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十二经络运行时间表

大盏柜建盏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人体正常活动有一定的规律,也就是所谓的生理时钟。而人体有12条经络,依顺序为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经,气血会依时间游走各经络,这些经络如果出问题会导致气血循环不顺畅,引发身体各病症。</span><br /></h3><h3>各时段经络功能</h3><h3>1、子时23~1点,胆经</h3><h3>身体进入休养及修复的开始,这时要上床睡觉,胆方能完成代谢利于骨髓造血。胆的生理功能是分泌胆汁,帮助食物消化代谢,胆经的盛衰对于事情的判断能力、临场的应变,有重大影响。如果胆经出问题,就容易出现头晕目眩、耳鸣不聪、皮肤粗糙、胸胁疼痛、失眠多梦、胆怯易惊、忧愁易思、神智痴呆等症状或黄疸性肝炎、胆石症、胆囊炎、神经官能症等。</h3><h3>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容易生成结晶、结石。</h3><h3>子时养生之道:临床证明,这个时候心脏功能最弱,心脏病患者大多数在夜间发病和死亡。家里如果有心脏病人,要加强观察备好救心丸。</h3><h3>2、丑时1~3点,肝经</h3><h3>肝脏能贮藏、分配和调节全身的血液、及疏导全身功能活动,使气血调和,另外和眼睛关系紧密。如果肝经出问题就会有两肋胀痛、胸闷不舒、胃口不佳、口苦想吐、腹胀腹痛、黑斑、眼袋、黑眼圈、头晕目眩等症状甚至因肝气郁结导致的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胆囊炎等。</h3><h3>丑时养生之道:必须进入熟睡状态,让肝脏得到最充足的能量。</h3><h3>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燥,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虚火旺盛的人,在这个时候睡着,还能降虚火。</h3><h3>3、寅时3~5点,肺经</h3><h3>呼吸运作最佳时间,而4时脉搏最弱。气血由阴转阳的关键时辰,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应注意肺经的保养及空气温度的调节。如果有问题就会出现发热怕寒、鼻塞流涕、头痛、气喘胸闷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h3><h3>寅时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在这个时候,如果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h3><h3>4、卯时5~7点,大肠经</h3><h3>如果能于此时正常排便对身体是有帮助的。大肠运送排泄废物,如果饮食失调、误食不净食物,或其它脏腑失调,都会引起大肠疾病,如果大肠经问题,就易出现口干舌燥、腹胀腹痛、便便稀烂,肛门灼热、便脓血等症状,或肠胃炎、盲肠炎、肠功能紊乱、习惯性便秘、肠肿瘤等。</h3><h3>卯时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h3> <h3>5、辰时7~9点,胃经</h3><h3>此时胃最活跃,一定要吃早餐,此时吃进的食物最易被消化吸收、代谢利用,提供一天所需热量。</h3><h3>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物,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h3><h3>胃是消化食物,转化全身营养的枢纽,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或者是病毒入侵,都会伤害到肠胃而出现胀满疼痛、呕吐反胃、口臭等症状,导致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消化不良等。</h3><h3>辰时养生之道:此时要吃早餐,如果你不给它东西填饱,他就会一直分泌胃酸,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饭后一小时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h3><h3>6、巳时9~11点,脾经</h3><h3>气血最旺的时期,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不论补气补血或补阳补阴,都要顾及脾胃,避免伤胃败脾,此时不宜食用过于燥热的食物。如果脾脏虚弱就易出现胃口不佳、四肢倦怠、头晕、面色萎黄、皮下出血、腹胀易打嗝的症状。导致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h3><h3>"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h3><h3>巳时养生之道:这个时辰要多喝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我们不能等口渴了再喝,要平时就均匀地喝水。因为感到口渴那代表你的身体已经缺水,这时候补充就略显迟了些。</h3><h3>7、午时11~大盏柜柴烧茶末绿~喜欢的快下手哦[调皮]13点,心经</h3><h3>周身血液循环最好,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人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h3><h3>心主血脉和神志,如果血脉运行有障碍,会引起急躁失眠、口舌糜烂、贫血心率不齐、心力衰竭、神志错乱等心脏疾病。</h3><h3>午时养生之道: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但午睡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否则会夺觉,容易引起晚上失眠。午睡起床后要适量运动,以利疏通周身气血,增强脏腑的功能活动。</h3><h3>8、未时13~15点,小肠经</h3><h3>此时利于营养吸收,是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点前吃最好。</h3><h3>小肠具有分别清、浊及吸收的功能。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如果饮食习惯不好,损伤脾胃时也会引起小肠疾病。小肠虚弱时容易出现心烦口渴、腹部胀痛、拉肚子、营养紊乱、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肠炎等症状。</h3><h3>未时养生之道:午餐应该在下午1:00之前吃完,才能在小肠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把营养物质都吸收。否则,好东西都没被吸收完全,是物质的巨大浪费。</h3> <h3>9、申时15~17点膀胱经</h3><h3>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h3><h3>膀胱是泌尿系统主要的器官,能储存和排泄尿液。膀胱虚弱时容易出现小便不畅或次数多,混浊不清或有脓血、遗尿、尿痛、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前列腺炎、尿失禁、尿崩症等症状。</h3><h3>申时养生之道:多喝水、及时排尿。如有尿意不要总是憋着,否则久了,就会有"尿潴留"等情况发生。即是说膀胱括约肌出现没有弹性的状况。</h3><h3>10、酉时17~19点,肾经</h3><h3>肾经负责协调阴阳两种基础生命能量,和心、肝、脾、肺四脏的联系都很密切。如果肾虚则会出现四肢冰冷、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症状或导致慢性肾炎,神经衰弱、尿崩症、妇女更年期症状等。</h3><h3>酉时养生之道: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言,比如阳痿患者,在这个时候按摩肾经的穴位,效果最为明显。</h3><h3>11、戍时19~21点心包经</h3><h3>心包是指心脏外围组织,可以保护心脏不受外物入侵,但如果有病毒侵犯就会发生病变而出现掌心发热、腋窝或胸胁肿胀、心悸不安、面目发黄等症状。</h3><h3>戍时养生之道: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个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此刻应该给自己创造安然入眠的好条件。最好不要剧烈运动,否则容易失眠。所做的运动最好是散步,其实晚饭后散步不仅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还有利于心脏哦。</h3><h3>12、亥时21~23点,三焦经</h3><h3>三焦通百脉,主要在于掌管诸气。人体诸气皆通过三焦而输布到各脏腑。如果出现障碍时就容易出现听觉模糊、咽喉肿痛、喉部或眼睛疼痛、耳鸣、肩臂、手肘、前臂的背侧部庝痛等症状。</h3><h3>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