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深处的诗意和远方

巴黎的紫丁香

<h3>  年轻的时候读古诗词总觉得宋诗太小家子气,低调温婉;没有唐诗那种大气,大美,浪漫豪迈,空灵飘逸;也没有同时代的宋词清丽秀气、柔婉闲愁,沉雄刚健、清旷隽永的词风,以及词人笑看千古、孤傲旷达之情。然而,现在再慢慢细品宋诗,觉得当年的感觉是如此的错误。其实宋诗的低调温婉,像极了院子里那溶溶的月光,亦或池边的徐徐微风,轻轻的,淡淡的,有着一种低调的、平淡的美,另类的气质美。宋诗在于意,而贵在气骨。在宋诗里我们可以在明月、水光、箫声、凉气、墨迹、酒香的意象中,看到大师最旷达的人格!而这些却经得起岁月的推敲,自是细水长流。此时,透过来不及回首的青春,回顾年少的轻狂,突然有种:初闻不识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当初年少听不懂,现在听懂已不再年少的感觉。年轻的时候喜欢吟诵唐诗,因为唐诗就像夏天一杯冰镇的可乐,朝气蓬勃;亦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然。而随着年岁的渐长,思想的成熟,却慢慢喜欢上宋诗,因为宋诗有如一杯陈年的普洱,气韵醇厚,平淡典雅,理趣横生,回味悠长;亦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  在品读细嚼宋诗的过程,我最喜欢的是<b>宋诗"以淡为美"的风格。宋诗的美很低调,轻轻的,淡淡的,就如同湖上细雨,也如点水蜻蜓,唤醒人们内心沉睡的美,同时召唤更柔软轻灵的灵魂。</b>宋代诗人的审美态度直接作用于宋诗,宋诗表现的是坦然接受生活的平淡,通达明智,平淡自然。他们对生命范式更为冷静、理性和脚踏实地,思想深度更有所超越,他们不追求高华绚丽,而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也多采取和光同尘、以俗俯仰,他们在生活中的雅俗之分更注重大节而不是小节,比如对人更注重内心而不是外表,信佛不必禁断酒肉,隐居也无需远离红尘。他们的审美观点主体关键在于是否有高雅品质和情趣,而不是在于审美客体是高雅还是凡俗之物。<b>苏轼有说:"凡物皆可观,苟可有观,皆可有乐,非必怪奇瑰丽者也";黄庭坚也有说:"若以法眼观,无俗不真"。</b>这便是宋代文人的文化性格、生活态度以及审美情趣的体现。</h3><h3><br /></h3> <h3>  苏轼和黄庭坚一直被看作是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其实苏轼、黄庭坚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h3><h3><br /></h3><h3><br /></h3> <h3>  苏轼的平淡之美在于他有种触处生春的本领,能把看似平常的东西却写得异常生动活泼,特别富有美感,能从极平常不过的日常生活中发掘深刻的道理。比如他的《题西林壁》:<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这首诗是苏轼在庐山西林寺壁上的题诗。苏轼以大气包举的手笔,概括地抒写了游览庐山的总印象: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亘绵长的山梁;从侧面看,它又成为一座耸立峭拔的山峰。当你再变化距离、选择不同的高度去看它时,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是各式各样互不相同的形象。从而诗人在后两句不胜感慨:我们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形象,就因为身在此山之中,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宇宙间的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足点不同,观察结果各异呢?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h3> <h3>  另外,苏轼还善于通过新鲜的比喻,把那些难言之隐,难言之理,难言之感受变得形象化,豁然开朗。例如"<b>人似秋鸿来也去,事如春梦了无痕。" 又如"欲把西湖比西子,轻描淡写总相宜。",</b>没有对西湖作更多具体描写,只是用了一个比喻,一句议论就传达出了西湖山水清灵秀丽,风情万种的神韵,真正做到了虚处传神,在空灵中蕴含了无限。如此恰到好处的形象,抒发了他对人生之事的深邃哲思;轻描淡写的比喻描摹西湖之美,从而化复杂为简单把美表现得淋漓至尽。</h3> <h3>  黄庭坚尊杜甫为师,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这点可以在他的<b>《雨中登岳阳楼忘君山二首》中可见"满船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b>虽字里行间有着一种兀傲之气,但不失意境清新,语言流畅,平淡质朴,精光内敛。这就是他们追求的"平淡"之美。他还有一首<b>《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b>桃李春风"共饮"一杯酒",欢乐极其短促。"江湖夜雨"对"十年灯",漂泊极其漫长,快乐与失望,暂聚与久别,往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令人寻味无穷。宋诗着重在意,贵在深析透辟;宋诗中的情感比较温和內敛、理性和节制;情韵在于思理,这说明宋人对生活比较深沉思考。</h3><h3><br /></h3> <h3>  宋诗的平淡为美,我还想到了一位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他的诗以风格平淡、意境含蓄为基本艺术特征。他善于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画出清切新颖的景物形象。如<b>《鲁山山行》:"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b>描写晚秋山间荒凉幽静的景色,细致入微。<b>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b>,是看见了人家。<b>王维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b>,是看不见人家,才询问樵夫。这里是另一番景象:望近处,只见"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也不见人家;于是自己问自己:"人家在何许"呢?全诗以"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收尾,余味无穷。他的诗风端正华而不实,诗工于平淡,自成一家。这在当时有着极高的声望。欧阳修称梅诗"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刘克庄称他为宋诗的开山祖师,连钱钟书也欣赏他主张的"平淡"。</h3><h3><br /></h3> <h3>  还有林逋的诗,主要歌吟湖山胜景和隐居生活,表现了远俗闲适的情趣,风格上更是清和平淡,意趣高远,颇得时人称誉。如其<b>《山园小梅二首》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b>两句话就把倒映在清浅水中的梅花,疏朗淡雅、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错落有致的身影表现得淋漓尽致,传神般地勾勒出了梅花的姿态和风韵,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姿写尽写绝了。浓墨描摹出梅之韵,"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梅花不同于牡丹、芍药的独特形成;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月黄昏"更是采其美妙背景,从时间上把人们带到一个<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b>的动人时刻,从空间上又把人引进一个<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似的迷人意境。更有尾联两句<b>"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b>平淡之中却表现了梅花高洁的品格。林逋这两句诗也并非是臆想出来的,他除了有生活实感外,还借鉴了前人的诗句 。<br /></h3><h3><br /></h3> <h3>  宋朝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诗人人才辈出,济济一堂。宋诗描写平淡为美的诗篇数不胜数:<b>有梅尧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式的平淡,运用简单的比较,写出梅与雪的各具特色;有<b>苏舜钦的"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b>式的平淡,以一种冷静沉寂的笔调写观潮,表现出了一种特有的从容气概;有<b>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式的平淡,仅一个"绿"字就传神地表达了春到江南的景象,仅一个问句就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眷恋家乡的感情。更有范成大的田园诗,融自然风景,农事乡俗,文人闲意于一炉,显示出中和平淡的特征。如"<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b>寥寥数笔勾画出了大人孩子忙于农事的热闹画面,极富生活气息。除此之外,还有杨万里的"诚斋体"诗歌,通常以日常生活细节入手,语言通俗活泼,如<b>"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b>写的都是平常的事物,但是"梅子""芭蕉"都能代表初夏的特征,"留""分"两字用得精致而不费力,可以视为平淡的结果。牡丹国色天香,芭蕉却让人倍感亲近自在,她低调温婉,情意依依,分绿上窗,舒叶散凉。为主人分忧解乐。说明宋人闲时,喜欢在芭蕉窗旁下棋,在芭蕉叶上听雨,在芭蕉叶下看儿童捉柳花。此诗还得美名&quot;蕉美人&quot;。</h3> <p>  宋诗重说理,“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重理趣。每每品读宋诗我还很喜欢宋诗其中的韵味或哲理,这就是理趣的特别之处。所谓理趣,是指寄寓在诗歌形像中的人生哲理。即诗人在写景、咏物、记事之中,有意识地阐发某种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但这种理趣并不是玄思和吊诡,而是生活中随感而发的感想,在习以为常中给人以新的启迪。<b>钱钟书在《谈艺录》中就曾这样说过:"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显"。</b>诗的理趣就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哲理的艺术趣味。</p> <h3>  宋诗理趣形成的文化根源主要不是理学,而是佛门的禅机。宋诗中最富有理趣的代表诗人有王安石、苏轼及其追随者黄庭坚和陈师道。如<b>苏轼的《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但愿老师心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b>这是苏轼重逢僧友昙秀法师的一首诗。是说人生飘忽不定,何处不相逢,相识即缘,苏东坡期望法芝师如一轮皓月将清辉洒满人间普照天下,这既是对法芝的期望,更是苏东坡心境的自我写照。此诗虽只有短短四句,但可谓其流寓人生的终结。细细读之,颇感意蕴深厚,是苏东坡人生境界的升华与超越。</h3> <p>  宋代富于理趣的小诗还有<b>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b>满地的青苔,幽深清静的花园。因怕人踩踏而闭门谢客。诗人本来兴冲冲前来游园,不料被拒之门外,十分扫兴。满心失望之时,抬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正探出头来冲着他招呼。从一枝出墙的红杏,诗人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从那"柴扉不开"与"红杏出墙"的对立形象中感悟到:"春色"一旦"满园",那"一枝红杏"就要"出墙来"向人们昭示春天的来临。世间一切美好向上的、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最终将冲破阻挠,脱颖而出,有如新生事物,具有无穷的生命力。</p> <h3>  <b>欧阳修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人间自在啼。</b>"这首诗描写山林中画眉鸟的形象和它的生活环境。鸟鸣优美婉转,飞行活跃灵巧;美丽的画眉鸟自由自在飞跃在繁花似锦、佳木葱茏的树冠花丛。它们唱得兴高采烈;它们飞得无拘无束。这山林间生动活泼的画眉鸟,使诗人脑海中浮现出高檐下、画廊间那锁在金丝笼里的画眉鸟。于是诗人慨叹:坐听笼中鸟儿那无精打采、死气沉沉的鸣叫,远不如放它到山林中去自由自在地歌唱。诗人以鸟喻人,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对人生的选择。诗人巧妙抨击禁锢思想、窒息生灵的社会现象,憧憬广开言路、广开才路的理想境界。此诗的构思,用诗人自己的一句名言来说明倒是颇为恰当的<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b></h3><h3><br /></h3><h3><br /></h3> <h3><b>  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b>南宋大理学家朱熹&quot;诗情和哲理&quot;最完美结合的范例。全诗读来既没有引人入胜的景致描写,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感情抒发,而是洋溢着一种理性思维的气息。一方澄明如镜的池塘,映照着飘忽的云影,浮掠着碧蓝的天光。清凌凌的池水,活泼泼的流泉,赏心悦目。从诗题"观书有感"来看,分明应该是写一则书评。诗人写书评而只字不提书,却精心描绘一方小小的池塘,何故?原来诗人是用"半亩方塘"比喻所读的书,用水中的"天光云影"比喻书的内容和形式,那源源不断流来的"源头活水"则象征着书作者那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造诣。诗人用比兴的手法,赞美了所读的书和书的作者,用时也渗透着自己宝贵的治学经验。但是,这池水与源头的关系给了我们更为深远的启示:源头活则池水清,根本固则枝叶荣。从而说明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所谓的正本清源。其二:<b>"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b>前两句仅是对江水上涨,蒙冲变得像羽毛一样轻盈的现象进行描述,后两句即为转为议论,揭示了一定的道理,即告诫人们孜孜以求,功夫到家自然就能达到豁然开朗、自由自在的境界,也就是诗中所说"此日中流自在行"。宋代诗人热爱生活,也思考生活,喜欢在说"理"的同时为后人揭开谜底的感悟,和留待后人解答的命题。</h3><h3><br /></h3> <h3>  宋代的哲理诗,其实是我国诗苑中一朵光华夺目的奇葩。它精粹凝练,内涵丰富,诗味隽永,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启迪心智,引人遐想,激发人们探求真理的热情。宋代文人们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对人生的睿智思考,将说理与抒情融为一体,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景、事、情、理"相统一的艺术境界,确有着其不可抹灭的别样风格、别样的美。</h3><h3><br /></h3> <h3>  <b>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以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b>而宋诗的代表作家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正是"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在极高的起点之上,苦心孤诣终与唐诗双峰并峙,各领风骚,并绽放出一种奇异之美。</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  吟诵了唐诗宋词,再细读宋诗,如品尝一杯醇厚的红酒,历久弥香。又如听一首跨越数十年的经典老歌,如今依然能给我们带来最纯真的回忆。这世间,有种幸福大约就是,仍有岁月可回首。今天再读宋诗,我依然仿佛可以跟随着诗人带着诗句游走于深山,闻花淡淡香,听鸟啾啾鸣,或闲庭信步,或沐浴在如水的月色,扶习习的凉风。宋诗于我如同赋予文字的灵魂,既能舒展筋骨,又做灵魂的SPA,在静坐时消释烦恼,在独处时感悟生命的真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