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学校那些事</h3><div><br></div><div>金泽明</div><div><br></div><div>我是一个教书匠,学生时代喜欢交友。我参加工作以后,在交朋接友方面,十分慎重。交友不慎,徒生烦恼。我除了必要的工作应酬和与同事交往以外,很少与陌生人交朋友。真正与我无话不说的朋友,基本上都是读高中和大学时结交的几个老朋友,我们重庆人把这种朋友称为"兄弟伙"。</div><div>我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四十岁以前,我曾先后在三所学校担任高中政治教师,也担任过中干。树挪死,人挪活。四十岁那年,我参加一个主城区教委组织的公招考试,如愿以偿被录取到了一所条件较好的市级重点中学。</div><div>到了新学校以后,一切都得重新开始。我所在的新学校,有能力有水平的老师很多。我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在新学校里,我担任班主任,担任一个文科重点班和一个文科平行班的政治课,我勤奋努力地工作,所教文科重点班和所担任班主任的文科平行班在高考中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送走了毕业班以后,学校领导看见我高考教学经验丰富,便安排我去高二年级担任一个文科重点班,一个足球班的政治课。中途接手学习成绩处于两端的这样两个班级,每天都要进行角色转换。走进重点班教学时,我要讲授很多高难度的知识和技能,而走进足球班时,我必须马上调整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为主,讲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那一年,转战在文科重点班与足球班之间,可谓妙趣横生,也让我实实在在地践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说句心里话,如果不走心,一个能把重点班教好的老师是很难把足球班教好的。足球班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性格活泼、重情重义,情商很高,但学习成绩很差,对学习没有兴趣。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必须让他们对政治学科产生兴趣。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记得我给他们上第一堂政治课时,我从世界杯足球赛讲到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学生们被我的故事教学法深深吸引。此后,他们天天盼我来上政治课。每次政治课开始的五分钟,我都会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新闻综述,然后,我就带领学生一起用教材上的知识来分析新闻事件,并教学生写新闻通讯稿。足球班的学生们与我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我刚接手教足球班那年的秋天,足球班的学生去成都参加足球比赛时,分管体艺工作的孟主任应学生要求,派遣我作为随队记者前往观战,并进行现场直播报道,将比赛情况实时推送到学校微信公众平台上。记得重庆七中在与成都力武中学比赛时,重庆七中队员陈宏振在场上与列武中学的球员发生了冲突,我和汪滔教练赶忙跑到球场上去把陈宏振拉开了。我对陈宏振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重庆球员要大气,要给成都人留一个好印象。陈宏振后来被中国农业大学录取了。陈宏振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了一支职业足球队,成为了一名职业球员。</div><div>后来,孟主任经常请我为学校的足球比赛写通讯稿,再后来,分管体艺工作的林副校长就安排我专门为学校的体育活动写新闻稿。写作是我的业余爱好,也是一种小确幸。我非常乐意地接受了林副校长给我安排的任务。后来,我的党组织关系从年级支部转入了行政支部。进入行政支部以后,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也遇见了一些有趣的人,其中一个人叫杨秘雪,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iv><div>杨秘雪是行政支部的宣传委员,也是行政支部微信群的群主。我刚加入行政支部微信群不久,就在行政支部微信群里看到了杨秘雪在群里给我发的一张"奖状",那张"奖状"是他制作的"重庆七中第一笔"的奖状,他当时以这种方式在行政支部微信群里公开调侃我,把我弄得十分尴尬。这无疑是在给我拉仇恨,把我推向风口浪尖遭人排挤和打压。我一个半路出家的非汉语言文学科班毕业的政治老师,仅仅是一个写作爱好者而已。他这样做,让我在众多语文老师面前情何以堪。我在群里向他告饶,他说,他不是调侃我,他是真心话。我权当他是善意的激励我吧!不过,他的激励让我更加努力地写作。我在享受写作的快乐时,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数量急剧增加。其实,人到中年的我,早已淡泊名利,我写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表,我也并不在乎是否能在报刊杂志发表,发表只是对我写作水平有所提高的一种检验方式。</div><div>在加入行政支部以前,我与杨秘雪没有任何交往。自从加入行政支部以后,我才开始与他有所接触。后来得知他早在1993年就取得了律师资格证,还担任了几家企业的法律顾问。我有不少同学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有的是法官,有的是律师。他们与杨秘雪不同,他们均是科班出身,而杨秘雪并非政法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杨秘雪属于自学成才,他能取得如此成就,不能不让我由衷的钦佩。</div><div>后来,我和杨秘雪成了好朋友,我们在微信上偶尔会聊天,聊诗歌,聊中国传统文化等。在聊天过程中,我发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让我对他再次刮目相看。杨秘雪只是一个在学校发放教材和课本资料的普通职员。他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还经常写诗自娱自乐,他有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精通人情世故。作为一名律师,他还可以凭借劳动,利用业余时间挣不少的钱来提高家人的生活消费水平。从杨秘雪身上,我看到了小人物也有大舞台。</div><div>我和不少老师一样,以为自己多年担任高中毕业班教学,就很有本事,其实,会教书仅仅是人生长河里一朵小小的浪花。三尺讲台之外,还有辽阔的世界。在杨秘雪面前,我才拨开皮袍,看见了自己的"小"。教书二十多年了,在生活中,我才真正懂得了"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好的学习。"</div><div><br></div><div>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北街94号重庆七中</div><div>邮编:400030</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