <h1>  走婚桥原名草海桥,横跨草海,长300余米,是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是泸沽湖上唯一的桥,也是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摩梭人走婚的要道,是当地摩梭男女约会的地方,被誉为"天下第一爱情鹊桥"。</h1> <h1>  2012年,时隔十年之后,我们自驾从梅里雪山雨崩出来,第二次又来到了泸沽湖。在我们住宿的酒店边一家餐馆里,我们结识了餐馆的主人王小宝,他毕业于成都某高校旅游专业本科,凭着走南闯北几年后积累的经验,回家创业。王小宝向我们介绍了摩梭人的走婚:摩梭人走婚与财产和社会地位无关,完全取决于感情,男的不满意了可以不上门,女的不满意了可以不开门;舅舅起父亲的作用,爸爸永远是客人;没有定终身前一般不生小孩,生了也归女方。我们和他有过一段对话,问:你走过几个?4—5个?6—7个?他想了一下答:差不多吧!问:今晚去跳锅庄吗?答:当然去,要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跳锅庄应该是摩梭青年男女交流的场所吧!</h1> <h1>王小宝在跳锅庄的队伍里朝我们打手势✌️</h1> <h1>  这次我们再次来到泸沽湖,想去看望这位当年豪气满满的小伙子,却已是人去楼空,听说去了丽江做生意,我们只能默默地为他祝福!</h1> <h1>  后龙山怀抱中的女神湾,是沪沽湖最美的的湖湾之一。摩梭民间神话中,格姆与后龙原本是一对"走婚"的挚爱情侣。由于神族恶神的嫉恨,将两人化为石山,只能隔海相望。</h1> <h1>  然而,痴情的格姆虽为石,心却未死,情比金坚。于是化情为波,日夜温柔地抚摸着后龙的伤痕。女神湾,阿夏情,千载万载着忠贞不渝的爱情。</h1> <h1>山雨欲来风满楼</h1> <h1>从山上俯瞰湖边的村落</h1> <h1>风雨中,湛蓝的湖水顿时变成了蓝灰色。</h1> <h1>藏传佛教寺庙——德庆林寺</h1> <h1>藏传佛教吉祥八宝之一——右旋海螺</h1> <h1>  雨过天晴后的女神湾夕阳西下,时隐时现的落日,在湖面上洒下了金色的余晖。</h1> <h1>  泸亚公路是泸沽湖到稻城亚丁的一条越野道路简称,全长280公里左右,是继丙察察之后一条广受越野爱好者喜欢的自虐路。  </h1><h1> 泸亚公路,一头连着湖光,一头连着山色,一头是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的沪沽湖风光,一头是闻名遐迩的稻城美景。2012年我们第二次来泸沽湖时,道路就已开始建设,当时也未曾想到6年后会来穿越。</h1><h1> 第二天清晨,我们离开了风景如画的泸沽湖,踏上了泸亚公路。</h1> <h1>清晨的泸沽湖</h1> <h1>  根据网友提供的照片来看,泸亚线应是一条环线,由东线和西线两条路线组成。由于无法使用导航,我们偏离了原先设计的西线而进入了原先不了解的东线,虽然不时的迷路、问路,而且多走了100公里的路程,但路况比西线好的多,风景也不错,不过却没有达到我们越野穿越的初衷,同时也错过了欣赏亚丁三座神山的机会。历时13个小时后到达稻城。</h1> <h1>  穿越深深的蒙自大峡谷,也穿越茫茫的原始森林,空灵,寂静。</h1> <h1>深山老林中公路边大片盛开的高山杜鹃。</h1> <h1>远处是新建的藏民新村</h1> <h1>  清晨从稻城出来,继续往四川甘孜理塘方向前进,不久就见路边土坡上竖立的一块大石头上刻着"无量河国家湿地公园" ,这是一个属于毛垭大草原景区的新开发的景点。</h1><h1> 无量河又名理塘河、小金川、木里河,是雅砻江一级支流。</h1> <h1>成群的牛羊和远处的蓝天白云、雪山构成了一幅高原牧歌图。</h1> <h1>  沿着无量河继续往西而行,不久就进入318国道。经过理塘县城,翻过沙鲁里山脉中段的一个垭口,拐个弯就能看到一幅令人窒息的美景:在繁忙国道伸向的远方,两处碧蓝澄澈的高原湖泊紧紧相依,在一呼一吸之间,散发着让人沉醉的恬美,这就是川藏线上一处重要的地理坐标,海拔4685米的海子山姊妹湖。</h1> <h1>  海子山姊妹湖,如天堂宝石镶嵌在荒凉山原,亦如神之悲悯化作眼泪滴落凡间,纯静无暇,盈盈可亲,难以想象这是经历数百万年仓海桑田后的安详宁静,如同两颗岁月遗珠。</h1> <h1>  走川藏线318进藏,过了左贡不久就可在公路边看到高原湖泊然乌湖。</h1><h1> 然乌湖是由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处于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的对撞处。</h1> <h1>  四周雪山冰雪融水构成了然乌湖主要的补给水源,并使湖水向西倾泻形成西藏著名河流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上源之一。</h1><h1> 然乌湖海拔3850米,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为藏东第一大湖。</h1> <h1>  然乌景区内新建的设施齐全的旅游度假中心赫然䇄立在湖边,和湖边湖光山色自然景观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我更喜欢以前纯自然的然乌湖,而这些旅游设施应该放在然乌镇。</h1> <h1>  然乌湖的净和蓝是远近闻名的,湖中极少看到枯枝杂物,湖周景色各不相同,所呈现出湖水的颜色也各不相同。</h1> <h1>  然乌湖的湖边是一大片碧草如茵的草甸,和着碧蓝的湖水,白雪皑皑的雪峰,景色如诗如画。(我们5月份去时草甸上的草才刚刚长出嫩芽)</h1> <h1>湖边的耗牛依旧,而远处山坡上的白色高压线铁架却是湖边新增的景观。</h1> <h1>放飞心情</h1> <h1>湖边"魅影"😄</h1> <h1>被包围了</h1> <h1>然乌镇夜色</h1> <h1>去察隅途中,路边又见然乌湖。</h1> <h1>从然乌镇出发,离开国道318,向下一个目标,反穿"丙察察"线的起点——察隅县进发。</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