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在五月

秦时明月

<p>青山不老,友情永存。</p><p>你曾记得当年,在军营,在车站,与战友分别的那情那景。一行行滚烫的热泪任凭在我们脸上流淌……,一声再见,等来的却是40个春秋后的重逢。带着40年的牵挂,带着对战友的日夜思念,和电白,花都,益阳两省三地的战友一同开启了这次难忘的圆梦之旅。</p><p>40年的岁月,带走了我们青春外溢的的脸庞,时光在我们的脸额上镌刻了深浅不同的年轮,两鬓的霜雪印证着我们别后的沧桑。但是,我们并没有因岁月的逝去,削减去当年那份真挚的战友之情。反而更像陈年的老酒,更醇、更香、更绵长。今天我们再次将拥抱,热泪,思念,问候,祝福,相聚的欢声笑语融入到我们生命的永恒。</p><p>一路走来,对邵阳,洞口,黔阳,益阳,望城战友的深情陪护,热情款待表示深深的谢意!祝福你们健康长寿,家人幸福!</p><p>让我们健步在美丽的夕阳下,再次等待相拥在下一次的相逢里。</p> <h3>圆梦第一站:邵阳会战友</h3> <h3>圆梦第二站:洞口探亲人</h3> <h3>相聚在资水上游的农家乐里</h3> <h3>看望病中的老领导,原部队小工厂创始人肖礼松技术员。感谢全家的热情款待,同时也给远道而来的战友带来了些许伤感。衷心祝福老领导能健康长寿!</h3> <h3>留影在资水</h3> <h3>圆梦第三站,赴黔阳古城。</h3><h3>一个个超越文字描述的感人场面</h3> <h3>战友情,是哨位下的两个身影,是上下铺的切切私语,是花丛中的促膝谈心,是队列行进中激情跳动的心!</h3> <h3>三连长和指导员,</h3><h3>拥抱在古稀的夕阳下</h3> <h3>珍贵的留影</h3> <h3>叙诉着别后相思、询问着分散在全国各地战友生话,工作,身体,家庭情况。情真意切,感人至深。</h3> <h3>怀化战友陪同参观小日本在中国战区受降地址:中国湖南芷江。在此以美国,苏联为主的国际联军帮助下,八年的抗日御外战争宣告结束。勿忘国耻,永记国恨家仇!</h3> <h3>历史的选择</h3><h3>芷江地理位置优越,自古是军事重镇。它是抗日前线的后方,抗日后方的前线,曾经是国民党政府的重要军事基地,是中美空军校队的大本营,拥有中国战区的第二大军用机场机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芷江最终成为抗战胜利的受降地。</h3> <h3>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h3><h3>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纪名城。</h3> <h3>日本在中国战区受降会场</h3> <h3>中外记者席</h3> <h3>日本受降签字典礼筹备处全体职员留影</h3><h3>中华民国34年8月18日</h3> <h3>中国政府政要和国际友人</h3> <h3>夜幕下的怀化</h3> <h3>侗族风情</h3> <h3>跨越沅江的风雨桥,侗族同胞留给后人的杰作。</h3> <h3>小憇在侗族亭台</h3> <h3>由黔阳战友全程陪同参观黔阳古城</h3> <h3>黔阳古城简介</h3><h3>黔阳古城位于湘西南沅水上游,是中国现存街巷格局与整体风貌最为完好的古城,可谓“山水楼城塔对河,百姓千家万年窝”。这里历史文化厚重,历代名人不胜枚举,唐代诗家天子黄昌龄一首《芙蓉楼送辛渐》名扬中外。相再思据守黔阳成为没有国王的王国,历代朝廷九次封侯赐飞神以供奉。</h3> <h3>我们也在此止步,但不是敬畏,而是休息。</h3> <h3>风景如画,碧波荡漾的沅江伴随着古城的历史向世界流淌。</h3><h3><br></h3><h3><br></h3> <h3>幽巷深深通今古,世事云云如炊烟。</h3> <h3>“毛主席是当代最伟大的天才,毛主席是世界人民心中的红太阳”,字虽已斑驳,但老人家的思想却已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h3> <h3>用花岗岩雕琢的唐代诗人黄昌龄肖像,握书凝望着朝代的变迁。</h3> <h3>昌龄香樟,经历千年风雨沧桑而枝繁叶茂。</h3> <h3>芙蓉楼里一曲古筝的旋律带你穿越千年时空,进入那种自然,古朴,幽静的另一个世界。</h3> <h3>2018年5月14日,电白,花都,黔阳,益阳战友迎着朝阳来到怀化车站.。</h3> <h3>准备驱车前往益阳出发。感谢怀化战友两天来的盛情款待和全程游览陪护。</h3> <h3>圆梦第四站:情系洞庭</h3> <h3>漫步在洞庭湖边</h3> <h3>看望倍受尊敬的原三连长,见到战友们却忘记了自己有病在身,格外高兴。感谢老连长一家的热情接待,并祝老首长早日康复,健康长寿!</h3> <h3>在战友们深情的拥抱下,三连指导员和妻子两度乘车近四十公里参加战友的聚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意的讲话。</h3> <h3>忘不了的礼节</h3> <h3>市城建局曹国凡局长请假陪同战友游览益阳著名景点鱼形山水库,并准备亲自驾车欢送花都,电白战友到长沙望城与之集体告别。</h3><div><br></div> <h3>陪电白,花都战友游益阳赫山区智慧第一村。</h3> <h3>在久违的日子,我们曾多少次打听彼此下落,只为送上一句战友最诚挚的问候,别后的岁月,我们天各一方,但割不断彼此的牵挂和关怀。</h3> <h3>一路陪同父辈们,从广东花都驱车碾转湖南五地的帅小伙。</h3> <h3>圆梦第五站,送君千里。</h3><h3>益阳,黔阳战友集体欢送花都,电白战友去长沙望城告别。相处时难别亦难,这里只是见证我们战友之情的一个驿站,人常在,情永存,企盼广东战友再次来湖南团聚。湖南战友欢迎您!</h3><h3>祝花都、电白战友归途平安顺利!</h3> <h3>向雷锋同志学习!伟人的号召 ,激励着几代人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为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h3> <h3>益阳一连老兵和望城一连战友留影在莫林风尚全国连锁酒店。</h3> <h3>  留影在时代楷模的故乡</h3><h3>花都战友协会曾均桥会长夫妇</h3> <h3>电白战友和望城战友协会会长合影留念。</h3> <h3>珍藏的是友谊,是那段青葱般的岁月。《黔阳战友保存的珍贵照片》</h3> <h3>由于篇幅太小,拍摄的四百幅照片经三次筛选才完成样稿。有两地的集体合影被不慎删除,给本美篇留下了些许遗憾。特请战友们谅解为谢!</h3><h3>本篇作者兼摄影熊新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