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剧《鲤鱼跃龙门》:让优秀传统故事活起来

向春春

<h3>这个六一,和小鲤鱼们一起,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h3> <h3>“鲤鱼跃龙门”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东南亚流传极广,甚至欧洲都有类似的故事。这个传说的吉祥寓意和丰富内涵,早已被人们融入到文化血脉和民族情感之中。随处可见的雕塑、饰品、文玩,乃至年画、窗花、玩具,无不体现了国人对“跃龙门”的向往和憧憬。这个传说所反映的积极、励志、奋进的态度也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标志性精神。</h3> <h3>将“鲤鱼跃龙门”这个神话传说搬上舞台,对孩子们而言,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如何理解从汉代就产生、流传至今的古老传说?如何用当下语境、现代审美去解读和演绎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特别是如何让小观众能接受、理解和喜欢,是孩子们面临的第一道难题。</h3> <h3>相传,大禹为治理黄河而凿开龙门。东海中的众多鲤鱼成群结队,沿黄河逆流而上参加竞选。经历种种磨难,金背鲤鱼以踩着前者肩膀“接力跳”的方式跃过龙门,成为神龙,守护黄河。</h3> <h3>孩子们在舞台上诠释这个故事,要怀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决不能简单的复述、还原、再现,应该要让观众看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创新表达。尊重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也是我们剧本创作的初衷。创新演绎“鲤鱼跃龙门”的故事,需要对传说本身的故事与主题有深刻的理解。孩子们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历时二个月的探索、创作与打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排练,反复揣摩角色,每个孩子的眼神中都流露着真情实感,终于为观众们呈现出了一场声、色、艺俱全的艺术大餐。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包含着无数汗水与艰辛。这跟小鲤鱼们历经千辛万苦找到龙门,并齐心协力一起跃过龙门的精神不谋而合。这二个月来,孩子们学会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很多道理,就像鲤鱼跃龙门一样,这些经历与收获,也是孩子们人生旅途上的一次阶段性飞跃。</h3> <h3>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经历与收获、团结与坚持、明辨与感恩、勇于挑战自我、甘为他人牺牲……这些优秀品质的培养,是对一个孩子最好的礼物。成长的最终目标并非只是成为一条呼风唤雨、威风凛凛的龙,而是让坚强、勇敢、自信伴随孩子的一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