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回归生命体验-全国中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

.

<h3>  5月20日,侯佳老师、商亿媛老师与我一行三人来到了这座古称"香山"的城市-中山市,参加在中山市实验小学举办为期三天的全国中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h3><h3> 一到中山市便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美",小到路边公交站台旁的小花坛,大到屹立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大型创意雕塑。每当看到蔚蓝天空中那一团团白云,都让我们感到心情无比愉悦,接近十三个小时路程的疲惫感早已抛至脑后。这满满的"美"我们尽收眼底,也收进了心底,对于此次教研学习,我们无比期待。</h3> <h3>【尝美-5月21日】</h3> <h3>  为我们推开此次学习大门的,是甘肃省骨干教师尤伟晓老师的《飞天印象》。尤老师热情的介绍着家乡的风土人情,使学生对甘肃敦煌有更为生动的理解。以"盲画法"导入,一种全新的、未尝试过的画法,并用此方法和"美术小能手"进行对比。使学生懂得艺术没有固定的表现形式,每个人的画法与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对美术学习兴趣的持久性。<br /></h3> <h3>  浙江省湖州市美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徐军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以"湖笔"为主题的《湖笔文化探寻》。正如徐老师所说:"课堂吸引力并非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它的内在依据是课堂本身的张力,教师的热情投入无形中增加了张力的产生。"徐老师在教学中对湖笔的热爱点燃了整节课堂,在课堂的最后,徐老师揭晓了一支设计独特的"子母笔",充分体现了实用性与工艺性的相统一。让学生懂得设计物品时,不仅是材料的选择重要,体现"物以致用"与"关怀人"的思想更是重点。</h3> <h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李力加老师的讲座《单元主题核心观念提炼与教学实践分析》令我们受益匪浅,目前中国流行的"简笔画教学"将概念框死,不利于发挥儿童的天性。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创设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h3><h3> 李老师重点讲解了新推出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对于"文化理解",他更是举了一节示范课为例。要使学生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认同中国文化。了解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特性,从而理解与包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h3><h3> 李老师当场提出的一个问题"小学美术课究竟在学生的人生中留下了什么?"令人深思,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师除了要教书之外还肩负着育人的责任。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体现了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便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载体,在实现"三维目标"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路上我们还需更加努力。</h3> <h3>  在李老师的讲座中,上午的培训悄然结束。虽然只有一上午,却已让我们受益匪浅,更让我们无比期待接下来的课程。由于没有固定座位,为了能够占据更接近课堂的位置,我们三个不敢轻易离开。午饭和晚饭都草草解决后立马回到会场,累了在桌子上趴一会儿,虽然只能稍微休息一会儿,但这次培训的趣味和意义却使我们精神饱满。</h3> <h3>  宝岛台湾的陈致豪老师带来的《美感创意教材设计全攻略》讲座,主题是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国目前也将教育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创设一个宽松的、能够容忍标新立异的环境,加强教学的艺术性。评价上多用可控性鼓励,少用不可控性表扬。教师要善于"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h3> <h3>  同是来自宝岛台湾的王永志老师的《巢来巢往》课堂教学令人印象深刻,整节课堂气氛热烈、目的明确。王老师的课堂评价方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教学语言风趣幽默。不光有绘画作业,还组织学生将校园周边的废旧材料建成一个个的"巢",作为装置艺术点亮校园,充分体现了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与追求人文性的性质。</h3><h3> 教研资料上记录了王老师的一句话:"不要因为自己只识得萝卜,就把所有的种子以萝卜来种植与培养,甚至予以评价",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在发展上具有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的人。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应当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长善救失的教育。</h3> <h3>  中国版画家协会的王鹏老师带来的报告《儿童版画与作品欣赏》内容广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儿童版画是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版画的创作过程对于儿童来说,是一门图画和手工的综合课程。</h3><h3> 儿童时期臂力较弱,手腕和手指的配合还欠精确。感觉较笼统、概念较模糊,在画、刻、印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很多偶然效果,正是这些偶然的因素使得儿童版画产生一种天真稚拙、纯朴自然的童趣,这是成人版画和其它画种都难以得到的。通过版画的学习,可以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h3><h3> 儿童版画教育在世界各地早已得到各国儿童美术教育家的重视,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在中小学及幼儿园开设版画课在中小学及幼儿园开设版画课。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新标准》与儿童版画之间的交融点和生命力随处可见,在许多地方体现出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前瞻性。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学习方式,例如画、刻、印这样的操作性极强地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强调的教学要具有实践性,在《义务教育课程新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不但不会削弱,甚至会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h3><h3><br /></h3> <h3>  晚上的版画实操课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为了能清楚的聆听和感受王老师的讲授与示范,吃完晚饭后我们就立马回到会场占位置,开始版画创作。我们选择了"唐朝仕女"为主题,并组成了一个系列作品。</h3><h3> 虽然我们是第一次接触针刻版,但却已让我们深深的陷入它的魅力中,创作直至深夜还不舍得离去。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三张画,还有对于版画更深一步的了解。版画的魅力除了它独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还有印制时揭开纸面的那一瞬间。近来,少儿版画在儿童美育中大方光彩,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即使是成年人也无比期待板上的语言转换为一幅画,更何况好奇心强的孩子们呢。</h3> <h3>【悟美-5月22日】</h3> <h3>  广东省特级教师邹官民老师带来的《水彩创意-彩韵诗心》令人眼前一亮,本节课带领学生尝试使用"拓"与"印"之法,让"水"与"彩"交融,加"想"与"像"意境。引导学生感受水彩画的人文韵致和审美情趣,体验创意水彩独到的艺术语言、浪漫的写意精神、大形无边的浑厚韵味和迷离、淡雅、宁静的视觉效果,呈"彩之韵",展"诗之心"。<br /></h3><h3> 色彩是诗意的艺术,水彩画就像轻音乐,轻柔、浪漫而优雅,水与彩是艺术魔法的好搭档,为我们带来无穷的想象和创意。使学生在愉悦中享"授"精彩,创意中学"绘"幸福。</h3> <h3>  广东省中山市美术学科组中心组成员林惠华老师的《难忘师生情》课堂也令我们难忘,六月份"、"六年级"和"六年",这些与"六"有关的词语都在描述一个充满成长与离别的季节,那便是"毕业季"。林老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话题导入,以邀请学生聊聊天的方式,分享各自与老师和同学的故事,使得整节课堂情感浓烈。</h3><h3> 听这节课时的我们,恍惚间好像穿越回了那年的炎炎夏日,脑海里浮现出一张张童真稚嫩的笑脸和一个个温暖宽厚的背影。不是所有的鲜花都能代表爱,玫瑰做到了。不是所有的山峰都能象征着伟大,珠穆朗玛峰做到了。不是所有的职业都能够称为父亲母亲,站三尺讲台光荣的人民教师做到了。</h3> <h3>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美术教研员魏瑞江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人物速写-临摹》,在教学中魏老师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结束后学生们还意犹未尽。魏老师不仅让学生陶醉在课堂当中,自己也在享受着那快乐的四十分钟。一个教师最快乐的时光是在课堂上,教师能焕发学生的生命,而学生也能换发教师的生命,一个有生命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h3> <h3>  深圳市副高级教师马琳老师带来了《画说大闹天宫》,课件制作的非常精美与生动,充分发挥网络与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华丽的背景使人仿佛置身于天宫之中,绚丽的特效让人感觉孙大圣英勇打斗的身姿就在眼前。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动画片《大闹天空》的创作背景、人物造型、场景设计、人物动态和背景音乐等特点,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h3><h3> 与美术特级教师胡陆葆老师的《用水墨说话》所表达的概念不谋而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使他们认同中国文化并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是今后美术课程要多多思考的问题。</h3><h3><br /></h3> <h3>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组成员胡云老师的《大鱼小鱼》课堂生动有趣,中小学美术学科教育常常重技巧教学,轻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忽视美术学科整体知识的逻辑梳理和整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一节好课的预设,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入千篇一律的模式,而是帮助学生用想象的美术语言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形象。</h3><h3> 正如本课所呈现,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老师所传授的美术语言的符号去作画,没有被束缚和禁锢,整堂课不但营造了学生表达淳朴情感的氛围,也搭建了凸显每个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平台。"点"与"线"组合,"疏"与"密"变化,在基本形的基础上的创意,掌握了语言,土豆可以变成"鱼",也可以变成其他,我想这正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授之以渔"。</h3> <h3>  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副主任周殿宝老师的报告《儿童绘画艺术表现》为我们打开了儿童绘画世界的另一扇窗户,周老师直言儿童美术教育中老师的重要作用,"孩子是空白,关键在老师"。当老师自己没有鉴赏能力,给学生展现不出一些创意和新的理念,分不清好坏作品时,就没办法指导孩子画出好的作品,只能是给学生一个固定的模子,让大家去临摹。</h3><h3> 我们目前的教育理论知识比较强大,最缺失的是图真,就是反映儿童内心真实的东西和本身自有的意识。画得多像没有用,最主要的是通过绘画表达儿童的心智和情感,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和开阔的视野。每个孩子都有个体的差异,理解是不一样的,非要让他画成标准化的,跟老师画的或跟其他孩子画的一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在进行艺术教育时,要突出孩子的创意能力,而不是技能,给孩子一点空间,让孩子的个性有所展现,不要要求孩子按着自己画的圆圈去模仿,这是最好的教育。</h3> <h3>  时间的钟表仿佛被调快了速度,第二天的培训就这么结束了。回到宾馆后的我们,仍然意犹未尽的探讨今天学习的内容。即使大家困到上眼皮打下眼皮了,都不肯第一个结束话题。这次学习之旅令人惊喜的地方实在太多,我们的世界里好像被开启了好多扇小窗户,一时之间竟不知该从哪里看起。也是,教学的风景是丰富的,教育的路程是漫长的。我们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走好每一条小路,看懂每一扇小窗里的风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h3> <h3>【悦美-5月23日】</h3> <h3>  教育部高中美术课程培训专家沈文老师的报告《新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令我们陷入沉思,美术对于孩子来说也是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美术教育应当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基本素养,包括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所以,美术教育对于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人才来说,是很直接的方式,是每个人素质发展的必需。深圳市副高级教师王婧老师的《服装设计那点事儿》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美术教学方式与理念,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br /></h3> <h3>  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张晖老师的《五色的乐园-走进马蒂斯的艺术世界》光是在课件的制作上,便让我们挪不开目光。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的形状选择,无一不体现着马蒂斯作品的艺术特点。张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赏析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的代表作品,使学生了解艺术发生的普遍规律,找到欣赏艺术的"小窍门"。感悟艺术大师马蒂斯作品的独特魅力、内心的美好情感、激发审美情怀。引导学生将马蒂斯后期的剪纸作品与自己的作品进行对比,给予学生自信心。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每一种都有它的魅力,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包容的心。</h3> <h3>  流尽浮华,淘沙见金,三天的中山之行到这便结束了。时间过得很快,我们还期待着接下来还有什么有趣的课程,学习却已结束了。可时间又过得很慢,当我们回忆起学习过的内容,惊讶的发现竟然在三天的时间里收获如此之多。</h3><h3> 会场里云集了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大家一同去听去感受,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此次教研学习最令我们深思的,便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师"教得智慧,研得幸福",如何让孩子"学得快乐,玩的聪明"。</h3><h3>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美育就是要丰富生命的体验,促进生命成长。我们应当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解放和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由的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把学校美育始终与"美"相伴相生作为核心价值,并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不懈追求。</h3>

学生

老师

美术

版画

教学

我们

课堂

儿童

教师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