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段教学中感受数学规律与美术的碰撞———太元路学校小学数学低段教学智慧分享

长森

<h3>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人,只是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出数学的内在美。”因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正巧,《欣赏与设计》这一课满足了教学中对数学规律之美的渗透!</h3> <h3> 随着孩子们对基本图形和组合图形之间关系的掌握,一幅幅漂亮的图案就这样被设计出来</h3> <h3> 二年级3班范锦雯同学的设计简洁而不失严谨。配上清凉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凸显出对规律的牢牢掌握和对色彩的搭配功底!</h3> <h3> 而任美妍同学的设计虽然用到的基本图形不多,但是用一定的规律将每个基本图形配上色彩,很有心了。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将方格纸填满,也不失为一幅很优秀的作品!</h3> <h3> 胡晨浩同学的设计虽然没有完全完成,但是可以想象出按照这样的方式去组合下去,也是一幅很棒的设计!</h3> <h3> 简单配色和简单图形的融合说的就是白瑾萱同学的这幅作品了。反映出作者是个对色彩和图案比较敏锐的孩子。当然,也得反映出作者有点急于求成以至于画线条和上色的时候有点着急。</h3> <h3> 这幅作品则有种浓厚的夏日的气息,深绿的叶子,桃红的花瓣,亮黄的花蕊,似乎是在用数学的眼光去描绘这炎炎的夏日~</h3> <h3> 温和的配色就像是小作者一颗粉嫩的公主心。只用一种三角形配上两种色彩作为基本图形就能绘出这样丰富的内容,为小作者点赞!</h3> <h3> 一幅幅作品就好像是异国特色的针织品的一角。在数学的欣赏和设计中总会出现这样文化交融的作品。</h3> <h3> 如果有这样一件特色围巾销量一定会很不错! </h3> <h3> 一幅更贴近大自然的设计就要用自然的色彩去表现。这幅作品宛如一条流淌的小河,河岸两旁铺满了用小花点缀的绿色草地……用心便会有出彩的设计!</h3> <h3> 如果说数学的规律让人感觉严谨,那么色彩的规律则让人感觉活泼。这种感觉在这幅作品中就得以体现,小作者可是个善于思考,细心认真的孩子!</h3> <h3> 大风车呀转悠悠的转……第一眼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就让我想到了少儿频道的动画节目。不仅单纯的用图形规律的组合,更体现出几何图形的旋转变化。于是,小风车便诞生了!</h3> <h3> 亮色和暗色的对比,让这幅作品更加有立体感。每一个平整的线条都是孩子细心认真的体现。</h3> <h3> 同样是一幅优美的设计,一切尽在不言中。堪称完美!</h3> <h3> 满满的颗粒感让人觉得这就是一片铠甲,一种三角形的组合成就了一幅优秀的作品</h3> <h3> 来自于一位很有色彩天赋的同学。不说了,为他点赞!</h3> <h3> 绚丽丰富的色彩,各式各样的基本图形。原本有着鸿沟的两种元素在数学规律的约束下诞生了这幅精彩的作品。体现出孩子对规律性的理解和对色彩的驾驭能力!</h3> <h3> 当然,在本次设计活动中也激发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这些设计是每一位孩子内心对设计的另一种表达,是那埋在心里那颗种子正在发芽,希望将来的将来会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