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之行(三)一一秘鲁

十八子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4月23日,我们结束了古巴的行程,从哈瓦那飞往秘鲁首都利马,飞行时间5小时20分。24号从利马飞行1小35分到达秘鲁的第一个景点一一库斯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库斯科位于海拔3410米的安第斯山高原盆地,曾经是古印加文化的中心。库斯科城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font></h3> <h3>餐厅艺人用排笛演奏的秘鲁名歌《老鹰之歌》,享誉世界,以其悠远,神秘的旋律和古朴,独特的安第斯山区民族乐器编曲,令无数人对南美印第安文化的心驰神往,这首名歌是秘鲁国家文化遗产。</h3> <h3>服务员正在一道一道的上特色美食</h3> <h3>这是当地抗高原反映的古柯茶,从机场到各宾馆、餐馆都摆放着这种树叶,游客可随便拿它泡水喝,也可直接含嚼,口感还好,效果不错。</h3> <h3>高大的印加王塑像</h3> <h3>武器广场是库斯科城的中心,一般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h3> <h3>由于有高原反映,第一天不能大的运动,只能坐在广场中央观看街景</h3> <h3>中心广场</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先生身后的这座教堂,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至今还保着当年的样子,宏亮钟声每天依然回荡在广场上空</font></h3> <h3>我身后的这座教堂,是武器广场最大的教堂</h3> <h3>和团友坐在高高的教堂级梯上欣赏这坐古老而美丽的城市</h3> <h3>和可爱漂亮的领队合影</h3> <h3>小巷街道两边保存着印加时期的古墙。</h3> <h3>这是圣多明戈修道院,在库斯科到处都可感受到500年前,西班牙人殖民时期的建筑和气息。</h3> <h3>巨型石垤城(又译:萨克塞瓦苏)海拔3630米,离库斯科古城1.5公里,是印加帝国时期的重要军事要塞,十五世纪,印加统治者每天动用三万人次,历时80年才建成的城塞。</h3> <h3>硕大的巨石,完美的拼接,体现了典型的印加特色,最大的巨石有240吨。</h3> <h3>沿途风光如油画一般漂亮</h3> <h3>当地人给我的第一映像是像西藏人,他们的肤色和服饰都很相似。</h3> <h3>热水镇</h3> <h3>热水镇火车站</h3> <h3>全景天窗列车很漂亮,服务员带着面具在车厢表演</h3> <h3>云雾中的马丘比丘,海拔在2350米至2430米之间,建于1440年前后,当时印加帝国的统治者帕查库蒂,为了给贵族修建一个位于山中的疗养场所,选择了具有独特地理和气候特点的马丘比丘。</h3> <h3><font color="#010101">马丘比丘的美真的超越了我的想象。它是印加帝国隐藏在云雾中的珍珠,被列入世界新七大奇迹。</font></h3> <h3>忍不住要从不同的角度多拍几张</h3> <h3>我们全团14人合影</h3> <h3>导游带我们走一条近路进入城内</h3> <h3><font color="#010101">曾经只能皇帝进出的石门,如今游客如织</font></h3> <h3>遗址中有140幢建筑,109条台阶,可容纳800人居住。</h3> <h3>云雾缭绕的群山,包围着马丘比丘,给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仙气和神秘。</h3> <h3>太阳轮用于观测天象,每到夏至和冬至都会在这里举行特殊的典礼。</h3> <h3>1983年,马丘比丘神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而且是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h3> <h3>马丘比丘以广场为中心,广场以上建筑群为上城,是宗教区和男子区,主要居住贵族和祭司,宫殿和神庙等;广场以下建筑群为下城,有服务区和女子区,主要居住为贵族服务人员、兵营、堡垒、监狱、磨坊和仓库。</h3> <h3>外国游客邀请我俩合影留念</h3> <h3><font color="#010101">今天的马丘比丘已成为印加文明、秘鲁甚至是整个南美洲的标志,这里每年都吸引着来自全世界各国的游人前来参观。我们团队准备拍张合影,几位外国游客非常高兴的也加入了我们的合影中。</font></h3> <h3>三窗庙</h3> <h3>女子学校遗址</h3> <h3>太阳神庙遗址</h3> <h3>在这里可俯瞰乌鲁班巴河谷</h3> <h3>在遗址上碰见了秘鲁国宝羊驼</h3> <h3>又来了两只,合个影吧。</h3> <h3>这层层梯田,除了种农作物,还具有防水保水的作用,马丘比丘有非常完整的供水和排水系统。</h3> <h3>很多徒步者从这条骡马古道去马丘比丘</h3> <h3>4月24日我们结束了库斯科的行程飞往秘鲁首都利马,飞行时间1小时35分钟。</h3> <h3>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北邻厄瓜多尔、哥伦比亚,东界巴西,南接智利,东南与玻利维亚毗连,西濒太平洋。</h3> <h3>秘鲁中心广场,又称武器广场,在利马老城区,建筑以西班牙风格为主,周围环绕着总统府、市政厅、大教堂等建筑。很多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h3> <h3>具有西班牙建筑风格的总统府。</h3> <h3>利马大教堂是利马市最知名的建筑之一。</h3> <h3>广场中心树立着圣马丁骑马塑像。圣马丁被公认为南美独立解放的英雄,秘鲁在很多城市都有圣马丁广场或塑像。</h3> <h3>不同角度的圣马丁塑像</h3> <h3>广场四周都是西班牙风格建筑,这些建筑为利马赢得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美名。</h3> <h3>漂亮的走廊</h3> <h3>利马地画公园依岸濒水,四周绿树葱郁,草坪如毯。</h3> <h3>落日余晖洒向万顷碧波</h3> <h3>爱情公园情侣约会,游人如织。</h3> <h3>在情侣塑像前拍一张</h3> <h3>从利马沿着泛美公路一路南行,直奔伊卡省皮斯科。车的左边是茫茫沙漠,那是大地的苦笑;车的右边是浩浩的太平洋,那是天使的眼泪。</h3> <h3>帕拉卡斯海滨酒店</h3> <h3>早餐后乘船去鸟岛。</h3> <h3>和我们同船出海的外国游客</h3> <h3>著名地画《烛台》</h3>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是鸟的世界</font></h3> <h3>在3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盘旋着上千种近600万只鸟,日耗1000余吨鱼虾。</h3> <h3>19世纪中叶,近十万华人作为苦力远涉重洋,在这小岛上当掏鸟粪工。</h3> <h3>两只海狮昂起头欢迎我们的到来</h3> <h3>一群海狮懒洋洋的享受着海水与阳光。</h3> <h3>千姿百态的焦石</h3> <h3>直到现在,鸟岛上还有人在上面工作(但没有华人了)</h3> <h3>鸟粪从这里装船</h3> <h3>秘鲁是一个需要用心去看的神奇国度,无论是散发古韵的殖民建筑,还是令人惊叹的古代遗迹和独特的地貌多样的生态,都会让人觉得不虚此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