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民国是一个开放、动荡和矛盾的时代。一方面中、西方文化、思想相互碰撞和交织,产生了新的思想和文化,西方的科学、艺术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从而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由于动荡的政治局面,政府对思想、文化的控制力弱,文人、知识分子的思想空间大,客观地促进了学术自由、文化发展、大师辈出。</h3> <h3> 言归正传,民国瓷器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下,也是人才济济,艺术水平提升一时无二。民国瓷器中定烧瓷器是指由个人或者是机构专门定制烧造的瓷器,通常这些人或者机构都是一些豪商巨贾,社会名流或者是官宦之家。而这些瓷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类瓷器并非是为了作为盈利为目的而制作的,换言之就是这些瓷器并非是作为商品而烧造的。这就跟普通民窑有着巨大的区别,普通的民窑器物首先是作为流通商品和实用器而制作的,就免不了的会考虑到制作成本和利润,跟定烧器比起来艺术价值、收藏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就相去甚远。</h3> <h3> 图中这件粉彩山水海棠型贡盆为晚清民国器物,瓷器保存殊为不易,100多年的漫长时光终于在这件瓷器留下了印记。一个角的缺失的确给整件器物留下了遗憾,但是依旧不影响它的美,它被主人们珍藏到了今天。虽然器物有残,但它清晰的记录了一个学生定制一件贡盆赠送给恩师的拳拳之心,就是使得这器物具备了不一般的史料价值。首先,瓷盘制作精良,胎淘洗纯净和米汤釉典型开门,并非市场常见的晚清民国民窑那般粗陋,缩釉点以及窑粘密布。其次,该贡盆釉色清白,釉水滋润,山水画工线条繁复却毫不呆板,构图层次分明,施彩雅致含蓄,不闹不喧格调不凡,可想见当初绘制该器的工匠艺术、文化水平必定不低。危崖、磊石、绿树、渔夫画面丰满,谐意高风、磐石授人以渔之恩重如山岳,时代风格尽显。再次,贡盆画面题字书法老到沉稳,字义也印证了图案内容:"生长仁湖.惠政桥.心垒夫子大人.惠存 受业张日华.敬赠",这就是一个典型学生发迹后回归乡里,有心报恩特意定制瓷盆赠送给授业恩师作为礼物的故事。据考证赠送贡盆的学生张日华或者心垒夫子,估计就生长在奉化城区仁湖、惠政桥附近,这也证明了此贡盆为宁波奉化本地流传出来器物。最后,这种贡盆本也是过去大户人家使用的,贡盆是属于厅堂器,主要用于中堂画像或者造像前的陈设,而不会用于厨房食肆作为食用器使用。使用瓷器材质,是因为瓷器比漆器、木器、竹器、锡器等更沉更贵也更精致。由此小小器物承载着传统中国人祭祀的仪式感,如此美器就算是放到今天,那也不是普通人家能用的,就算能买的起,但是若非是底蕴深厚的高门,普通人家一般都用竹木锡等其他材质贡盆代替。可以想象一下在庄重的客厅中,肃穆的气氛下,贡盆上盛放着精致的瓜果点心安放在条案上,主人带领家族小辈向前辈画像叩首敬香的场景……</h3> <h3> 第二件民国胭脂红山水粉彩瓷盆,也是定烧瓷器,只不过是由百姓定烧而已。雍正皇帝的朗吟阁款瓷器,慈禧太后的大雅斋款,天地一家春款等瓷器都是定烧器。除了皇家定烧器,民间的名流高士,达官显贵等的定烧器也是历代瓷器的珍品,如文徵明的停云馆款,陆包山为周天球贺寿定制的瓷器,甚至各大寺庙道观都有定烧的瓷器也包括祭祀器。</h3> <h3> 这两件胭脂红山水粉彩瓷盆,画面以艳红为主勾画山岭,胭脂红色秀润磊落,画面次第有序,留白表现天水一色,使画面彩料浓淡自如,层次有度。既有传统山水墨彩的效果,又具有画意生动的意味,两幅画面高洁旷达、晶莹剔透、意境深远。简简单单大小两个瓷盆,画面内容居然表现出不一致,颇有芥子园山水画谱的古风,足见画师的用心。墨色提款表明了此盆来历:"如乐仁兄.雅玩.弟周德生.敬赠",明确了当事人定烧了瓷器作为赠送礼品,其艺术水平是一般商品瓷器无法比拟的。</h3> <h3> 定制瓷器历朝历代从不间断,历代的达官显贵,社会名流没有人愿意落入俗套,都愿意与众不同,大的从府邸豪宅到骑马坐轿,小的从锅碗瓢盆到印盒拜匣,无处不想显示自己的品味和身份。所以打上自己印记的定烧器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定烧器虽然时代不同,用途工艺不同,但是无一例外都能称得上是一时之选,有的甚至是堪比官窑的瓷器精品。这些瓷器不论是艺术性,历史性,收藏性还是经济价值方面有些都不亚于官窑器的收藏。如果能将历代达官显贵,高士名流等的定烧器收藏在手并使之形成系列,无疑是一个成熟有成的收藏者的方向,况且相对于门槛极高的官窑器来说,定烧器相对低的价格无疑是收藏者的上佳之选。</h3> <h3> 第三件民国青绿山水粉彩瓷盆,属于主人自置,也是定烧瓷器的一种。山水画作品以危崖为主景,有远山近渔作为衬托,不难看出,画师追求一种平淡天真、萧散闲逸的艺术境界,这正体现了中国山水画中关于主客体的统统一、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h3> <h3> 从此青绿山水瓷盆山水画创作中,也大致可窥传统水墨山水画和陶瓷山水画的关系。中国山水画历来重视"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迁想妙得",着重追求意境美,讲究笔墨的韵味和表现力,遵循"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创作原则,此件瓷盆无论是从构图表现手法还是从艺术性来看,都与中国画"扼其要,传其神"的精神有着很多共通之处。</h3> <h3>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定烧瓷器。第一,由于是私人定烧,所以定烧器产量极少,通常只烧一批或者是几批,不会如同普通商品那样大批量不间断的生产,所以存世量极少,有些只是小批量烧一批的瓷器甚至成了孤品。第二,由于是私人定烧,非是投向市场,所以这些瓷器通常都带有定烧者自己的主观意愿和审美情趣在里面,而且不管是质量还是艺术性都大大的高于普通瓷器。第三,很多定烧器的定制者都是非富即贵,甚至是历史名人,就使这类瓷器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而往往这类瓷器都是市场的宠儿,藏家手里的珍宝。</h3> <h3> 古为今用,大小两只定烧瓷盆用来做壶承和杯托正合适。凉台静室,明窗曲几,品茶赏器,追思慕古,饮于夏也,不亦乐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