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父 亲</h3><h3><br></h3><h3> 看着日渐年迈的父亲,满头白发,步履艰难,自己两个女儿也已长大。而立之年的我,却有些迷茫,陷入沉思,人的一生竞如此匆匆。</h3> <h3> 曾记得,儿时的我,也曾朝气蓬勃力求上进,初中求学的一慕,让我终生难忘,愧对父亲。每每此时,都会心酸流泪——</h3><div> 88年正月开学,读初中二年级下,天突降大雪。道路受阻,仅有邻县的一辆客车,暂时停运。而我家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距县城百余里。那个年代,又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开学在即,我哭了。幼年的我十分伤心,喜欢读书。母亲百般劝哄,父亲爱抚地摸了摸我的头:“男子汉,哭什么?有爸爸在,背我也把你背到学校。快吃饭,路远,爸爸送你。”说完笑了——可我却并不觉得灿烂。</div><div> 一路上,行人稀少。父亲用仅有的一辆脚踏车(那时叫自行车,算是很先进的东西了),载着我前行。与我说说笑笑,告诉我知识的重要,人生的不易,兴起时,还会唱几句“秦腔”。天虽然很冷,父亲却满头大汗,就这样一直载着我。由于路滑,不知摔了多少次。因此,也不敢骑行了!一直推行并载着我去县城。百余里路,跌跌撞撞,硬是不让我走一步。从早晨直走到下午,才到学校报了名。班主任紧握着父亲的手,满眼尽是敬佩之情。</div><div> 世界一片洁白,银装素裹。父亲用浓浓的爱,伴我前行。回想起来,是多么幸福的一段路——那年我十三岁。</div> <h3> 如今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两个女儿,父亲却苍老了许多。多年来,父亲不断的付出,我又给予他什么呢?父亲毫不介意:“只要你们幸福,我就高兴。看两个孙女学习多好,你小子以后比我享福。现在社会多好!”我低下了头。</h3><h3> 还是那次送我——终于盼到放暑假,我迫不急待的下了车,剩下的二十里路,徒步回赶。熟悉的农家小院:父亲正在院子锯柴(做饭用来烧的)。“爸!妈!我回家了。”母亲应声而出,父亲扔下锯子,一把抱住了我。搂得很紧,隐隐作痛,我却不明其因。</h3><h3> 后来,母亲告诉我:那次送我回来,由于天色不早,父亲着急回家,路上太快,摔了一跤,正巧被路旁的乱石,碰破了头,划了一道血口子。倔犟的他,用手帕捂着,硬是赶回了家。那时,已是户户掌灯了。父亲告诉母亲,离开时看到幼小的我,靠在校门口哭,他不敢回头,竞直走了。“孩子太小了,孩子太小了”反复地说着,泪水顺颊而下。头上的伤,生活的苦,父亲都不怕。看到孤身在外求学的我,他不忍回头。心痛了,流泪了。</h3> <h3> 如今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父亲却苍老了许多。他已筋疲力尽,却依然付出,给予我满满的爱!父亲与我同行,我才无所畏惧,学会坚强。父亲与我同行,我才感恩生活,学会做人!</h3><h3> 父亲,您的付出,我无以为报。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h3><h3> 和生君</h3><h3><br></h3><h3> (八几年,社会落后,生活贫穷。这是我在一中读初二的真实故事,不敢遗忘。感恩父母,互勉共进,好好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