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年代(美二)安徽寿县一中

大海~

<h3>  那 年 那 月</h3><h3> 执 笔.;纪建淮</h3><h3> 资 料 提 供;陶宏贵、毛志会、毛志怀、胡仁怀、纪建淮、顾正敏、石西林、李本顺、朱淑群、吴可华、陶慧银、范新安、冯大萍 (历史资料提供;陶宏贵、冯大萍、毛志会。同学资料提供;纪建淮、贾玉珍、王竟业等)</h3><h3> 编 辑 制 作;贾德海、陶宏贵</h3><h3> "无论相隔多遥远,仿佛你从未走远;无论离别多少年,好像你一直在身边……"宇君委婉动听的一曲"老同学"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寿县中学的岁月时光里。</h3><h3> 一九六八年九月一日早上,坐落在寿县古城东大街的寿县三中和坐落在大寺巷里寿县中学门前路上人头攒动,络绎不绝,欢笑声此起彼伏。这三五结伴而行的是经历过文革洗礼的城区内和城边小学的六六、六七、六八三届小学毕业生跨进了这两所中学门槛,开始了中学学习生涯。</h3><h3> 那年学校录取新生是按照就近原则分配生源,我和家住北街的同学们被分配到寿县中学,我附小的同学大多分配到三中。大约一个学期后,两校合并为一校,分为一营二营。在那我们度过了七百多日,那年那月里留给我们许多美好记忆,铭刻在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底里。两年后我们从那里走向农村、部队、工厂、学校……,走向四面八方。我们那一届同学无论到部队、到兵团、到军工企业、到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下农村锻炼,或升学继续高中学习,虽然同学们走上不同的人生旅途,但无论他(她)们在任何地方,各自岗位都秉承寿县深厚的文化底蕴,牢记寿县中学老师的谆谆教诲,爱岗敬业、勤奋好学、吃苦耐劳,争先创优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h3><h3> 光阴荏苒四十八年过去,当年的青葱学子,已经迈进花甲之年。但每次同学们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请同学们一起来回忆历历在目的往事。漾起同学们心海里的浪花。</h3><h3> 趣 事</h3><h3>(一)忠字舞</h3><h3> 记得六八年的冬天特别冷,大雪没完没了的下了一个星期。天地间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上学路上的雪被同学们踩踏成冻冰像镜面一样泛着青光,特别的滑,不时有人重重的摔倒在地,好在都是孩子一个滚子爬起也无大碍。教室里没有任何取暖设施,很多同学脸被冻的通红,手脚生了冻疮,大家都硬挺着,我们班郭老师看同学们搓手哈气跺脚取暖,"起立"他让同学们站起来,把大板凳放在桌子上带大家跳起忠字舞。同学们没有正规学习过跳舞,满教室看去东扭西歪,你举胳膊他踢腿,大家唱着跳着,一时间所有的寒冷全抛脑后。</h3><h3>(二)滑冰</h3><h3> 一排教室后面有口池塘,下雪时水面冻的结结实实。下课铃一响只见各班都有一些男生扛着大板凳,面放在冰上滑冰,凳子上站一到两个同学,后边一个同学跑步推送,只见一只只板凳如离弓的箭,"嗖嗖"的满塘横冲直撞。女同学在旁边观看,不时给滑冰好的同学鼓掌打气。呐喊声欢笑声响遍整个校园。没过两天校长老师来到塘边,处于安全考虑,不许同学们在池塘滑冰。同学们又变个花样,两个同学在左右拉住中间蹲着的同学的手向前滑行。在那个男孩子们只有玩滚铁环、摔皮卡、做泥炮的年代,就是这样简单新颖的玩法,也让同学们欢天喜地忘记了严寒。</h3><h3>(三)看电影</h3><h3> 那个年代看电影是件奢侈的事情,文革期间除了样板戏,几年间几乎没有其他文艺题材的电影。到了六九年陆续开禁了《地道战》、《地雷战》、《上甘岭》、《红日》、《铁道游击队》、《烈火中永生》等战争和英雄主义题材的影片,课间三五成群商量着晚上一起去看电影。电影开映时全城像过年一样热闹,没几天"红岩上红梅开……"、”一条大河波浪宽……"、"谁不说俺家乡好……"的电影挿曲响彻古城上空。当时电影票好像五分钱一张,也不对号入座,谁抢到谁坐。</h3><h3> 电影院里人山人海,大都站着,后面的都站在凳子上,甚至挤的没有下脚空,但仍然看的出神入画,电影散场了还念念不忘的讨论影片中的情节人物。</h3><h3> 每当有电影放映,我们总想着一起去看,那时还没有家长给零花钱的习惯,又不好意思老向父母亲伸手要,我们就琢磨怎么少花钱多看电影的办法。当年的电影票是用红黄蓝绿等不同颜色的纸张印刷后裁成一张小条条循环使用。我们把每次检过的半截票留着,待几种颜色的半截票都有了,当有新片时先去买几张票,再按照买的票长短拼接一两张同色半截票。晚上去电影院时把票集中在一个人手里,前面的赶快入场,拿票的人提心吊胆的把拼接票夾在中间生怕被识破,万幸一切顺利。这个小把戏我们试了好几回也没遇到麻烦。那时曾为我们的小聪明窃窃自喜,当时根本没有诚信的慨念,只觉的好玩,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好笑。</h3> <p class="ql-block">那年、那月、那时光……,已悄然流逝;那情、那谊、那相思……,已婉转多年,而我们真正怀念的是那再也回不去的青春美好时光一顾正敏</p> <h3>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转眼离开寿县母校四十八年,难忘曾经的芳华时光,在那淮河旁、八公山下、美丽的古城校园里,我们共同度过一那绿草茵茵的春;那蝉鸣悠悠的夏;那落叶悄悄的秋;那积雪层层的冬;欢声笑语声都不曾淹没。挥洒着青春的热血、豪言壮志、追逐梦想、无所谓的失败、都不曾在那岁月里留下足迹。回望过去的青春岁月,时光从身边悄无声息的流淌,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中华儿女志在四方,这是我们在寿县初中时期芳华年代(一、二营同学毕业照)贾德海、陶宏贵、毛志会、纪建淮、顾正敏、朱淑群。</h3><h3> 一排(左)夏世宣、江家祝(现改名江莉)、韩秀兰、吴可华、张士锦、张庆英、张永秀、张洁茹、柏丽华。二排(左)潘家兰、韩怀燕、胡爱丽、朱淑群、沈晓丽、胡丽华、胡仁怀、柴平、孙广珍、陶丽群。三排(左)朱公胜、高少峰、陶宏贵、江宏壁(校长)、老田(工宣队)、梅医生、石西林、朱多祥、江永明、朱公香。四排(左)周保华、邱和平、蒙志忠、葛广义、藏广庆、毛志会、赵有培、朱树祥。五排(左)胡心田、毛志怀、许树可、滕守云、贾德海、李敬忠、吴可宣、陈传生、李国瑞、杨庆环、倪家富(老师)。</h3><h3>一营一连二排毕业留念(1970.7.25)</h3> <h3>寿县初中一营一连一排同学毕业留念1970.7</h3><h3> 一排(左)王俊华、何云、姚美娟、吴可群、陶媛、陶士霞、陶慧银、方玉。二排(左)俞长珍、孙燕、邵永英、门国英、张敬堂、陶玲、李本顺、潘家美、杨维俊、张国琴、任原秀。三排(左)刘永华老师、焦保银、彭泽群、邓福君、张远珍、王尚立老师、梅校医、老田、张浩德化学老师、徐学英、王金珠、方德秀、鲁克兰、四排(左)盛绍正、张仲堂、()、柏顺心、吴可贞、于志宣、杨志淮、韩志良、丁向民、王文传、张干、陈永林。五排(左)李元明、()、王政维、李家友、朱公猛、李国虎、王云峰、李继勇、芦道成、()、闪一章、姚尚群。</h3> <h3>寿县初中二营一连一排毕业留念。</h3> <h3>岁月带走了我们的稚气、留下的是永恒的回忆!</h3><h3>寿初中二营二连二排全体毕业生合影70.7.25</h3><h3>一排(左)王兆华、赵志华、刘继琴、焦保华、徐冠兰、徐庆兰、梁永、滕蕴华、顾正敏、王振华、鲍广爱、王正淑。二排(左)周锦珍、焦保琴、纪建淮、黄德秀、工宣队老田、梅校医、老师、王蔚茹、吴传娣、马锦华、陶秀萍、孟令娥。三排(左)管林、陈守远、洪老师、顾云芳、袁玉淑、蔡汝珍、吴传秀、王伟和、傅福华、王振。四排(右)何忠全、何庆源、胡德义、齐锐、刘国新、李克铎、尹本银、桂景套、毛新春、胡风林、蒯文钧、张方胜、夏德华。</h3> <h3>一排(左)蔡汝珍、鲍广爱、王振华、焦保华、王兆华、王正淑、赵志华、陶秀萍、刘继琴。二排(右)顾云芳、顾正敏、()、梁永、洪老师、吴可利、焦保琴、徐庆兰。三排(左)滕蕴华、孟令娥、吴传秀、马锦华、吴传娣、黄德秀、纪建淮、周锦珍、王蔚茹、徐冠兰70.7</h3> <h3>七二届高二(二)班毕业留念</h3> <p>(一图)七二届高二(一)班毕业四十周年师生联谊留影。2013.2.15</p><p>(二图)寿县五七中学高二(一)班毕业留影</p><p>1972.12.5</p><p>(三图)高二(一)班女生合影〈内有男生滕守云同学〉</p><p>1972.3.10</p><p>一排(左)王立群、魏庆云、刘敏、张运莲、李传荣、滕玉芝、宋士清、张士锦、何云同学。</p><p>二排(左)姚书美、李阿玲、江莉、邓福君、张远珍、葛忠美、王玲、杨维娣、来守玲、陈传芝同学。</p><p>三排(左)孙丽、王正淑、周锦珍、孙自秀、黄伦、孙燕、汪子琳、郑兰、王蔚茹、任元芹同学。</p><p>四排(左)方欣、鲍继富、杨秀华、吴晓玉、吴传蕊、金丽达、彭泽群、顾先芝同学。</p><p><br></p> <h3>  寿县文教系统《沙家浜》剧组合影(七一年)当时6075支左部队团参谋长、县革委会主任谷存才提供支持。6075支左部队团政治处谢副主任(主管文教领导)、我校音乐教师陈汝浑、蔡老师、梅医生(校医)、县文化馆李老师、陈汝淳老师等。同学有贾德海、毛志怀、李慧、王萍、刘庆华、许广全、叶士新、方可、何玲、何云、吴长英、许树可、王玲玲等。</h3><h3> 记得在那个年代(七十年代初),为了普及革命样板戏,在县革委会及支左军代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依寿县一中高中部为主,从文教各单位抽调精兵强将,在县剧团,文化馆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形成规模,独立演出;去兵团、下农村、到8301国防工程工地,均有我《沙家浜》剧组的身影。笔者有幸与毛志怀、许树可等同学参加《沙剧组》乐队,真是受益匪浅!所用乐器保留至今,以追忆那段流逝的芳华岁月。(贾德海)</h3> <h3>安徽寿县初中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合影1970.7</h3><h3>第一排(左)沈晓丽、吴长英、吴可华、方喜玉、梁永、邓福君、王萍、何玲、李春云。</h3><h3>第二排(左)胡爱丽、李美华、倪家富(老师)、梅医生(校医)、蔡老师、顾正敏、闫晓玉。</h3><h3>第三排(左)王国明、吴长勇、藏广庆、叶士新、贾德海、胡巨让、葛广义、陶炳文、段同德、铁宝义。</h3><h3>(下图)吴可华、沈晓丽、方喜玉、吴长英同学1970.7</h3><h3> 寿县初中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原是三中各班文艺骨干和有音乐天赋的老师为主体,两校合并后,又从各班抽调文艺拨尖同学加入。宣传队员经不同场合的演出和锻炼,有的同学被特招六安军分区和东海舰队文工团;有的同学参军入伍后仍发挥文艺特长、在部队一直从事演艺工作;有的同学被招进皖西京剧团。(贾德海)</h3> <h3>吴可华同学在皖西演艺集团。(左上下图)主演《一双绣花鞋》剧照;(右上)主演古装戏《樊梨花》;(右中)《宏碧缘》剧中主角花碧莲;(右下)《秦香莲》剧中人物公主。</h3><h3>(可华同学于八五年调入六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直到退休)。</h3> <h3>(上图)梁永同学&lt;特招东海舰队文工团&gt;</h3><h3>(下图)沈晓丽同学(特招六安军分区)、吴可华同学(招入皖西京剧团)</h3><h3><br></h3> <h3>(图一)左起:王多华、柏新华、汪良军、朱淑群、庙正兰、陈如秀同学。</h3><h3>(图二)左起:徐自芬、李林、王多华同学。</h3><h3>(图三)朱淑群同学。</h3> <h3>寿县一中七二届高中一班部分同学相聚故乡古城寿县。2019.2.8</h3><h3>(前排左起)葛广义、刘文军、贾庆元、范国胜、张敬平、柏跃田同学。</h3><h3>(后排左起)任元芹、陈传芝、姚书美、吴传蕊、汪子琳、刘昌华、管林同学。</h3><h3><br></h3><h3><br></h3> <p>张敬平同学在乐山大佛前留影(九七年)</p> <p>寿县一中高二(一)班同学合肥相聚</p><p>前排(左):吴传澍、贾庆元、徐广全</p><p>后排(左):王蔚茹、王琳、张敬平、沈干</p> <p>新春壽州同學懽聚。2019.2.9</p><p>(上图)前排左起:柴平、朱淑群、顾春霞、孙玲、邓福君、周爱兰同学。</p><p>后排左起:闪一章、齐锐、张学成、张仲堂、张敬平、葛广义、郑涛同学。</p><p><br></p> <h3>上海、苏州、合肥、淮南、寿县等部分同学相聚美丽的故乡寿县。2019.2.10</h3><h3>(前排右起);赵克柱、张应春、朱淑群、黄淑娟、陈茹秀、薛玲媛、柏新华、毛新春、金登明。</h3><h3>(后排右起)谢顶杰、尹本银、黄少振、石秀燕、徐自成、尚坤、顾树芳。</h3> <h3>陈茹秀朱淑群同学相聚故乡寿县2018.2.10</h3> <p>(上图)冯大萍、朱淑群、郑大明同学89年于合肥〈冯大萍同学之父冯林原是六安地委副书记兼任故乡寿县县委第一书记(高配),后任安徽日报副总编辑,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郑大明同学之父郑明甫原是故乡县委第二书记,后调任安徽响洪甸水库电站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六安行署副专员。(下图)冯大萍、朱淑群、张敬平同学89年于合肥(张敬平曾在成都军区机关工作)。寿县一中一营二营老同学在部队师职以上者;朱德才、张敬平、周春、张建国、沈晓丽、方可、赵克柱、陈道喜、袁朝、夏成兵等;在地方县处以上&lt;不含企业〉纪建淮、李家龙、赵志华、孙燕、柴平、李爱国、吴传澍、冯大萍、李慧、韩浩、陶丽英、鲁克军、宋政维、陈永林等;厅级干部郑大明、沈干、许广全、毛志怀、顾正敏、贾庆元、岳建华、蔡宪、陈修竹、王源扩等。</p> <p>冯大萍、郑大明(夫妇)</p> <h3>(图一):张敬平、汪子琳同学夫妻,零八年在成都国际花卉博览会合影(寿县一中高中一班同学)</h3><h3>(图二):张敬平同学(中间)八六年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学习。</h3> <h3>张建国、沈晓丽同学夫妻。</h3> <h3>郑大明、冯大萍同学夫妻和外孙女在响洪甸水库(重走先辈之路)2018.8</h3><h3>响洪甸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坐落在西淠河上游,齐云山畔。</h3><h3>一湖碧水,绿的透底,群山迭翠,侄映水中,随着水面的涟漪颤颤悠悠,袅袅依依,山水交融,美丽极了。荡舟湖上,齐云山上的茶园飘来阵阵的茶香。驾舟转过一座山麓,驶进一湾湖岔,千亩竹海掀起层层绿色波浪。湖心冒出一座小山,酷似少女对镜梳妆。由此而上,都知道附近有两处著名的瀑布;一是以气势雄伟著称的磅眼,一是饶有诗意的龙谭。(此地此景的变化,这与郑大明之父郑明甫当初的卓越领导和艰苦奋斗献身使命是分不开的)。</h3> <h3>赵克柱同学从军四十六载老兵,(朱淑群同学的爱人)</h3> <h3>石西林同学(七一年在天津部队)</h3> <h3>陶宏贵同学<span style="line-height: 1.8;">(淮南市公安局</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75年</span></h3> <h3>(一)毛志会同学(河北沧州市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所长93年春)。</h3><h3>(二)毛志会同学(河北沧州公安局)七五年冬在大运河。</h3> <p class="ql-block">毛志怀同学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8.10.17)</p> <h3>邱和平同学</h3> <h3>(图一、二)范新安同学;工作部门(齐齐哈尔公安局,一级警督、从警三十余年)。</h3><h3>(图三)范新安同学在部队1969年。</h3><h3>(图四)范新安同学在寿县新城区公园留影</h3><h3>2018.5.29</h3> <h3>徐贯和同学(天津扬柳青一七八一部队舟桥团,曾被北京军区命名为开路先锋团72年)</h3> <p class="ql-block">贾德海同学:(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属分局退休)现居住西宁</p> <h3>(一)胡爱丽同学(参加全国柔力球裁判员训练班)2018.4.17</h3><h3>(二)胡爱丽同学带队参加全省在铜陵举办健身球比赛取得全省第四名的好成绩。2018.4.12</h3><h3>(三)1一4:胡爱丽同学(穿红衣)在2018年10月27日在合肥健身球比赛中取得第一名。</h3> <h3>(图一前排左)张庆玲(张庆英同学之妹)、吴可华、何云、胡仁怀同学,(后排左)毛志怀、周春、毛志会同学在北京周春家中。2002.5</h3><h3>(图二)张庆玲、吴可华、志会爱人、胡仁怀同学在沧州毛志会家中。2002.5</h3> <p>七零年九月十六日我校二十余名同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兵团战士(知青)。兵团战友分别是;陶慧银、陶淑琴、李玲、王金珠、江莉、徐文珍、贺文金、贾玉珍、查树芬、王多华、张庆英、方喜玉、叶士新、毛志会、陶宏贵、徐贯和、李国虎、刘国永、周建华、戚良玉、魏如奎、王政维、刘医生。</p><p>兵团战友情一这友情使我们眼中饱含泪水,充满感动。志存胸内跃红日,广阔天地锤丹心。七零年九月十六日我校二十几位同学乘坐兵团一团解放牌汽车开出城外拉到每人应去的连队,开启了我们兵团战士战天斗地的革命生涯,兵团战士(知青)是做人的典范、是江山不倒的基石…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应写下浓重的一笔!(陶宏贵)</p> <h3>当时寿中二十几位同学分配到兵团一团各连队,从八连到十三连,所工作生活的环境都很艰苦,到目前仍有几位同学留在兵团直到退休(改制后为国营寿西湖农场)。回忆在兵团的历史,让人永远铭记,总有一种战友情谊,让人难以忘怀,火热的兵团生活经历连同那些磨难都已经成为兵团战士们引以为荣的宝贵精神财富。</h3> <p>(配图)六五年四月间时任华东局书记处书记、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五机部领导、安徽省委书记李任之、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省国防工办主任刘奎及淮南市委书记刘廉民,故乡寿县县长张其政等视察国营九三二二厂。许世友等确定在寿县八公公社与淮南妙山林场之间打造军工101生产线(寿淮交界线)。</p><p>资料来源(国防军工志9322版)</p> <p>刘奎(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国防工办主任)陪同许世友将军视察军工九三二二厂,随行人员有有市(寿县)有关领导(65年)。</p> <p>苗少卿(第一任九三二二党委书记,厂长)</p><p>纪建淮同学爱人苗洪勤之父)</p> <p>军工九三二二厂革命委员会成员合影留念</p><p>(一九七一年)</p><p>(一排左一):军事总代表</p><p>(二排左一):苗少卿(厂革委会主任),(左二):李昌盛(厂革委会副主任)</p><p>(三排右一):于基璞(厂革委会副主任),(右三):李同珠(副主任)</p><p>其他(她)成员:付善云、吴家修、王涛、王正生、王福瑞、芦成宣、候朝凯等</p><p>寿县一中同学校友曾经在该厂奉献春的有二百余位。</p> <h3>淮南八公山风景区,国家AAAA级,是令人想往的旅游圣地,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此地并亲笔御书《玉笋》二字相赠寿州孙状元而得名(孙状元名为孙蟠、原为京城修史官,因不愿忘述史志,辞官在此)。在九三二二厂(孙家花园)建总装车间时厂方特意将此碑《玉笋》留于此地,这也是见证当时军工人守着清贫,为祖国国防事业无私奋献的崇高品质。</h3> <h3>(一图)九三二二厂总装车间,(二图)九三二二厂机动工具加工车间,(三图)九三二二厂军工产品铁路专用线。我校同学李克铎、刘国新、姚尚群、杨文忠等同学在此厂奋斗了二十余年(李克铎同学曾于八四年参加全省国防系统机械类比武获得车工A组第一名。</h3> <h3>(上图)423产品靶厂实验。(下图)军工集团九三二二靶场,杨开学、徐宪、唐林、李家龙、陈传生、陶宏贵等同学在此射击训练。</h3><h3>一营一连二排曾经奋斗于九三二二的有:胡心田、朱多祥、夏士宣、陶宏贵等同学。</h3> <h3>(上图)陶宏贵同学92年在天安门广场。</h3><h3>(下图)陶宏贵同学98年《时任国营九三二二厂计划经营处长》在二三四厂考察(军工山东化工厂)该厂是皖籍合肥李鸿章题词创建。</h3> <h3>工作证(国营九三二二厂国家安全工作委员会)</h3><h3>该厂原属国家兵器重点企业。</h3> <p>李本顺同学(陶宏贵爱人)在九三二二厂医院从事医生工作。</p> <p>国营九三二二厂医院医药组欢送李本顺同学(左一)前往芜湖中医院进修(84年)</p> <p>寿县一中同学七五年在李本顺、纪建淮、刘国新等同学工作单位九三二二厂游览。</p><p>从七0年九月至0九年九月我校七0届在九三二二厂工作的有:陶宏贵、纪建淮、李本顺、姚尚群、李克铎、闪恩章、朱多祥、袁玉淑、季鼎淑、杨文忠、刘争光、芦道成、胡心田、陶余智、夏士宣、陈胜华、李德玉、刘国新、石德云及校友等二佰余位。</p> <h3>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看她们像不像当年的小芳一纪建淮、李本顺、周红微同学在九三二二厂(相一、三)1971.9.2</h3><h3>(相二)方喜玉、贾玉珍、吴长英同学在南京军区兵团轴承厂。</h3> <h3>李本顺同学1970.7</h3> <h3>陶慧银同学1974.4</h3> <h3>陶慧银同学(左一)和昔日兵团战友合影1976.7.24。</h3> <h3>(上图)二营二连二排部分招工、继续上高中同学合影1970.9.11</h3><h3>焦保琴、袁玉淑、顾正敏、纪建淮、焦保华、胡风林、桂景套、李克铎、胡巨让、胡德义等同学。</h3><h3>(下图)一排〈左〉()、周庆茹、陶秀萍、()、王萍、()、鲍广爱、二排〈右〉工宣队老师、梁永、纪建淮、李恒兰、杨德芬、顾正敏、滕蕴华、俞圣兰等同学。</h3> <h3>送战友,再征程一欢送毛志会同志踏入新的工作岗位。</h3><h3>南京军区兵团轴承厂,成员;陶宏贵、毛志会、周建华、戚良玉、叶士新、贾玉珍、方喜玉、查淑芬、李玲、江莉、王金珠等(均为就职于轴承厂一营二营的同学)1973.12.17</h3> <h3>陶宏贵、李本顺夫妇与军工战线几位老领导、同事合肥相聚(下图前排左一原九三二二厂党委办公室主任,二排右一工会主席,有一位老同志为总厂医院院长)2018.8.24</h3> <h3>李本华同学(六十军一七九师,原许世友旧部,对越反击攻克高平)</h3> <h3>赵有培同学</h3><h3>有培同学原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安庆公司(全国最大石油化工集团)。</h3><h3>有培同学在该厂工作奋斗四十多个春秋,无怨无悔,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h3> <h3>(1一2)毛志怀同学在青海湖2017.7</h3><h3>(3)毛志怀(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与贾德海同学在北京2018.4</h3> <h3>(一)毛志会、陶宏贵同学在祁连山草原。</h3><h3>(二)毛志会、陶宏贵同学在贵德黄河少女雕像前合影2018.7</h3><h3>应老同学贾德海的邀请,分别几十年的老同学毛志会、陶宏贵(老战友的后代)相聚青海。</h3><h3>毛志会同学(沧州市公安局)之父原中原野战军二纵队营教导员。陶宏贵同学(国营九三二二厂)之父原华东野战军七纵队五十五团后勤协理员。淮海战役结束后,二人同时转业安徽省寿县任职。(资料来源六安市委组织信息网、寿县县志)。</h3> <h3>周保华夫妇于杭州西湖雷峰塔前留影</h3> <h3>朱淑群同学(像不像老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芳)1970.7</h3><h3> 朱淑群同学在校期间文艺体育样样精通,即是文艺宣传队长,又是乒乓球主力队员,曾参加过县、地区、省级乒乓球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获得多项荣誉证书。同时在那个年代也是全校公认的校花之一(是男生们心中的偶像)。</h3> <h3>朱淑群同学在西宁市湟中县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手捧洁白哈达献给老同学(2018.7)</h3> <h3>顾正敏同学曾经工作部门:安徽师范大学(教授)</h3> <h3>陶慧银同学在苏州虎丘剑池2013.4</h3> <h3>陶慧银同学于泰国2017.10</h3> <p>李本顺同学在安徽医专校园内(该校名由著名医学泰斗吴阶平题字),学校于2002年由原省卫校改制过度后由中专升至专科〈该校专科全省排列第一,其中口腔、护理等专业类华东地区第一〉。同时也是陶宏贵、李本顺夫妇退休后二次工作生活的地方。2018.7</p> <h3>纪建淮、李本顺、陶宏贵同学(相聚安徽医学专科学校)。2018.10.6</h3> <h3>吴可华同学与女儿、外孙子在香港2018.10</h3> <h3>李本顺、陶宏贵同学(夫妇)于青岛2004年</h3> <h3>(上图左)闫晓玉、孙丽、孟庆华同学。</h3><h3>(下图左)闫晓玉、孟庆华、孙丽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西北坡2013.10.24</h3> <h3>(上图)方喜玉、闫晓玉同学。</h3><h3>(下图)邓兹文、闫晓玉同学。</h3> <h3>(一)景多毅、毛志会同学</h3><h3>(二)葛广义、毛志会同学和志会三岁儿子在沧州人民公园留影。</h3> <h3>(图一):毕玉柱同学国外旅行。2019.4.23</h3><h3>老同学寿春相聚(图二至五)2019.5.8</h3><h3>(图二):毕玉柱同学在自家后花园。</h3><h3>(图三):范新安、毕玉柱同学(在玉柱办公室)</h3><h3>(图四):高林、毕玉柱同学(在玉柱办公室’。</h3><h3>(图五):高林、范新安同学在寿县古城南门合影留念。</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玉柱同学是寿师附小六六届小学大队委,六</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三班班长,与毛志会、高林、范新安等同学同班)。</span></h3> <h3>岁月无情,同学间的情谊源源流长,尽管多年不见,但心中牵挂一往情深!</h3><h3>(上图前排左)胡仁怀、闫晓玉、徐庆兰、孙丽</h3><h3>后排(左)赵维启、范新安、毕玉柱。</h3><h3>(下图前排左)赵维启、毕玉柱、范新安、(后排左)胡仁怀、徐庆兰、孙丽、闫晓玉。</h3> <h3>高林、范新安、姚尚阔等同学</h3> <h3>毛志会同学</h3> <h3>(上图)毛志会同学(沧州公安局)于九二年从河北沧州回故乡安徽寿县省亲与老同学相聚</h3><h3>(右)陈传生、葛广义、毛志会、铁宝义、朱公胜。</h3><h3>(下图前排右)胡仁怀、吴可华、张庆英同学。</h3><h3>(后排右)铁宝义、陈传生、朱公胜同学。</h3><h3>(下图前排左一张庆英同学,她是老红军后代其父是故乡四名金寨老红军之一)。</h3> <h3>上图前排(左)叶士新、戚良玉同学,后排(左)陶宏贵、毛志会、赵本胜同学(赵本胜家中)。</h3><h3>下图前排(左)赵本胜同学夫妇、后排(左)陶宏贵、毛志会同学。</h3> <h3>老同学相聚合肥2018.6.14</h3><h3>(上图前排左)石西林、陶宏贵、朱淑群同学。</h3><h3>后排(左)孙丽、张庆玲、陶慧银同学。</h3><h3>(下图左)孟庆华、孙丽、陶慧银同学。</h3> <h3>(图一)朱淑群、陶慧银、纪建淮同学。</h3><h3>(图二)李本顺、陶慧银同学。</h3><h3>(图三)查淑芬、李本顺、朱淑群、纪建淮、陶慧银同学。</h3><h3>(图四)李本顺、朱淑群、陶慧银同学。</h3> <h3>纪建淮同学(市商务局纪检书记,正处级调研员、市老年大学党委书记)与陶丽英同学(省直机关处长)合影。</h3> <h3>纪建淮、查淑芬等同学相聚合肥2018.10.6</h3><h3>(上图前左)查淑芬、纪建淮、朱淑群、石西林、赵克柱(朱淑群爱人)、陶宏贵同学。(后排)李本顺、陶慧银同学。</h3><h3>(下图前左)查淑芬、李本顺、朱淑群、陶慧银、纪建淮同学。</h3><h3>(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旁农家乐,正宗江浙口味土菜馆,陶宏贵李本顺夫妇欢迎老同学回故乡品尝)。</h3> <h3> 八公山美</h3><h3> 纪建淮</h3><h3> 八公山秀美年年,西岭逶迤丽脉迁。</h3><h3> 幽谷奇峰岩险峻,苍藤绿树叶岚天。</h3><h3> 南塘宋祖曾留印,草木皆兵书典诠。</h3><h3> 水秀山青华夏地,人文隽永九州传。</h3> <h3>[正宫脱布衫带过小梁州]寿春古城一纪建淮</h3><h3><br></h3><h3>《脱布衫》古城墙,历经风霜。淝河水、护卫国疆。八公山、风声剑响。芍陂塘、众生滋养。《小梁州》寿郢名都史事藏,世界传扬。楚风汉韵具弘彰。刘安王,廿四令时详。《幺篇》换头与始调不同</h3><h3>四街百巷古风漾、游人寻,先哲留芳。石铭文、诤言唱、非遗争创,胜景任君量。</h3> <h3>纪建淮、徐庆兰同学于2018年6月1日参加市直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古城寿县少年先锋队对接活动(纪建淮同学为市直机关关工委秘书长)。</h3> <h3>徐庆兰同学(2017)</h3> <h3> 纪建淮同学于三亚西岛</h3><h3> 天海茫茫、椰树行行。</h3><h3> 浅水鱼游、碧浪帆扬。</h3><h3> 《海霞》影曲、永久传唱。</h3><h3> 快艇如飞、曳伞翱翔。</h3><h3> 今日渔乡。美好海洋。</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踏莎行一春游郝圩</span> (纪 建 淮)</h3><h3>梨白如晶花黄似菊,漫山遍野桃花蔟,果乡郝圩美名扬,游人趋鹜林间逐。翠映红楼粉描屋,淮河岸上农家睦。谁家大姐效蜂忙,齐心协力康庄筑。</h3> <h3>纪建淮同学在海南2018.5</h3> <h3>一、二营老同学几十年后相聚上海、合肥,姚美娟、王蔚平、贾玉珍、纪建淮、陶丽英、朱培林、王运霞、李爱萍、王韵</h3> <h3>老同学相聚合肥</h3><h3>(上图一排左)李爱萍、陶丽英、朱培林、贾玉珍、王运霞、纪建谁。2017.4</h3><h3>(上图二排左)王韵、蔡宪、王平、徐献、李绍清(贾玉珍爱人)、陈修竹〈曾经担任安徽电力总公司(集团)纪委书记〉。</h3><h3>说明:蔡宪同学(二排左二省委党校副校长)之父,是母校寿县中学老校长,建国后由苏北阜宁老区调入寿县(政协副主席)兼任母校寿县中学校长十余年。当时在六安地委、寿县县委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下,高配寿县中学校长的初心便是寿县中学的教育发展历年名列全省中学前茅,母校寿县一中被誉为淮上名校。八一年被认定为六安地区重点中学,2000年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示范高中),每年高考全国重点院校及一本二本中率在全省都是较高水平。</h3><h3>资料来源六安市委组织信息网、寿县县志。</h3> <h3>(上图)老同学陈朋、张干、李家龙、杨开学、夏成兵、徐献、朱德才在寿县。</h3><h3>(下图前左)纪建淮、王金珠、王运霞、()、(后排左)蒋敏、高媛(夏成兵爱人)、费杰。</h3> <h3>(上图)朱德才同学(大校)与李家龙、王竞业、徐献、杨开学等在寿县相聚。</h3><h3>(下图)朱德才、王竞业(九九年在寿县一中母校)。</h3><h3><br></h3> <h3>(一)李家龙、胡殿荣、贾玉珍、朱培林同学相聚淮南(1995年)</h3><h3>(二)叶世新、朱培林、纪建淮、李家龙、贾玉珍、胡殿荣等同学(时隔二十年于电厂相聚)。</h3><h3>〈上图左一、下图左二为李家龙同学;他曾经担任故乡淮南市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h3> <h3>(上图)王竞业、王金珠、徐献、王运霞夫妇。</h3><h3>(下图)王竞业、王金珠、徐献、王运霞同学(夫妇)相聚马鞍山(2002年)。</h3> <h3>朱多祥同学西北四省游(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一上面照片;青海湖、嘉峪关长城、敦煌莫高窟、张掖丹霞地貌、宁夏沙湖、西安古城、临潼华清池。2017.8</h3> <h3>杨庆环同学千里骑行新疆各旅游景点2018.8</h3> <h3>寿县初中部分同学时隔四十八年相约聚集在青海湖畔。2018.7</h3><h3>(左)贾德海、吴可华、吴可美、陶慧银、朱淑群、石西林、陶宏贵、毛志会、张庆兰、张庆玲等同学</h3><h3> 青海湖的醉人之美,就如同梦境般奇妙,青海湖的蓝,蓝的纯净、蓝的深谌、也蓝的温柔恬雅。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的湖,留下这粗犷的美,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蓝篮的天空,蓝蓝的湖面,真不知是湖在天上,还是天在湖上。青海湖是高原明珠,青藏高原上的蓝宝石。</h3> <h3>(一)毛志会、陶宏贵、贾德海、石西林同学在贵德丹霞地貌合影;(二);陶宏贵同学在青海湖北岸;(三)石西林同学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卓玛碉像前留影(王洛宾实地创作民歌一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四)毛志会同学在达玉环青海湖自行车旅游综合服务基地;(五)吴可华同学和学妹张庆玲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黑马河草原;(六)陶慧银同学在金银滩草原;(七)陶宏贵同学在海北原子城(我国第一颗核武器研发基地;(八)毛志会同学与学妹张庆兰在海北达玉部落合影;(九)陶慧银和学妹张庆玲在天下黄河贵德清前留影2018.7</h3> <h3>  淮南化肥厂,国家重点大型企业,前国家领导人;乔石、万里、吴邦国等曾经视察过该厂。我校寿县一中同学;胡丽华、费杰、陆广根、李国虎、沈丽丽、王兆兰等在该厂工作奋斗一生,挥之而去的是青春年华!今年七月该厂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h3> <h3>寿县第一中学建校115周年(校庆)</h3><h3>参加同学:(左)沈干、夏成兵、朱多祥、贾庆元、许广全、张燎红、吴传澍</h3> <h3>  观六八届寿县中学同学校友(部分)</h3><h3> 芳华美篇有感一纪建淮</h3><h3> 画面轻游鼓乐扬,青葱同学镜中望。</h3><h3> 蹉跎岁月经霜雪,笑语欢歌话故乡。</h3><h3> 数十年来今相聚,六旬翁嫗叙衷肠。</h3><h3> 初心不改芳华梦,把酒推杯送吉祥。</h3> <h3>美篇留言;</h3><h3> ※纪建淮一《临江仙》铭记同学友情,秩春秋光荏苒,相逢音像华篇,童心未泯笑声连。友情依旧,往事涌心田。</h3><h3> ※陶慧银;这些发黄的照片,这份同学的友情,是我们心灵深处最单纯、最真诚、最深厚、最永恒的记忆。</h3><h3> ※纪建淮一《下阙》双鬓染霜,容貌改,依稀你我当年,同窗校友共芝兰,铭心刻骨,那段校中缘。</h3><h3> ※陶慧银;时光永远不停息,把芳华都带去。我们曾经青春的容颜巳被岁月无情的涂满年轮的沧桑。</h3><h3> ※李本顺;谢谢大海同学精心制作的美汇篇,把我们几十年老同学的深情又联系到一起,满满的回忆,永藏心底。</h3><h3> ※杨庆环;四、五十年前的好多记忆已模糊,唯同学情意至今不忘。</h3><h3> ※陶宏贵;谢谢大海、志会精心制作,满满的美好回忆!永久收藏!</h3><h3> ※纪建淮;贾德海、陶宏贵、毛志会同学,由于有你们的组织和辛苦付出,让分别近五十年的老同学、老校友汇集美篇音像。</h3><h3> ※.纪建淮;谢谢大海同学!请常回家看看,请和志会一起回来,淮南和寿县的同学们等候你们的到来!</h3><h3> ※陶宏贵;怀旧版流泪青春版靓丽!真是一部极好的作品。点赞!</h3><h3> ※陶宏贵;同学情是最纯洁的,图文并茂的情义终身难忘。</h3><h3> ※好心;谢谢大海辛勤制作了这么好的相册,让天南地北的同学又回到了那天真烂漫、窦蔻年华的时代。</h3><h3> 亲爱的寿县一中老同学、校友们您们好!从小我们共同生活在八公山下、淮河边美丽的古城一寿县,有的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同学,像兄弟姐妹一样亲近!自一九七零年七月我们初中毕业后,彼此浙浙失去了联系……,此美篇相册在陶宏贵、毛志会、毛志怀、胡仁怀、纪建淮、顾正敏、石西林、李本顺、朱淑群、吴可华、陶慧银、范新安、冯大萍等老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不辞辛苦,回忆提供了较好的美篇资料,同时还要感谢孙丽同学创建的老同学微信网络平台,把失去近五十年的老同学老校友联系到一起,共同回忆在故乡寿县学校期间那美好时光。</h3><h3>青山在、人未老;同学情、岁月增;祝福同学、老师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贾德海</h3><h3>同时怀念已离去的老同学、老校友;李家龙、张庆英、朱公胜、李克铎、滕守云、陈付厚、梅存宝、袁朝、季鼎淑、夏成兵。</h3><h3>(略有图片资料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舍去,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