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母亲一路走好

崔韶全

<div>  春末夏初,朔风凄雨。2018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一)凌晨4时20分,我们敬爱的母亲寿终正寝,无疾而终,享年102岁,走完了她坎坷、多难、圆满的百年人生路。母亲的去世,是我们这个五世同堂大家庭的重大损失,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思念…<br></div><div> 母亲王改区,1917年农历七月初八出生在花石崖镇前申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外爷外婆共生养了14个孩子,仅存活5个,母亲是老大。母亲四五岁时开始缠足,十岁左右就开始做全家针线活。十二三岁,母亲就成了家里的壮劳力,农活、家务活样样精通。<br></div><div> 父亲20岁时从邻村过继到崔家沟村给爷爷奶奶做养子。母亲16岁嫁到崔家。爷爷由于连遭重大不幸打击,情绪波动大,脾气暴戾,加之传统轻视女子,对儿媳要求极其严苛,有时不近人情。母亲逆来顺受,不改孝心。父母长年给爷爷、奶奶开小灶,每顿饭都是做两样,家里有点儿好吃的全留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爱喝黄酒,每年秋收后母亲就开始碾米做准备。一年做两次,冬至前做一次,春分前再做一次。遇到饥荒年,或借或买也要做,如此几十年,直至爷爷、奶奶去世。<br></div><div> 母亲从17岁到39岁的22年间,连续怀孕、哺乳,没有时间休养生息恢复身体。母亲第一胎怀孕六个多月时遭受国民党兵的禁闭拷打,流产了,胎盘不能自然脱落,用土办法剥离,大出血,昏睡几天几夜,差点丢了性命。母亲生养九个,流产两个,没有坐过一个囫囵月子,常是头天生下孩子,第二三天就要下炕自己料理生活,否则连水都喝不上。<br></div><div> 一个个小生命的到来,给母亲增添了巨大的压力,也焕发了无穷的动力,母亲进入到忘我状态。合作化前,家里连分带租,种近一百五十亩地。母亲是父亲种地的得力帮手,春种,夏忙,秋收,样样能干,手不停,身不闲,顶得上一个男子汉、壮劳力。<br></div><div> 母亲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挑灯夜战。全家十几口人,加上外爷家的日常穿戴,舅舅姨姨结婚用衣,全是手工缝制,冬换棉夏换单,光是衣服鞋袜一个人常年做都忙不过来。母亲一年四季的夜里总有针线活,不是织布就是缝衣、做鞋,煤油灯下,一夜一夜地熬。哥哥、姐姐们几觉醒来,母亲还在小油灯下干活,幼稚的孩子们还以为母亲从来不瞌睡,不知道他们白天能光鲜亮丽地走在人前,都是母亲煤油灯下一夜一夜烟熏火燎换来的。<br></div><div> 母亲养育了六男三女。前五个儿子出生和幼年时兵荒马乱,岁无宁日。在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年月,父母不忘供儿念书识字。每到冬季农闲,就把先生请到家,让儿子们念冬书。稍大一点就送到陈家坪、花石崖、贺家川以及县城上学。随着家里人口逐渐增多,吃饭、穿衣、上学开销越来越大,光靠种地无法维持。父母又利用农闲时间蒸酒漏粉、养猪养羊,长年累月起五更、睡半夜劳作。父母靠智慧、靠勤劳、靠省吃俭用,解决了一家人的生存问题,也为几个儿子上学提供了物质支撑。最终,母亲所生6个儿子5个参加了工作。只有四哥因父亲患病去世,被迫中断学业,回家劳动。<br></div><div> 母亲47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身处困境,只手擎天,带领3个成年儿子,拉扯6个未成就的子女长大成人。男婚女嫁是农村人的头等大事。前三个哥哥结婚,爷爷、奶奶、父亲都还在,问题也罢、困难也罢,有人撑着。1965年,四哥结婚时,爷爷、奶奶、父亲都已去世。为给父亲治病,家里已负债累累,几个成家的哥哥每家都分摊了不少的债务。亲戚邻里劝母亲,给四儿结婚缓上几年再说,母亲坚持不改主意。母亲说,老子没了,四儿为全家当了农民,做了牺牲,再不能亏待他。再说,等几年五儿也该成家了,一个困难变成两个困难,更是难上加难,必须在年内办。计划是软的,但银钱是硬的。为了筹措四哥的结婚彩礼和花销,母亲到处求人借债,把能求的人都求遍了。那时世道普遍贫穷,一家一户十元、八元解决不了大问题。母亲无奈给当时只有10岁的三姐定了娃娃亲。<br></div><div> 1978年农历七月十九,大哥由花石崖公社到瑶镇公社履职途中,坐拖拉机遭遇车祸不幸遇难。悲痛欲绝的母亲将悲伤压在心底,指挥哥哥姐姐们料理了大哥的后事。父亲去世后,大哥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母亲的精神支柱。大哥不在了,母亲挣扎着爬出灾难的深渊,一个月后依就挪动三寸小脚,匍匐在乡间贫瘠的土地上继续劳作。<br></div><div> 2003年3月,二哥不幸因病突然去世。母亲虽已86岁高龄,但一点都不糊涂。家人害怕母亲承受不了二哥去世的打击,说二哥去西安看病了。此后,只要二哥家的孩子来看她,只要有家人说去过西安,她必定会问到二哥。每每这个时候,家人都忍不住转过身去抹眼泪。母亲心里早清楚了,再不刨根问底,也不捅破这层窗户纸。2007年7月,三哥病危从医院回到家去世,母亲坚持要最后看一看。她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立在棺材前,仔仔细细端详了一遍自己的儿子,用长满老年斑的手,浑身上下抚摸了一遍,凄凄楚楚地说:“我知道你从小有病,就怕你埋不了我,你还是不埋我就走了。孩儿,你受了一辈子罪,走了也好。”在场的儿孙听了无不下泪。2011年6月,五哥病逝。五哥是我们家的栋梁,母亲心目中的英雄。现在五哥也撒手人寰,母亲凄声苦语:“五子,我为什么不能替你死?”母亲的天问是何等的哀伤!<br></div><div> 母亲五十多岁时背上长了一个疮,村里的土医生拿一把杀猪刀剜掉疮,撒了一点磺胺粉,棉花纱布一盖,就算把手术做了。不过三天,母亲继续上山劳动。还有一次,母亲的胳膊被狗咬了一口,剪了一把狗毛敷在伤处,揉揉了事,该干啥干啥。<br></div><div> 母亲中年丧夫,一再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恸。但母亲没有倒下,有泪不轻弹,有苦不常言。母亲不是麻木,不是糊涂,是历尽沧桑苦难后的从容、镇定。母亲超凡脱俗的定力与境界,让我们,让世人十分崇敬!<br></div><div> 与人为善,和睦邻里,是母亲的处世准则。她常说,有千年的邻家,没有千年的父母。前村后院,邻里邻家,谁家有困难,找上门来她都帮助;谁家生孩子,她是有经验的接生婆;谁家娶儿嫁女,她是裁剪衣服、鞋样的巧手;谁家和谁家有矛盾,她是处理问题的能手。母亲为人,周打方圆有口皆碑;母亲做事,世里山头众人夸赞!<br></div><div> 母亲一生辛劳,身体遭受严重损害。四十多岁时牙齿就掉光了,吃啥都是囫囵吞咽,致使常年肠胃疼痛。母亲年轻时煤油灯下干活,光线差,加上烟熏,眼睛有了病,没时间也没钱治。拖延到有时间也有钱了,病也没法治了,百岁之际双目失明。母亲坐月子干活落下病根,一遇节气变化浑身疼痛难忍。耳鼓膜反复发炎,演变成顽固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多年,直至近年失聪。<br></div><div> 母亲的一生波澜壮阔,是人世一段美丽的传奇。母亲的后人枝繁叶茂,已达122口之众,她是这一大家的生命之源;母亲一生吃尽了人间苦,受尽了人间罪,中年以后只手擎天,能担能当,至刚至强,世所罕见;母亲孝敬公婆、鞠育子孙,滋养、福佑上下六代,功劳第一;母亲心胸宽广,看得开,放得下,时运来时气不浮,时运去时气不馁,从容镇定,堪为楷模;母亲与人为善,只掏好心,古道热肠,心好命长。<br></div><div> 母亲常教导我们:“人的名头,树的阴凉。”“但掏好心,不坏前程。”“吃亏吃不死人。”“钱有白黑,不该拿的不要拿,是你的永远是你的,不是你的不能乱拿。”“明里出去,暗里回来,做好人做好事自然会有好报。”<br></div><div> 今天,母亲走了,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永垂不朽的精神财富,竖起了一座气壮山河的人生丰碑,是后代子孙永远的榜样和楷模!<br></div><div> 从今以往,但见杜鹃号古木,不闻慈母唤儿声。百年风雨人生路德圆功满,一世儿孙不了情山高水长。慈祥的母亲,永别了,愿您一路走好。我们永远热爱您,怀念您!</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