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研学之行

如水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5月15日 长春市第五十三中学初二部分师生《京城印象》北京研学之旅正式启航! 我们带着家长的重托、校长的叮咛、学生的期待和学生们一起踏上赴京的列车。</font></h3> <h3>  我校一行400余师生历经8个小时车程来到了首都北京,虽略显疲惫但兴致正浓,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北海公园,天下着濛濛细雨,似乎温柔地向我们述说着古城过往的沧桑和现代的文明,我和六班班主任分别举着队旗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合影留念。</h3> <h3>  5月16日,我们游览了世界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各种排队、验证件、过安检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我国政治中心的庄严神圣。</h3><h3> 首先,我们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我感觉他老人家和30年前一样安详,我的鞠躬再次表达了我的景仰之情,我也默默在心里告诉他,您缔造的伟大祖国强大了,您安息吧!</h3><h3> 之后,我们远观了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人民英雄纪念碑,凝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感受了当年新中国成立时激动人心的时刻。</h3><h3> 我给学生在各个角度都拍了照,留下最美好的记忆!</h3> <h3>  见过美国的白宫,看过韩国的青瓦台,我想说它们在故宮面前不知逊色不少倍,北京故宫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经典之作。</h3><h3> 徜徉在宏伟壮观、红墙黄瓦、错落有序的皇家宫殿中,时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心中油然产生民族自豪感,通过导游的讲解,我的学生们也会产生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h3> <h3>  迎着清爽的春雨,我们来到长城脚下,我带领部分学生一路欢声笑语奔向第六塔楼。</h3><h3> 登高处、头顶穹宇、云空万里;望远处、千山起、万壑落、云霭沉沉、尽收眼底。登上长城,激动自豪的心情油然而生,我们在感叹长城雄伟壮观的同时更加赞叹前人的智慧勇敢和力量。</h3><div>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再一次用自己的脚步和汗水体验了中国英雄好汉的激情与豪迈!</div> <h3>  '''我们来到国家游泳中心,切身感受一下国家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运动员训练比赛的环境和氛围 , 场馆设施先进,造型优美环保,看见跳台,就仿佛看见我国跳水梦之队队员的英姿和风采,也仿佛听到了宏伟嘹亮的国歌声,为他们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勇夺桂冠、为国争光的精神和佳绩点赞喝彩!</h3> <h3><font color="#010101">  鸟巢前宽阔的广场,在欣赏雄伟的鸟巢和靓丽的水立方精美现代建筑同时,我们感受了天方地圆的传统理念以及传递出的奥林匹克精神。我们仿佛听到了国歌一遍遍响起,我和同事及学生肆意舞动身姿,尽情享受体育健儿一次次夺冠和国家强盛带给我们的喜悦,我们欢笑着,拍照中……</font></h3> <h3>  颐和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有“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之美誉。<br></h3><h3> 园内北部是巍峨灵秀的万寿山,全园四分之三为湖面,水质清莹碧透,湖山相映,景色天成。<br></h3><h3> 长廊沿湖背山,全长728米,上绘四千余幅彩画,花鸟鱼虫、梅兰竹菊、名著人物、无一样重复,且色彩鲜明,富丽堂皇,长廊两旁满是花草树木,借西湖长堤与之呼应,真是美不胜收!</h3><h3> 满山松柏成林,林下缀以繁花,堤岸间种桃柳,湖中一片荷香。这幅对联就是颐和园的真实写照。</h3><h3> 游览颐和园,我们感触最深的,除了对园中的美景和文化艺术的赞叹,还有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奢侈无度的愤慨,慈禧太后挪用军费600万两白银,去修颐和园和石舫,试想,如果用这些军费去建设海军,我们的海军还会那么不堪一击吗?甲午战争还会败给日本吗?这也是历史留给后人思考的问题。</h3><h3> 习主席正在建设的政治生态文明,得到了国人的认可和赞赏,也向历史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h3> <h3>  有几个学生买了格格的头饰,她们欢天喜地地戴在头上,找一下当格格的感觉,并拍照留念,其他同学也传戴着,互相嘻笑评论着……我也一时兴起,戴上头饰,拍了几张照片,看到照片后,我调侃着,“学生戴像个格格,我戴却像个嬷嬷”,逗得学生笑声一片,家长看到我们的照片后却夸我像老佛爷,说我有老佛爷的范儿……</h3> <h3>  这也算是这本次游学中的一个奇遇吧,一个外国朋友看见这么多学生吃完中饭,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地向车场走去,很是好奇,可能看出我是老师,便热情地上前打招呼,叽哩呱啦说好几句,我只听出一个词“grade",我一下明白了他在问我这些学生是几年级的,我便自信地回答:“eight”,他也听明白了,用两只手比划出八个手指头,我说“yes”!他很高兴地继续说着,学生们也赶来凑热闹,他们交流了一会儿,便有些恋恋不舍地分手了,我看见老外都快上车了,还挥着手说拜拜呢!</h3><div> 这次小小奇遇,我的学生们表现相当棒,在外国人面前不仅没丢中国人的脸,而且展现了中国学生的热情好客、文明礼貌、阳光快乐的精神风貌,为你们的表现点赞!</div><div> You are the best !</div> <h3>  来到科技馆,学生们一下来了兴致,听完老师和导游的安排,撒欢地奔向自己喜欢的展区,有的观察天体运行,有的观看锥体上升运动、也有的研究地球磁场……,很多学生围着物理老师问这问那,很投入很快乐也很满足。</h3> <h3>  5月19日,零晨一点半起床,两点出发,四点到达天安门广场,我校四百余学生,竟一个不少地穿着整齐的校服,排着整齐的队伍,安静有序地进入天安门广场,场面颇为壮观。</h3><h3> 更为壮观的是,从四面八方涌来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年长的年幼的、拄拐的座轮骑的,仨一群伍一伙,个个神彩奕奕,满脸兴奋,一点也看不出没睡足的困倦,我像是被传染了,也是异常兴奋,我和学生们说:“你们看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比你们年长的,比你们年少的,都满怀激情地等待升期旗,你们是不是更应该精神饱满地列好队伍等待升旗呀,展现出中学生的朝气与活力。”</h3><h3> 4点56分,庄严的时刻到了,我和学生们目不转晴地盯着章文俊高举的派,唯恐落下哪个细节,目光坚定地观看伟大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真是一次洗礼,一次生动的爱国教育,我想,我的学生会和我一样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会从心底喊出“我爱你,中国!”五个大字。。</h3> <h3>  刚参加完庄严神圣的升旗仪式,我们来到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脑海还回荡着庄严的国歌声,我们又被眼前的景致吸引了,初升的太阳那金灿灿的光芒倒映在开阔平静的湖面,远处的树近处的花和那些古老的建筑,都被刚升起的太阳染上不同色调的金黄色,那样柔美又那么富有朝气,宛如一幅油画展现在眼前,残留的那点困倦顿时消失,冉冉升起的太阳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力量和希望。</h3> <h3>  让我们心痛的圆明圆,是中华民族骨髓深处的伤,那么宏伟壮观的皇家博物馆,给我们留下的却是这样多的残垣断壁。贫穷落后就要受气挨打,值得庆幸和令人欣慰的是今天我们伟大的中国强大了,让我们为祖国繁荣富强点赞!今天也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h3> <h3>  本次研学我们只游览参观了唯一的高校就是北京大学,我本人对北大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北大是我儿子学生时代的梦想,经过不懈努力,北大也成为了儿子的母校,他在北大学有所成,正为祖国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h3><h3> 我也很高兴带着我的学生们来到北大,由于大巴出了点小状况,我们得以如愿踏上了北大的土地,虽然时间仓促,只游览了校园一小部分,吃了顿学生餐,但我们还是从校园的花草树木的芬芳中领略了知识气息和艺术的魅力,从北大学子的匆匆脚步中感受到求知的艰辛和成长的快乐。</h3><h3> 清华学长的讲解很是励志,有的学生还买了书和笔,希望他们从此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考上理想高校,成为祖国栋梁!</h3><h3>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一塔湖图”,这里寄希望他们将来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她、欣赏她、享受她!</h3> <h3><font color="#010101">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天坛公园,从清晨一点半起床,看升旗,游什刹海、颐和园和北大,到天坛,我们己经精疲力竭,可当我们走进天坛公园,微风拂面、草木芬芳,我们贪婪地吸吮着这清爽的空气,一下精神不少。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求五谷丰收的地方,由祈谷和圜丘两坛组成,南方北圆,连接两坛的轴线称为“神道”,也叫“丹陛桥”。 我们停留在丹陛桥上,听导游讲解天坛故事,欣赏天坛美景。放眼望去,树木葱郁、古柏参天、树冠相接,把祭坛烘托得十分肃穆。北望祈年殿,鎏金宝顶三层出檐的圆形尖式屋顶履盖着象征“天”的蓝色琉璃瓦,色彩对比强烈耀眼,雄伟大气!在此,我们由衷地感叹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font></h3><h3> 花坛旁、古树下、林荫大道上留下了我们欢快的笑声和律动的倩影!</h3> <h3>  本次游学,最开心的是和儿子他们吃了顿团圆饭,杜戈5月19日过生日,白蕊18日晚飞回北京,我超级紧张的北京研学也就19日下午有个空档时间,我们相约在三里屯的西班牙西餐厅,为儿子庆祝生日。</h3><h3> 从杜戈约车接我,到餐厅点餐,从耐心询问我游学情况,到举杯道一句“妈妈您辛苦了”,字字句句、时时事事,暖得我的心都快融化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和儿子互换了角色,他开始照顾我呵护我,被关心被照顾的感觉真的好幸福好幸福!</h3><h3> 席间交谈中,得知他们的工作蒸蒸日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看到他们的言谈那么和谐默契、他们的脸上挂满幸福的微笑,我好欣慰好欣慰!</h3><h3> “再多坐一会儿……”,在儿子他们声声挽留中,我们聊天聊到不得以不起程的最后一秒,我也是一分钟没浪费地赶到了火车站,赶上了游学的大队伍,和曾老师一起组织学生踏上返长的列车,为这次北京研学之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h3><h3> 最后,我要向儿子他们送去深深的祝福,祝福他们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h3><div> 也祝福我的学生们学习进步!身心健康!万事如意!</div>

学生

我们

北大

研学

颐和园

来到

天坛

游览

游学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