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探亲,情似海深(河南行――情谊篇)

先甜后苦 苦中有甜

<h3>豫籍战友情深意厚,常在梦中邂逅。陈年旧事永记心头,思念之情越积越厚。<br>家人问“非去不可”?“想得很”三个字就是唯一理由。<br>不打招呼,说走就走;不留遗憾,亲蜜接触;相拥之刻,老泪纵流!<br>从右往左依次――郭季民,周朝相,任学长,曹付军,薛贵重,高长宽,张开科,张和灿,孙连喜,齐子波,黄希领 ,段金凤,朱善国(遗憾的是孙庆祥没照出头像来)。</h3> <h3>战友分别几十年,我们天天在思念;今日豫北重相见,大家眉开心里甜;紧紧握住对方手,知心话儿说不完;兄弟情谊比天高,热泪浸透衣和衫。<br>从右往左 郭季民,齐子波,朱善国,张和灿,孙连喜,高长宽,薛贵重,曹付军,周朝相,张开科</h3> <h3>我和齐子波,朱善国三兄弟乘车直奔鹤壁市,得到了张和灿一家人的亲切接待。三天时间,现任地税局长的儿子开着大奔,老两口全程陪同,让我们感慨万分。和灿把日程安排的斤斤有条。什么时间游玩那里,什么时间在那吃饭,谁安排,附近有哪几位战友可见面,等等,一切的一切,安排的周密,周到,周全。不仅如此,和灿早上到我们居住宾馆报到,晚上又来告别。写到这儿,我突然想起,养花要浇水施肥,花儿才能茁壮成长。战友感情好似花儿,和灿和各位战友为我们鄂豫战友的这朵“花”,浇灌感情之水,施足感情之肥,愿我们这朵“花”🌸越来越旺盛永不凋谢。<br>在此,万分感谢和灿 玉彩 学长 连喜及家人和各战友的热情招待!!<br>从右往左 张开科 朱善国 崔德江 薛贵重 张和灿 齐子波 和灿夫人。</h3> <h3>当天晚上,张和灿设晏招待我们并约来了在鹤壁工作生活的张开科,崔德江两位战友。<br>从左到右依次 ――朱善国,张开科,崔德江,齐子波,薛贵重,张和灿</h3> <h3>战友们一致赞美和灿战友是新时期的媒人,他通过网络媒体,把没有联系的战友互相介绍,连在一起,扩大战友群的范围。<br>薛贵重,张和灿。</h3> <h3>第二天上午,游览了雲梦山――中华第一古军校,下午瞻仰了岳飞庙(另篇),晚上<br>在安阳见到了女战友李玉彩,她们是我的记忆库里通信班第一批女兵。当年英姿飒爽,如今仍风彩依旧。爬电线杆,坐悬车在钢绞线上挂电缆挂钩,野外开设指挥所被复线架设训练,这些男兵训练项目,四个女兵毫不示弱,一个更比一个强。受了委屈,哭个小鼻子,偶尔也表现一下年轻姑娘的特像。</h3> <h3>李玉彩仍然保持着当年豪放直爽的性格。</h3> <h3>第三天我们一行来到濮阳,任学长,高金环,段金凤他们在高速路口迎接老战友的到来。<br>四十多年未见面,一眼就认出来了他们,任学长潇潇洒洒的姿态,“风范十足的港商阔老板味道”――这是我见面第一句玩笑话。<br>学长是无线电台的报务主任,收发报的业务尖子电台的台拄子,因业务精炼后调到湖北省军区通信连。“你认识我吗薛参谋”?“你是金凤凰”,我开玩笑的回答了段金凤的问话。高金环还是那么沉稳。<br>在酒店门口见到了孙庆祥,当年驰骋蓝球场的风范仍保留着。<br>从右往左 任学长,高金环,薛贵重,段金凤,齐子波,张和灿</h3> <h3>从右往左 任学长,薛贵重,孙庆祥,朱善国,张和灿</h3> <h3>从上到下 段金凤,孙庆祥,高金环和薛贵重合影</h3> <h3>“踏实能干,吃苦肯干”是黄冈军分区机关干部战士对孙连喜的一致美誉,当战士时我同在通信班,急难险重的工作,交给他完成,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他很支持我的工作,说干就干,情同兄弟。退役后我们各自回到故乡,虽相距千里,心确紧紧地连在一起。军龄上我是老班长,年龄上他是老大哥。感谢战友的感情把我们紧紧地抱在一起,友谊的小船乘风飞翔。</h3> <h3>听说要到浚县孙连喜家,鹤壁的战友来了,濮阳的战友来了,滑县的战友`也来了,有的搭乘工交车,有的开着私家车,五湖四聚在一起好不热闹,老友相聚开心致切<br>从右往左 曹付军 高长宽 孙连喜 薛贵重 周朝相 朱善国</h3> <h3>孙连喜的别墅花园</h3> <h3>高长宽,曹付军,周朝相,孙连喜和薛贵重合影</h3> <h3>豫籍战友情深意切,天天要喝五粮液;喝醉我的身,陶醉我的心。<br>相见情意叙不完,迎送美酒喝不完,战友啊,请不要把热泪滴进杯中,那将是一杯“六粮液”。<br>我们年有七旬,还是很年轻。不管路有多远,仍要一起闊步向前,过好第五个二十年,心一起跳到九十九!<br><br><br>编后 时间伧促,水平有限,在编辑上有很多不周到的地方,展现的也不全面,若有错误敬请谅解。<br>下篇 《山水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