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乌苏——流淌在心中的那条河

爱晚亭

<h3>  萨拉乌苏大峡谷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和鄂托克前旗交界处,一边连着毛乌素沙漠,一边连着陕北的黄土高坡,时宽时窄的大峡全程将近100公里, 峡谷的底部即是蜿蜒柔美的无定河水。</h3> <h3><br /></h3><h3> 这是一个尚未开发,很少有人涉足的自然景观所在地,目前已吸引了不少像我们一样的探险爱好者。</h3> <h3>  峡谷内曲径通幽,苑如仙境;8大沟湾湾回水转,草木葳蕤,峡谷步移景换堪称世外桃源,是个天然寻古探幽、休憩度假的好地方。</h3> <h3>  无定河起源于陕西白于山北麓,在黑老婆湾上游定边靖边段称为"红柳河",在毛乌素沙漠中绕了一个弯流经鄂尔多斯的巴图湾河段称为萨拉乌苏,蒙古语意为"黄水",巴图湾后又折入陕西就叫无定河。</h3> <h3><br /></h3><h3> &nbsp;无定河历史上从西汉匈奴时期到大唐突厥、六胡等战争,再到宋夏战争都是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争夺焦点和分界线。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文形态与逐水而耕农耕文明争夺战,致使无定河无疆而定,古称&quot;无定河&quot;,蜿蜒的河道随着地形缓慢向前延伸,盘曲之间便生成了更多的景致,孕育了更多的生命。</h3> <h3>  唐代陈陶《陇西行》中"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的诗句,使无定河名满天下。站在河边的土梁上放眼望去,萨拉乌苏河蜿蜒曲折,河湾迴转处,林草丰茂,田园如画。</h3> <h3>  看着拔地而起的土崖和坍塌的窑洞,吟诵起这首古诗,眼前仿佛是古战场上的金戈铁马,四处狼烟,而驻足在此处的我们仿佛就是前世里春闺相思之人。</h3><h3><br /></h3> <h3>  下到沟底,鸟语花香,鹤飞鱼跃。春风吹过,从远古走来的萨拉乌苏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h3> <h3>  初夏时节芳菲尽,萨拉乌苏柳成林,整个峡谷静谧安详,河水清浅缓缓流过,河底水草飘摇。</h3> <h3>  1922 年,法国天主教神父、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首次在这里发现 3 件人类肢骨化石,翌年,他又与古生物学家德日进组成考察队,在这里进行了深入考察,发现了包括 45 个种类的脊椎动物化石和一批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后来,德日进先生在研究这些古化石时,意外发现了一颗人的上门齿化石,经北京协和医院解剖科主任步达生先生研究,取名 " 河套牙齿 " 。</h3> <h3>  本世纪四十年代,我国考古家裴文中先生在他的著作中首次使用了 " 河套人 " 和 " 河套文化 " (即萨拉乌苏文化)两个中文名词,从此,大沟湾 " 一鸣惊人 " 。此后的三十年间,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学家汪宇平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两位考古学家裴文中、贾兰坡等先后多次来到这里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古研究,共发现 " 河套人 " 化石 10 多件、旧石器 100 多件。 " 河套人 " 及遗址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所处地理位置重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科研价值。</h3> <h3><br /></h3><h3> &nbsp; 萨拉乌苏河边是成排的枝叶鲜绿的砍头柳也叫子母柳,就像老朋友一样,一路陪伴,默默无语。</h3><h3><br /></h3> <h3>  子母柳原先只在萨拉乌苏河沟里生长,枝杈用来做椽子,直径超过3寸就可以砍下来,从剩下的主树干新长出来的枝杈要年年修,过几年变粗了再次砍下来用,循环往复持续多年,久而久之树干愈来愈粗,砍下来的枝杈也愈来愈多,这种柳树就叫做子母柳,现在乌审境内遍布这种子母柳。</h3> <h3><br /></h3><h3> 初夏时节,峡谷内翠绿的枝叶在黄沙中显得极富生命力,也格外清新养眼。</h3> <h3>  大沟湾因无定河的曲折前行形成了深厚壮观的北方沟川地貌和水回田绕的南方水乡风光,两者的天然结合,绘就了一幅独特而神奇的自然风情画。</h3> <h3>  滴哨沟湾是处于萨拉乌苏河谷南端的一个沟湾,这里发掘出不少文化遗物,其中包括著名的披毛犀化石。</h3> <h3>  相传一条古商道曾从此经过,河水大时,往来靖边、榆林、盐池的商队常被挡住去路,于是人们开凿了一个地下过水通道,水下泄时发出哨音,沟湾因此得名。</h3> <h3>  如今,这条地下通道成了萨拉乌苏的重要景观之一,水流小时游人可以从通道内穿过,人称"水帘洞"。</h3> <h3>  地上出现一个大窟窿,一缕瀑布、倾泻而下,状若珠帘,煞是壮观,瀑布落差虽不太大,由于跌落洞中,声音却震耳欲聋,</h3> <h3>  这里是七万年前的古人类河套人居住地,如今,仍有人类在此居住放牧。</h3> <h3>你这样看着我是因为我这个不速之客扰了你的清净吗?😊</h3> <h3>  初夏时节,峡谷内绿意正浓,牛儿在安静的低头吃草。</h3> <h3>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去了</h3> <h3>  回归自然,置身于桃园仙境,那种古朴宁静让人流连忘返。</h3> <h3>  &nbsp; 晶莹明镜般的水面,光影若隐若现,如怀抱琵琶掩面的少女,在蓝天之下黄土之边与山光水色相携相依。</h3> <h3>  习惯了喧嚣繁忙的都市奔波,久违了天的蓝,水的绿,草地的青,给浮躁虚幻的心灵放个假,呼唤大自然的清新气息,追随丝带般的碧水绿树,一行15人陶醉在田园旖旎风光中。</h3> <h3>  穿行在沟底,古窑森森,土崖悠悠,荒沙漫漫,古木巍巍,一派原始气息。</h3> <h3>  这里的一沙一木,一花一草,一鸟一虫都是有灵性的,更像是生命的汇聚,杨树婷立,柳树婆娑,鱼儿嬉水,芦苇摇曳,蛙叫蝉鸣,牛羊觅食,野鸟飞翔……</h3> <h3>  强烈建议放大看这张图,这是我一早爬到西边沙丘最高处,用手机全景模式270度拍摄的画面,能看到包括我们宿营地在内的五个沟湾。</h3> <h3>袅娜衣带水,娉婷暗香盈,流溢影自倩,缒绻展容颜。</h3> <h3>  河岸边点缀的子母柳虽然没有垂柳的婀娜多姿,却不乏少女的清秀纯美,少妇的圆润端庄。</h3> <h3>  湖面似蓝宝石,青草绿树又似碧玉镶嵌在黄沙厚土之中。</h3> <h3>  贴近山、扑近水,如此完美的惊宏一瞥,精灵般的蓝颜深深沉醉,处子般绿意喷薄而出……</h3> <h3>  &nbsp;远远的西天边,晚霞朦胧的身影穿过细碎的枝叶在暮霭下更觉静谧。</h3> <h3>  终于只剩最后一丝稍纵即逝的光亮,邵家湾便投进了暗夜的怀抱,水鸟、蛙蝉成了夜里的歌者,与河湾的风、天上的星相对无眠。</h3> <h3>  舍不得在这样的河湾夜色中悄然睡去,让思绪信马由缰……让灵魂穿越时空……</h3> <h3>也许只有情人的呢喃才配的上这样的月这样的夜……</h3> <h3>  萨拉乌苏______流淌在我心中的那条河,希望就此和你守望,希望时间就此定格,无聒噪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可以侃大山、阅古今,或酣睡或小憩,或三五畅饮,或一人独酌,可以光着脚丫在水里戏耍,可以衣衫不整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可以躲在草丛里偷窥水鸟野鸭,也可以发呆吹风,听歌观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