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出方法 “合”出高效

赵老师

<h3>  研究复习课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且有价值的课题。复习课把知识、技能网络化,能提升很多能力。孩子在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内在美的同时,更能领悟语文的魅力与本质,让人其乐无穷!</h3><h3> 立足课堂,提高复习效益,走出题海,轻负高质,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而整合便是是一种梳理、归整、合并、合成,最后形成一种整体合力的方法。对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必须建立在对于知识结构整体清晰把握的基础之上。在小学语文总复习中的"整合"很有必要,实践证明,探索复习课中的"整合"是达到优质高效的最佳途径。</h3><h3> 是日,云岩区中心城区学区共同体2017—2018第二学期毕业班语文复习研讨暨贵阳市实验小学六年级主题教研活动在实小拉开帷幕。实验小学六年级教研组的老师们针对毕业总复习提出——"整"出方法、"合"出高效的复习策略。本着课内与课外结合、巩固与提高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的原则进行了"课例展示"、"说课展示"、"复习题展示"系列活动。</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中华瑰宝 璀璨文化——成语专题复习</b></span></h1><h3><br /></h3><h3>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粹,尽管在小学阶段通过不同的版块陆陆续续地学习了近600个成语,但是各年级教材中,成语呈现的内容比较分散,学生又缺乏系统归类的能力,因而学生脑海中积淀的成语也是杂乱无序的。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积累、运用成语,钟雯娟老师这节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成语专题学习就显得非常必要。</h3><h3> 老师整合教学资源提高了学习实效,网络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小学阶段的成语词库,使教材内容系统化、直观化,有利于学生高效、便捷地复习巩固已学成语。老师巧妙创设游戏情境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游戏氛围中,通过自主探究,有效地巩固并梳理了积累成语的各种好方法。在生活场景的再现中学以致用,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内化输出,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h3><h3> <br /></h3> <h1>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夯实基础 学好母语——基础知识复习建议</b></h1><h3><br /></h3><h3> 小学语文是很多学生的薄弱科目,刚开始语文成绩还不错,越到高年级成绩就越容易出现慢慢下滑现象。孩子们说:"不是不想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太多了,自己记忆力又不好,总是记不住,从字、词、句到阅读再到作文,积累的问题多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没了。"这是大多数同学语文成绩不好的原因。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不会总结归纳,零散的知识就像一盘散沙,到真正要用的时候提取不出来,成绩自然会下降。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拼音、字、词、句都是简单基础的,只要把所有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脑海里形成一张知识结构网,这样就不会忘了。陈玉梅老师的系统梳理,有效地帮孩子们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且在复习过程中针对孩子们容易遗忘的内容加以趣味的记忆,夯实了基础,复习自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行吟唐宋 诗词天下——古诗词专题复习</b></h1><h3><br /></h3><h3> 古诗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古诗文学习的枯燥乏味让学生们谈"古"色变,尤其是进入毕业班,总复习阶段学生初学时的新鲜感已荡然无存,学习效果也不尽人意。要提高古诗文复习的有效性,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在第一轮古诗复习中重点强化古诗的背诵和默写,在第二轮古诗复习中强调重点诗句的整理和归纳,在第三轮古诗复习中强调灵活运用古诗词。根据考点找对学习的途径,重视比较阅读,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h3><h3> 古诗言简意赅,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或抒发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恋家乡,或讴歌大好河山……发现了唐诗中藏着的美景、情趣、色彩。谢晓梅老师归类整理的复习方法,通过复习可以加深对原有知识的记忆,还可以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知识面。这样的复习方法有效提高了复习效率。</h3>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积累运用的有效整合复习建议</b></h1><h3><br /></h3><h3> 复习搞好了,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复习不是机械重复过去的练习,而是要通过复习,教方法、抓规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复习巩固的内容,从新的视野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再认识、再实践。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要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h3><h3> 王姝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总是独具匠心,善于借鉴一些优秀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践。通过创设情景,唤醒学生的记忆;引导孩子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不同的语境中让学生习得运用之法……古诗的复习得以轻松完成。四字词、成语、名句、谚语、歇后语等知识的复习,除了随文积累,加强背诵的有效措施之外,更进一步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将"一言堂"的复习课变成巡视、倾听、参与、引导和赏识;重点引导学生寻找知识规律,归纳复习方法。润物无声之间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学于课内 活用课外——阅读专项复习</b></h1><h3><br /></h3><h3> 书香致远。无疑,许多孩子课内外都还是很喜欢读书的。可是在试卷中,阅读往往又是失分最多的,这主要原因就是阅读步骤不够得当,阅读方法总结不够造成的。洪泉老师在阅读复习中渗透"好读书,不拘一格;读好书,永无止境"的概念,引导孩子们总结出:浏览全文,知其大意。仔细阅读,找准句段。细细揣摩,紧扣中心,并提炼观点的阅读步骤。使抽象的阅读理解变得有了具象的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之上,细致指导如何理解词语,如何概括主要内容。并且总结创新,利用个性阅读法巧妙打开了阅读文章的大门。</h3><h3> 整合落到实处,激活了孩子的思维,拓宽了孩子的视野,培养了孩子的读书兴趣。革新复习的效果不言而喻!</h3> <h1>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且读且思且行——阅读专项复习</b></h1><h3><br /></h3><h3> 指导学生做阅读练习,无疑是阅读复习的基本手段,但要把着眼点放在通过复习使阅读能力得到系统化的提升方面。李芸老师结合小学六年级毕业测试中阅读部分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给大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复习建议,为老师们一直头疼无从下手的阅读复习理清了头绪。如抓住重点课文或典型的段落进行训练,同时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精心选择一些合适的短文作为补充;"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用简单的话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抓重点字理解词语,结合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词语;换词法,分合法理解词语……都让人茅塞顿开。</h3><h3> 李老师特别强调鼓励自主复习,形成复习能力。从自主复习中引导感知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或短文,读一读、想一想,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读书思考,梳理学习的过程,从中感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思想的方法。把领会到的方法运用于练习实践之中,不失时机地整合复习资料和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在自主练习中运用所学的方法。语文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便会是水到渠成的事。</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习作宝典——口语交际与习作专项复习</b></h1><h3><br /></h3><h3>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因此小学语文毕业口语交际与作文总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平时留心观察事物,认识和抓住事物特点,自觉积极地积累素材外,还必须具备审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编写作文提纲和修改文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h3><h3> "为了考试而写作文。"如果成了小学生写作的目的,令人担忧。如何引导已写了六年作文的孩子跳出这个固圈,让他们愿意写作,田老师设计:以"一一的生活"为话题将学生带入各自的生活,又以"一一课上我用一一生活"让学生明白经历过后的感受可以用文字来表达,这就是我们写的作文。由此,带领学生归纳出所学文体,最后深情朗读自己写给即将毕业的他们的信,让他们感知:有生活就有情感,有情感就有作文。课堂上,不止学生,所有的听者都被感动得泪光连连,孩子最后的深情表达更是让人动容……情感的确是文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写作宝典啊!</h3><h3> <br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结合实际 多能高效——作文专项复习</b></h1><h3> &nbsp;</h3><h3> 新课标中高年级段的要求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的应用文。作文是最能体现语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练习。作文复习看起来千头万绪,实际上也有迹可循。<br /></h3><h3> 李晓玲老师从准确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入手,将习作分门别类,化繁为简,帮助孩子们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会孩子根据题目要求确立中心的方法以及生活积累和感受确立中心的方法。用提纲把材料连贯起来,做到有的放矢、就能一气呵成、顺利成章。更为巧妙的是教会学生有效整合,一材多用,培养了孩子们的变通能力。李老师特别指出在作文复习中,同伴修改、自己修改等方式能让学生的习作日臻完美,给予了所有参与研讨的老师们提高孩子写作能力可循之法,使人受益匪浅。</h3><h3> <br /></h3> <h3>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今天钟老师成语复习课上孩子们的对答如流,谢老师《行吟唐宋,诗词天下》课上学生们的侃侃而谈,洪老师田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课堂如此入情入境……无不彰显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培育和弘扬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该立足于此!我们认为,这样的语文课堂,不就是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生动的体现吗?</h3> <h3>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大多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学生的长效积累,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方法引领。但大道至简终可行!在每个学段,我们都应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孩子学会将复杂的知识点梳理成为清晰的知识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真正有效地进行复习和拓展才是正道。低年级可以进行识字、体裁为整合点的整合;中年级则以单元主题为纲,整合课本内容;高年级便可整合课内外内容,把教材知识点每类视为一个整体,向课外扩展。或课内的一篇或一个重组类别或一个单元学完后,补充阅读课外的多篇同类文章或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整合的方法不胜枚举,关键在于引导。</h3><h3> 小学是一个人的童蒙养正期,对语文习得而言,也是打基础的阶段。而这个基础并非是复习12本薄薄的语文课本知识点所能带给孩子们的,只有在童蒙时期学会整合知识,才有时间与精力输入大量的、经典的文本信息。为言辞行文确立了可效仿的典范,才可达到将来厚积薄发之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