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

逆流而上

<p class="ql-block">  这张老照片很早就出现在我家,大概我还没出生,母亲就从姥姥家把它带到我家,因为上面有我年轻的姥爷,坐在左边的就是。</p><p class="ql-block"> 姥爷是孝义人,姥姥是介休的。母亲说,这是姥爷和新院里她的四爷爷去介休和姥姥相亲时照的照片,可能是在介休拍的,因为照片中座钟显示的时间是四点多,应该是下午四点,姥爷在这个时间应该已经相过亲了而还没能返回孝义,那时还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母亲的这位四爷爷就是姥爷和姥姥的“红娘”。母亲的六叔就过继给了这位四爷爷。照片大约拍摄于1930年前后,因为我母亲是姥爷姥姥的第一个孩子,生于1933年。</p><p class="ql-block"> 照片上最显眼的摆设是中间桌上的座钟。机械钟表早在明末就传入中国,《红楼梦》中就有多处写到了它,比如第六回:“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红楼梦》虽借空空道人之口,表明“无朝代可考”,但所写之事明显是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发生的,足见钟表在那时已进入中国的贵族家庭,只是乡下的刘姥姥没有见过,很是稀奇。而这张照片则更说明直到民国,钟表还未普及,对乡下的“刘姥姥”们来说,它仍是个稀罕物儿,代表着一种奢华时髦。不然它没必要出现在照片里,难道还需要它来显示拍照的时间吗?</p><p class="ql-block"> 除了座钟,照片里值得注意的还有那套桌椅。从细细的支架及椅腿判断,它们是铁质的;从构造上看,它们是折叠式的。大概在那时,铁质的折叠桌椅还有我姥爷手指间夹着的纸烟呈现的是一种新潮生活吧。</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的特殊处在于它的材质不是单一的相纸,而是把相纸粘在硬纸板上的,粘贴得浑为一体。从所达到的工艺水平看,应是当初照像馆裱糊的,可知当时已有了装裱照片的技艺。这保证了它在漫长的岁月里没有折损,基本完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