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听英雄故事,战脱贫攻坚!</h3><h3>小满时节,夏花绽放。88岁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向我讲述着奋战的一生和对扶贫工作的赞许……</h3> <h3>查看完地里的情况,再次来到抗美援朝革命老前辈的家里,这是到韩河村以来第三次与老英雄攀谈,接受教育,请教工作。在老英雄的面前,我始终感到局促不安,恐怕说错话、办不好事。老人家的觉悟和思想的高度,不敢企及!<br></h3><h3>在聆听中,录下两个片段,先听听老英雄怎么说!</h3> <h3>老人多次说到,习近平领导的好,党的政策好!</h3> <h3>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党的生命力!</h3> <h3>戴上了徽章,老人似乎回到他曾经辉煌战功的过去,开心极了!</h3> <h3>听老英雄徐徐讲述过去的事迹,深感极大的震撼和敬佩!老人家却似讲着别人的事一般,早已经过岁月的洗礼变得遥远而平静。我为老人一一戴上徽章,老人说,战场上的衣服早已不在,其他也都随着生活的过去而不见了,唯独徽章和证书始终留着……</h3> <h3>老人说,后来办身份证时,工作人员把名字写错了——李清棵。“李青科,我父亲给我起的名字,那不能改。”感到这个名字很有内涵,充满着青春活力和科学精神,在久远的过去,烙下了那个时代深深的民族印记。</h3> <h3>老英雄出生于1931年,1948年应征入伍,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斗,1951年7月1日在战场入党,1952年荣立三等功,1955年伤残退伍。</h3> <h3>抗美援朝纪念章和朝鲜战场纪念章。</h3><h3>印有朝文的朝鲜纪念章,两个同样的胸章,老人却记得清楚,右面的一枚到达朝鲜后部队领导临时颁发后,就开赴前线。左面的一枚是立功后由彭德怀司令员亲自颁发。</h3> <h3>老人撩起右手的袖子,讲述炮弹飞来、抬起右臂的惊险一幕,右前臂外侧的伤残很重,内侧有一块略小的伤,老人说,终身伤残、至今右胳膊无法用力。</h3> <h3>鉴定为七级伤残。</h3> <h3>我细细的聆听过去的故事,以及老人对时下的看法和对我工作的鼓励!</h3> <h3>更多细节,老人拿出十四年前的口述记录,让我看。十页的记录,是一些时间节点的主要事项和要求申请救助。老人说,现在有伤残补助,但他听说有朝鲜战场上的退伍补助,不知有没有?倒不是钱的事,如果有,他说“组织和部队没有忘记我,不想添麻烦,很老了”,不拿钱也可以。我答应问问有关部门。</h3> <h3>回忆起过去,老人眼神显得悠远,吃了很多苦,他说:很幸运,活下来了,受伤暂时不能参加战斗,部队领导都很舍不得他。老人家感叹,一辈子啥事都想干在前面!</h3> <h3>总有一些珍藏品,老人家从来都是带在身边,一直没有离开过……</h3> <h3>很有特点的布兜,当时除了装点零钱外,还有什么物件可以到这里安家?也许盛下的是老人的念想……</h3> <h3>一辈子,总有几件事或几个片段记忆犹新啊!</h3> <h3>旧旧的水杯,装满了淡淡的岁月!</h3> <h3>听说修这条通往产业种植地的道路缺少资金,老英雄拿出一万多元的伤补金,“只要对韩河发展有利,我都要支持!”这平实而铿锵话语,坚定而慷慨的行动,感动并鼓舞着我们!</h3> <h3>我向村书记王红红提议,找时间请革命前辈向年轻人讲讲,我们缺失的太多了,真是应该好好向老前辈学习,为党为国的高尚情操,脱贫攻坚中一定要重拾和发扬!</h3> <h3>近两个小时,老英雄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在战场上锤炼过的钢铁般意志及练就的刚强体魄,现在的我们自愧不如。依依不舍,但还是让老人休息一会。</h3><h3>站在门前台阶上,老人挥手再见!</h3> <h3>院子里清清爽爽,花盆里的天麻等开花了。</h3><h3>子孙满堂,愿老人家健康长寿!</h3> <h3>翻出了去年初冬时,第一次拜访老人时的照片,那时老人送我到大门外,叮嘱我多想办法,让韩河的村民致富。到今天,他说:你想了很多办法,韩河的人慢慢富起来了,那就很好么!他还特别交代,要大家都好,都过上好日子!</h3><h3>所以,今天,也是向老英雄的工作汇报。</h3> <h3>脱贫攻坚也是一场战斗。我们的付出不能与老前辈们相提并论,但老一代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是我们在扶贫工作中的宝贵财富!</h3><h3>在韩河这贫困山区,我们要践行好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在脱贫攻坚中久久为功,不辜负老英雄和百姓期盼,不辜负组织重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