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头

LIUJIAQUAN-1

<h3>上个月去了嘉陵江尾——重庆的朝天门,不曾想这个月又来到了嘉陵江头——秦岭。</h3><h3>5月20日,在西安换乘了K8173去略阳的火车,不愧是八百里秦川,一路平坦。但过了宝鸡,上了宝成铁路,向南不远,已是群山挡道,巍巍峨峨!远处云雾缭绕,近处细雨淼淼。</h3> <h3>火车一直沿着渭河支流清姜河的上源行驶,不曾想火车也要爬盘山路,准确地说其实是盘山隧道。</h3> <h3>宝成铁路自宝鸡站向南,跨过渭河,经过27公里的展线群爬升680米通过秦岭隧道,到秦岭站后沿嘉陵江而下。<br></h3><div>铁路进入秦岭山区后沿清姜河盘旋迂回,铁路通过秦岭时,从杨家湾站到秦岭大隧道直线距离只有6公里,但升高却达680米,即每千米上升110米。为了把坡度改为每千米只升高40米,能够通行火车,只能把铁路线反复迂回盘旋,在6公里的直线距离内盘绕了27公里。</div> <h3>火车出了盘山隧道,过了青石崖沟的东峪口以后,就开始一直沿嘉陵江走了。</h3> <h3>以下面这张截图可以看出,右边是渭河支流清姜河,左边是嘉陵江。</h3><h3>嘉陵江上源东峪河与发源于秦岭主脊以北的渭河支流清姜河上源平行,到煎茶坪以后,东峪河与清姜河分别转成西南和东北流向,相背而流。</h3><div>这里就是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秦岭分水岭!</div> <h3>这是东峪口。</h3> <h3>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h3><h3>流经陕、甘、川、渝,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h3><h3>全长1345公里,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雅砻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h3> <h3>这就是嘉陵江源头!凤县河东桥村。</h3> <h3>嘉陵江在陕西省内的河段称为“古道河”,流入四川盆地才称为嘉陵江。现代所称的嘉陵江,是泛指从凤县东河桥以下的所有河段。<br></h3> <h3>嘉陵江源头,东峪河发源于陕西省凤县秦岭主脊——海拔2598米的代王山南侧大凤沟,由东南向西北流,至东河桥老街附近转向西南,流经黄牛铺、龙口、凤州、双石铺等乡镇,入甘肃省两当县境。</h3> <h3>这个站不大,但名气可不小。</h3> <h3>这是秦岭地形图,好像对地形看的又清楚一些。</h3> <h3>过了秦岭站,火车就一直沿嘉陵江畔行走,基本上是穿过隧道就上桥,过完桥就钻隧道。</h3><h3>旁边的嘉陵江由一个小河沟慢慢的河面变宽,河水变多了。</h3> <h3>魏家湾跨江桥</h3> <h3>钢索桥</h3> <h3>凤州镇</h3> <h3>凤县</h3> <h3>灵官峡</h3><div> 灵官峡是嘉陵江上第一道峡谷,也是宝成铁路穿越秦岭的险段之一。灵官峡位于凤县县城西南,因著名作家杜鹏程的一篇散文《夜走灵官峡》而闻名海内外。</div><div>1981年宝成铁路在老线西侧重新修建长隧道,从嘉陵江西岸绕过这一危险地区,原有老线遂废弃不用,后被凤县地方政府利用并开发成旅游景区和铁路遗址纪念公园。</div><div> 灵官峡充分利用废弃的火车隧道修建起了传奇历险宫、古栈道、跌水瀑布、九龙戏水、十八罗汉仿古廊檐等景点,并配备了旅游小火车、轨道自行车等旅游项目,整个景区依山傍水修建而成,景点众多,构思巧妙,面对万仞绝壁,紧挨滔滔江水,与周边的优美风景融为一体,让人流连忘返。特别是雕刻在灵官峡铁路文化主题公园入口处峭壁上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全文和正在修建的宝成铁路建设纪念馆,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再现宝成铁路修建的艰苦岁月。</div> <h3>两当县城东十五里鸑鷟山有“登真洞”,登真洞,“张果两当人,先隐中条山后于鸑鷟山登真洞往来……”。</h3><h3>相传唐通玄先生张果修真处,洞高一丈深百尺,有水自顶注入石池中,旁石震之有声,又名石鼓洞。崔熙碑载:“两当邑之东有鸑鷟山,一洞嵌深流水泠然,唐张果先生隐居所也……”。</h3> <h3>过了“神龟吸水”(乘龙过江)就快到徽县站了。</h3> <h3>其实徽县站是在嘉陵江畔的嘉陵镇,离县城还有24公里。</h3><h3>嘉陵镇位于徽县城南部,古名嘉陵驿,后因嘉陵江水流经此地而得名为嘉陵镇。</h3> <h3>在徽县,得到一位老朋友的热忱招待,在此深表感谢!</h3> <h3>这是甘南特产——野生白草莓,当地人叫瓢子。</h3> <h3>次日,朋友特意开车陪我去当地有名的三滩风景区。</h3><h3>三滩位于徽县火车站即嘉陵镇南二十多公里。</h3> <h3>今天的徽县火车站笼罩在一片云雾之中。</h3> <h3>过了嘉陵镇徽县火车站,沿嘉陵江继续向南行驶。</h3> <h3>三滩人文景观众多,这里自古为巴蜀咽喉,秦陇要塞。</h3><div>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曾三次借道于此,月亮峡至今仍存有古栈道遗迹约4公里。</div><div>唐时,更成为官道和商道,唐玄宗、唐僖宗入蜀均走此道。</div><div>明清以前,三滩宗教文化就极为兴盛,曾有八卦庙、观音庙、南天门、太阳寺等。大殿山下的五徵窑,相传为朱元璋为其六公主御建,至今壁画和遗迹尚存。</div><div><br></div><div>月亮峡内有多处岩溶地洞,钟乳奇特,鬼斧神工,既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又蕴藏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展现了当地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纯朴的民俗风情。</div> <h3>三滩风景名胜区的青泥岭是蜀道天险,也是文化名山。</h3><h3>诗仙李白的一曲“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使青泥岭名满大地。</h3><h3>诗圣杜甫的“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更给这里的山川景观以极高的评价。</h3><h3>三滩正是:</h3><h3>遗迹横岗梦幻峦,洞穿林立鸟蹒跚。</h3><h3>杜公悔赞它山绝,李白惊呼蜀道难。</h3><h3>四季怀春生万象,双沟揽月护三滩。</h3><h3>离离草甸铺云外,独有天坑诉大观。</h3> <h3>这就是暗渡陈仓的”古道”。因为古人翻越秦岭有四条古道,刘邦当时被项羽封为“汉王”时是从关中翻越秦岭到汉中的,烧掉的也是关中到汉中的栈道。而刘邦出汉中是沿嘉陵江到(宝鸡东)陈仓的。</h3><h3>由于四周群山环绕,以前的汉中地区与关中的联系仅靠关中到汉中的栈道,刘邦他们烧的和修的就是汉中到关中的栈道。陈仓是现在宝鸡市的一个区。</h3> <h3>大约行驶6、7公里,路边有一个“三滩”排坊,真正三滩还要沿月亮峡上山。</h3><h3>排坊的右边便是月亮峡。</h3> <h3>山上雨雾很大。</h3><h3>出月亮峡,山间丘陵里散布着少量农户,继续向前,不远进入村庄,也标志着来到三滩(月亮峡是三滩景区的一部分)。</h3><div>三滩意指三个比邻的高山草甸,三滩之间需穿越山林河谷,道路复杂,快速徒步需要一整天的时间,这是三滩精华所在,游人可以体会到穿越亚热带原始森林的感觉。途中山涧密布,溪流清幽。</div> <h3>到了山顶的“鸿远矿业”,这里是一个金矿景区,下车一问门卫,说是不对外营业了,就连“三滩”也成了国家森林保护区了。</h3> <h3>大门旁边有两块景区线路图,上面有一块去三滩的路标,上来的路右拐不远处路上一块醒目的牌子写着森林保护区车辆禁止通行,问一问前面农场门卫,得到同样的回答。</h3><h3>所以我们只好原路返回。</h3> <h3>5月22日,今天天气好多啦,阳光明媚,朋友再一次开车专程陪我去有名的青泥岭。</h3> <h3>青泥岭在徽县东南20公里处。青泥岭山脉最高峰铁山(又名巾子山)海拔1746米。</h3><div>在李白的诗《蜀道难》中被提到过因岭高雨频,道路泥泞而得名。诗人李白《蜀道难》诗中"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即叹此。</div><div>在陕西省略阳县青泥河小学院内有两棵高大的银杏树,大的一棵相传为李白手植,小的一棵相传为杜甫所植。</div> <h3>在青泥村的文化广场,屹立着两座白水泥塑像,左边的诗圣杜甫面容清癯,手中拿的毛笔似乎重若千斤;而右边的诗仙则显得神采飞扬,他举杯相约,好像要和来客一起共醉呢!</h3> <h3>李白塑像前刻着他的佳作《蜀道难》</h3><div><br></div><div>噫吁戏,危乎高哉! </div><div>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iv><div>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div><div>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div><div>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div><div>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div><div>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div><div>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div><div><b><font color="#01010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font></b></div><div><font color="#010101"><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b> </font></div><div>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 </div><div>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div><div>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iv><div>使人听此凋朱颜。 </div><div>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div><div>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 </div><div>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 </div><div>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iv><div>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div><div>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div><div>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div><div>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div> <h3>杜甫塑像前刻着他的三首诗《木皮岭》、《白沙渡》、《水会渡》。</h3> <h3>  大河店乡青泥店子村明代万历二十九年“玄天神路”摩崖石刻;</h3> <h3>徽县境内的青泥古道作为古代秦陇入蜀的必经之道,至今隐藏在徽县水阳乡、大河店乡、嘉陵镇、虞关乡境内的青泥岭山脉中。</h3><h3>青泥古道引得诗仙李白在他的《蜀道难》中为后人留下了“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千古名句;</h3><h3>诗圣杜甫也在《水会渡》诗中对青泥古道留下了“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的无限感慨。</h3> <h3>在青泥村路边房屋墙面上都画着蜀道上的故事。</h3> <h3>何时吾囊物还!</h3> <h3>从2004年来十五个年头里,曾经的约定,别人已是春风得意钵溢盆满,我还在游走四方!</h3> <h3>徽县夜景。</h3> <h3>白水碑前,青泥岭上,清风明月仙关。</h3><div>酌几许、三滩绮绝,四季阑珊。</div><div>蜀道而今记否,醉太白、恰付啼猿。</div><div>嘉陵浪,摩崖拍去,欲接长天。</div><div>堪叹古今骚客,留多少,莺词柳曲桃笺。</div><div>但颂得、河池胜地,陇右轻烟。</div><div>文脉传承又是,新雅集、重约婵娟。</div><div>徽山驿,许他住个诗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