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听后感

你若芬芳

<h3>  5月23日,铜川市教育科研室组织举办了初中“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为探索课堂教学有效形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难得的平台。我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有幸听了两位老师的示范课,感觉收获很大,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尤其是省级教学能手冉老师的课,令我茅塞顿开,深深折服于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智慧。<br></h3><div> 《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是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的内容,此时学生已学过了三角形的全等知识,具有研究简单几何图形的一些经验基础,同时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对轴对称图形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借助图形的轴对称性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并将其升华成理性的认识,这种思想方法是学生初次接触。所以,本节课思想方法的渗透对学习后面其它的轴对称图形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悟。</div><div> 一、从教师的专业能力上看</div><div> 冉老师学科知识功底深厚,这从她整个课堂严谨的语言表达,对于数学概念地准确定义,对学生数学解题地规范要求上都得以充分地体现。同时,冉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从容沉稳,语言亲和,这是她积淀出来的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也是我们年轻教师需要长期学习和磨练的地方,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div><div>二、从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完成上看</div><div> 从冉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冉老师对于本节课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对教材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对学情作了准确的把握。目标设置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遵循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既设置且成功完成了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在探索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问题。同时也渗透着类比的思想方法,在学生探索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后,类比其探究过程和方法学习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学生很快完成了这一教学任务。在本节课学完后,相信学生们也积累了利用轴对称性研究其它几何图形性质的方法和经验。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改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这一点值得所有数学老师学习。</div><div>三、从课堂设计和实施看</div><div> 冉老师本堂课的教学理念是“在做中学,在学中得”。所以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学生的活动。具体过程是:冉老师先用动画播放生活中的轴对称实例,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变换的特征。动画生动形象,既让学生的感受直观化,同时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冉老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抽象成简单的几何图形,揭示课题。巧妙地完成了数学“从直观到抽象”的这一认知过程,为学生的理性认识打下了基础。</div><div> 在探究环节中,冉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折纸,先检验等腰三角形是否具有轴对称性,在学生活动验证确认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思考:经过对折,你发现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什么?它还具有什么性质?学生积极活动,讨论交流后,冉老师让学生上台展示,同时及时指导点评。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收获数学活动的体验,在讨论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展示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和自信。老师的引导点拨恰到好处,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理念。</div><div> 接下来,学生在归纳出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后,冉老师引导学生类比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思路学习等边三角形。这既是对学生学了等腰三角形知识的检验,也是渗透数学学习方法的好时机。有了前面有效的学习,学生很快地完成了这一教学任务,达到了老师预设的目标,也突破了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整个新知探究完成虽然只用了20多分钟,但学生活动过程很充分,知识完成很扎实,真正做到高效课堂的有效、高效。</div><div> 新课标提出数学“四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体现数学应用价值的重要目标。本节课,冉老师在练习环节,题型设置突出典型性、开放性。其中: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角求另两角,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求另两边。既是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巩固,同时有分类讨论思想的考查,还要遵循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检验其合理性。学生全面认真地分析思考才能解答正确。而另一题:你有哪些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方法?就是本节课的升华和点睛之笔。这是学生将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融会贯通,开放性的应用环节。本题设计巧妙,学生兴趣很高,思维活跃,展示积极,达到甚至超出了老师的预期目标。</div><div>四、从课堂评价和师生互动看</div><div> 上课前,冉老师利用唱歌环节和这群陌生的学生做了很好地互动,言语亲切,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课堂教学中,冉老师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同时,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用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享受课堂,自信学习。到练习的展示交流环节时,学生们各抒己见,方法多样,边展示边阐述数学原理,将本节课的精彩推向了高潮。在场的所有听课老师无不点赞。</div><div> 总之,冉老师的课堂处处是亮点,句句是经典。新课标对教师提出新要求,作为一名教师,要抱着终身学习,积极研修的态度。多听课,多反思。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立足长远发展,做智慧型教师。</div>

学生

等腰三角

老师

轴对称

教学

本节

学习

教师

课堂

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