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五月二十九日,重庆市渝北区启诚巴蜀小学筹备组第五次全体会议在新校长杂志工作室顺利召开,朗博教育王静,张章,巴蜀小学李永强,张帝,罗军,程明敏,徐祖明,张艺,屈杨,杜昊,郭静,李毅,并邀请到蒲公英设计的胡明明团队,新校长杂志总裁李斌先生作为嘉宾出席了会议。</h3><h3><br /></h3> <h3> 此次会议在程明敏主任的组织带领下主要探讨和敲定启诚巴蜀小学文化体系的内容。</h3><h3> 首先由胡明明团队整体呈现启诚巴蜀小学文化体系设计的内容。</h3> <h3> 在胡明明的分享中,大家一起重温了团队构建文化体系7次讨论的过程,也深入浅出的借用许多成功学校的案例阐释了关于文化理念的魂,最后把整个文化体系的设计和以下每个条目的内容都做了理解性的说明。</h3><h3>办学哲学:启发生命 启程未来</h3><h3>办学理念:听万物和鸣 与世界共舞</h3><h3>育人理念:好奇、思辨、创造</h3><h3>特色课程定位:</h3><h3>a、"博物看世界"国际理解课程</h3><h3>b、"行走启程"研学课程</h3><h3>c、"小学生 大学堂"社区课程</h3><h3>教师文化:因研究得乐,让生命增值</h3><h3>家长文化:以身教之 以道爱之</h3><h3>整套文化体系的内容基于尊重生命的、开放的、个性化的关键词做表达。</h3> <h3> 紧接着在张帝部长分享巴蜀教师团队的文化体系思考基础上,大家结合胡明明团队的成果展开激烈的讨论,并发表个人对文化体系的理解以及建议。</h3> <h3> 林晓辉博士肯定了这套体系内的办学哲学与家长文化;提出对育人目标的思考:好奇、思辨、创造是否过于强调脑的发展;课程构建迎合家长与学生的需求可以再次创建,办学理念:听万物和鸣,与世界共舞,这句话很美,但是是否过于美了。郭静老师也提议课程构建应注意一贯性。徐祖明老师提到我们的文化体系感觉太宽泛,需要聚焦点。罗军老师希望站在三个巨人的肩膀上的启诚巴蜀可以更全面。屈杨老师提出育人目标可以更多的凸显行与思。杜昊老师提出教师文化的理念中,教师因研究得乐,难道不以教学得乐吗?家长文化有家长对学校的态度吗?提议我们不要计较字眼,应打开思路。李斌总裁解读说这套文化体系里育人目标就是人面对世界的状态,办学理念就是你学的方式,办学哲学就是在讲学习的结果,三者通达。而家长文化建议凝练为八个字言传身教,爱之以道。</h3> <h3> 在大家各抒己见之后张帝部长就课程设计提出自己的建构思想,他提出如何重新定义一个学校的问题,答案有三个关键词,分别是一个核心一个故事一个点。并给出了课程设计的关键词:无边界。从此处出发,没有边界。启诚巴蜀如何实现无边界?张帝部长大胆提出新概念,那就是启承转合:启课程、承课程、转课程、合课程。我们可以与社区联合,让学校成为社区文化中心, 我们除了教师开发课程,可以实现不同课程有不同的开发单位。我们甚至可以凝聚周边特色课程的单位,拿到学校落地生根......</h3><h3> 张帝部长的一番深入引导开启了筹备组对课程建构的新思考。</h3> <h3> 最后是李校长做引领总结,李校长提示到办学理念是怎么从启发的角度去理解的,如何阐释让文化体系内容有一致性,我们的教育本质是自然主义教育,解读文化体系时我们应注意这三个问题。启诚朗博的王总也在最后肯定团队的成果与付出。希望借这次的讨论,胡明明团队能做最后的修改并在尽快的时间拿出整套文化体系的内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