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彭水踩花山

海田逸舍

<h3>  2018年5月21日,应彭水县的邀请,我随领导到重庆市彭水县参加当地组织的“第七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暨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开幕式”。</h3><h3> 高速4个小时,到达彭水县两江假日酒店入住。一路感受到的是“一对一”服务,这种服务方式的的广泛普及,是对当地旅游服务水平的极大提升。政府在这方面必须做出表率,才有更大的可能吸引投资。</h3> <h3>  21日当晚,主办方就邀请我们到当地最大的旅游场地观看演出。</h3><h3> 从酒店到景点,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未到景区,远远就可以看到宏伟的景区建筑,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式的仿古建筑绵延数里,甚是感叹。</h3><h3> 到达景区门口,“蚩尤九黎城”异常醒目,然而此时的我并不清楚“九黎”是什么意思,且待慢慢了解吧。</h3> <h3><font color="#010101">  进入夜晚,景区的美开始显现出来。黑夜的背景下,金黄色的灯光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依山盘旋。人在山中,山在龙中,龙在夜中,夜在景中,景在心中。</font></h3> <h3>  “蚩尤九黎城”的第一道门,名曰“畎夷门”。据说这里一共有九道门,已是吉尼斯世界纪录。</h3><h3> 进入门后,有劝酒的苗族女人,之所以不叫少女是因为确实没有少女在其中(如今的年轻人都上班或者打工去了)。</h3><h3> 再进去的通道,像甬道一样的,很有特点。苗族的历史就在这里的墙上逐一体现。有视频为证。</h3> <h3>  因为是夜间,这张图不是很清楚,但主要的文字还是可以看到的——“苗祖·蚩尤”,就是今晚演出的节目了。</h3> <h3>  一场室内真人情景剧,对于一个县城来说,水平已经很高了。尤其是剧中的两首歌曲《追爱》和《心中的梦乡》,让人记忆深刻。后一首是韩磊演唱的自不必说,但前一首感觉似乎更好,所以说,音乐不能单纯追求明星效应,单纯追星的歌迷都是不懂音乐的人。</h3><h3> 看完此剧,总算明白了“九黎”的意思。原来,“战神”蚩尤在涿鹿之战败于炎黄后到了川黔交界处,建立的第一个部落就叫“九黎”,因此“蚩尤九黎”就作为苗族的先祖流传下来。</h3><h3> 我们真的应该感谢他们,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些那么多光辉灿烂的文化,不靠这些传承,多年后就可能失传。像苗族这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不加以保护就会流失掉语言,从而失去民族的特色,久而久之,就会逐渐湮灭,这才是灾难。</h3> <h3>  看完演出,站在山顶,却发现还有更高的山在远处。“这山没有那山高”,在贵州这样的情景随处可见,在这里似乎也是一样。</h3><h3> 山一样,景不同,山景亦不同。</h3> <h3>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们再次来到九黎城,参加踩花山节。由于是白天,所以看到了景区的导游图。</h3> <h3>  山门前,参加表演的群众陆续赶来。看那盛装的苗族群众,银饰满身,这就是苗族特有的风俗。据说苗族的女人生下来后,母亲就会每年打一件银饰,到出嫁的那天或穿或戴在女孩身上。</h3> <h3>  备场的队伍</h3> <h3>  重庆电视台的转播车,说明至少这是省级的重要节目了。每一个地方的活动都需要媒体来宣传,扩大影响,促进旅游。</h3> <h3>  严阵以待的消防队伍,其实天气真帮了大忙,他们不用有什么担心了😊</h3> <h3>   蚩尤祭祀仪式的正门,也就是蚩尤大殿的前门,繁花锦簇,氛围庄重。</h3> <h3>  雨下起来了,我们带了雨衣,是在上车的时候就发的,但感觉不是特别的放心,看天空就让人生畏。</h3><h3> 由于下雨的缘故,原定于9点09分的祭祀仪式不得不推迟。</h3> <h3>  远处的乌云越来越低、越来越近,现场主持大声提醒,十分钟内将会有大暴雨,请工作人员做好准备。同时不断提示演员、游客和嘉宾不必惊慌,景区有完善的预案,请大家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h3><h3> 对照我们自己的几次活动,与人家还是有差距的。我们的活动现场缺少声音足够大的音响设备,所以在引导的时候费力没好结果。</h3> <h3>  祭祀的开始时间一推再推,最终在10点49分冒雨开始了。</h3> <h3>  整个祭祀仪式充满了少数民族的特色,还是很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苦了的,是那些参加活动的孩子们,身上早就湿透,还要在雨中站立。不过想来,这样的经历对他们还是有好处的,很多网络大V不是经常喷我们的教育吗?谁说我们的孩子是弱不禁风的?吃不了苦的?</h3> <h3>  看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事,我们和前面的几个人不约而同的收起了雨伞,因为雨伞会挡住后排人的视线,但雨下得大,不用雨伞就会淋雨的,雨衣的效果并不好。看看,有的人还是没有收雨伞,说明什么呢?说明人的素质还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的改变,就得靠文化。</h3> <h3>  祭祀仪式过后,就转场到踩花山节的开幕式。这里就不多讲了,戳视频!</h3> <h3>  趁机拍了参演的同学们,衣服虽湿透,精神仍饱满。谁说00后不可靠,我看他们会很棒!</h3> <h3>  开幕式结束后我们就离开,过程不长,但可以感受到的是景区的设置很有技巧,不走回头路,又必经购物饮食街,这就是营销技巧了罢。当然,这种街的打造与其他地方大同小异,不做赘述。</h3> <h3>  很多小吃与其他地方一样,但他们全部冠名“九黎”,这就是他们对自己的尊崇。</h3> <h3>  再看一眼依山而建的城。</h3> <h3>  由于上午的时间推迟的有点多,吃过午饭就直接坐车到下午的活动场地去了。</h3><div> 天气也真是奇怪,上午下那么大雨,回来不下了。下午到了开幕式开始的时间,雨又来了。看看远处山腰的乌云,就知道雨不会小。</div> <h3>  我们嘉宾在主席台的侧面观看,开幕式的水上运动表演还是很精彩的。虽说这样的表演在电视里看过很多,但现场的感觉还是不一样,会感觉到难度很大,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h3> <h3>  来个视频感受下</h3> <h3>  下午的水上运动大赛开幕式时间不长,对于一个县城来说,承办这样的赛事是难能可贵的。都知道“文化+旅游”,也都在做,但“体育+”就不行吗?我觉得不见得,只要努力去做,很多领域都可以和旅游融合!</h3> <h3>  吃过晚饭,我和市旅发委的同志漫看了彭水县城。依山而建的城,路都是窄的,单行道很多,这也是山城的一大特色吧!刚下过雨,风景还是很好,空气很清新。远处的云彩像一条腰带缠在半山,刚经过雨水洗涤的树木花朵青翠欲滴,生活无处不风景啊!</h3> <h3>  我的背后叫“两江广场”,是彭水引以为豪的地方。不是广场建的好,而是因为这里是两条江——乌江和郁江交汇的地方,但凡河流交汇处,必然会有好的城市,这个和中国的风水学应该有关系,不过我是真不懂。</h3> <h3>  23日上午,我们启程返回,路上再次很容易的见到“云腰带”,再拍一次吧。</h3> <h3>  回顾整个过程,其实感触颇深。第一,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小小县城一样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关键看是抱着什么态度去学习。第二,细节体现水平,越是小的细节越能体现组织的水平。第三,文化随处可用,就看怎么把它用活。</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