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 文: 余 永 东</h1> <h3> 洋头,我们五星村的一个地名。小时候读书时经常经过的地方,这是我表哥家族的老房子。我表哥的新家就在这座老房子边上,常顺路去他家逗留一会。</h3> <h3> 那时候这座老房子倒是没进去过,小时候特别喜欢这座老房子,是我们村最大的,结构宏伟,完整美观。我总是猜想它的内涵,厅堂,天井,捉迷藏,还有很多小伙伴。住在这里的小伙伴肯定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h3><h3> 近日恰好来村里行摄,意向指处就是这座老房子,恰好遇见表哥。至今也是第一次问起这房子的种种,约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七十二底的基础,温家祖上是大土豪,传说很任性,富甲一方。</h3> <h3> 从大埕前看去,只见粉墙已经斑驳,黛瓦长满苍苔,飞檐翘脊,古朴而魏然。规模甚是宏大,当年其人丁之兴旺可见一斑。</h3><h3> 坡面基础以规整的“绿豆青”石头砌的,主体以土木结构造之。中间以“五间张”模式为主轴,边院左右延之,左右对称,一体合围,结构严谨。</h3> <h3> 门楣镌刻着风雨的痕迹,吱吱呀呀的岁月里迎来送往多少次晨昏,不经意间像我们的年轮,有繁华有沧桑的经历。</h3> <h3><font color="#010101"> 此处上下厅堂皆是五级台阶,表稳重,踏实,做事有担当,像隐藏的温家的家训?</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正厅上左右也是五根大柱,中置翘头供案,后面有牌位,这是老屋的基本形式,营造着古朴与安逸的生活空间。</font></h3> <h3> 我喜欢这样的台阶,夏天坐在上面很冰凉,和小朋友玩游戏,这是我喜欢老房子的原因之一。</h3> <h3> 如今大多数老房子无人居住,收拾的很干净是因为春节、元宵节时还在这里举行欢庆仪式,或者结婚时新人还要来此拜堂的风俗。再说现代人发达了也会念旧,毕竟还有很多人曾经住过这里,能回来看看也可以解思念之情。</h3> <h3> 堂前的柱子底墩雕工完美,皆以八宝饰之,寓意吉祥。经过百年的光阴越显的沉稳凝重。</h3> <h3> “厅前的香炉叫“天地炉”,一般挂在天井靠左,因为左为大”。</h3><h3> 我一直都不知道为什么香炉不挂在正中的位置,上面这段话是三哥在评论里补充的。</h3> <h3> 正厅堂往外看与大门院门是一条直线,是中规中矩的老建筑方式。门柱上的春联还未完全退色,还遗留着春节的气息,我喜欢这样的景致,有旧时光的感觉,与都市的繁华对比起来,这里的天地仿佛与世隔绝。</h3> <h3> 挡雨墙上的彩绘栩栩如生,寄托着主人希望代代都能有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子贤孙贵的夙愿。</h3> <h3> 两边的主要人物都骑着高头大马,衣冠楚楚,前呼后拥的阵势很气派,像是原主人生活画面的真实写照。</h3> <h3> 细看门上的门栓,左右即是开与锁的设置,乡下的老房子都是这样的,小孩子有事没事就爱在那捣鼓,直到大人呵斥才肯罢休。</h3> <h3> 杉木的门窗清洗的很干净,把木头洗的发白发亮,一般在过年前的“大扫巡”的时候,每家都会做的很认真,生怕会影响过年的气氛,或者会怠慢了春节来的客人。</h3> <h3> 天井上方,屋檐的汇流处有一个木质的瓦当,呈倒葫芦状,长着青苔,挺美观的,不知道多久要换一次,淋雨的木头是容易腐烂的。。</h3> <h3> 大门匾额上写着“离庭射策”,是希望子孙能金榜题名。牌匾很漂亮,大门门槛为了搬重物出入方便常常卸下,因为农村生活进进出出重活比较多的缘故。。</h3> <h3> 我的两个朋友体验一下坐在门墩上的感觉,大概是想穿越时空去体会一百多年前乡村里烟火的味道。</h3> <h3> 偶逢一老者从老屋里出来问起我们来意,哪里来的做什么,我一并回答,我说出我父亲的名字,他知道了原来还是老亲戚,我们要求上他家新房子的屋顶去拍照也应允了,谢谢他的热情。</h3> <h3> 登上老者的新房子,我们找到了一个拍摄的高地,能一览全貌的点,前面的这些屋角很不错,此屋依山傍水,视野开阔,果然是风水宝地。</h3> <h3> 靠近北边的屋顶可以看见油松,远处的大山,那边是去我家的方向,溯溪而上的路,是我小时候最熟悉不过的了。</h3> <h3> 靠边的老房子已然成为杂物间了,堆的满满的,不过还好都是农村的家什、柴火之类的,没影响老房子原来的气质。但是要注意防火。</h3> <h3> 门口的田地里栽满了蔬菜瓜果,有一条溪流穿过正个村子。石桥,水坝,香樟树,像旧相识一样伫立在那里,等候远方的游子回来,目送他们远去……</h3> <h3> 古老的寨前街毁于1999年的那次水灾,是我小学时的必经之路,已经无从寻找了,甚是怀念。</h3><h3> 希望这里的老房子能保存的好好的,也是我们五星村一道古朴的风景,但愿天随人愿。 </h3><h3> </h3> <p> 老房子,是我们回忆过去的根源,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与之有着血脉相连的气息,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感觉到疏远。</p> <h3>作者简介:</h3><div> 余永东,网名画满楼。一个喜欢画画的诗人,或者说是一个喜欢写诗的画家。</div><div> 喜欢自己撰的一句话:勤能补拙,愚字本来有心。</div><div> 飞山诗社成员,余社成员,仙游作协会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