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迹纪实一骑行欧洲. D2天. 北京机场,骑行42公里

流星明月

<h3>  半月前就忙于整理行装,细致入微,可临行前还是不够周全,最后一刻还差点将中英对译机遗忘在家中,没有这,还得超大发挥肢体语言的能力,继续将所学六大单词伸展至极致。</h3><h3> 昨天早上,孙子乖巧地提出,送他上学,没问题。以往的待遇只能是晚上去托管接他,但这回有点特殊,以后的三个月,他将不再享受。坐在单车上送他到学校,爷孙拥抱吻别,内心则有点酸溜。</h3><h3> 鱼池加水,庭院修枝,留家的车子洗洗刷刷,行前的忙碌能做一点是一点。</h3><h3> 每一次远行,都难为了妻子,还有姊妹亲朋,最应该感谢她们的鼎力相助和理解。</h3><h3> </h3><div> 从家到火车站的距离仅仅一公里多,心情如小折叠所负一样沉重,这种必然,溶绕于心己连续经年,只有若些日子骑行上路,才能释怀。</div> <h3>时间、地点、人物,新闻三要素。在朝天椒火炬下,整整齐齐!</h3> <h3>  出门即遇好心人,这位仁兄在入口当值。在家演练两次打包,顺顺溜溜,可今天摆弄数次无法拉紧拉练,越忙越乱,他走过来帮忙打包,助上一手,顺便给个宣传。单车是95年4月下的禁令,裸车不能上火车,装袋包装后无碍进站上车。</h3><h3> 可今天上海的骑友仍困境于搭车难,包了也不能上。真是无语?一国两制莫非随处捏来。</h3> <h3>  见东西太多,值班员还另给绿色通道过安检,然后安排一人帮忙免费运送,才走几步,本人也有吃力,建议所安排人请位“小红帽”带劳,答曰送站费30元,可提前送到列车边。甚好,立即应允,并干脆请他帮忙,力资照附。</h3> <h3>  这口饭真还非他莫属,让我独自完成,拨来拨去,一定会让手腕雪上加霜。</h3> <h3>  2次特快,还是沿袭老的铁路客运序号,从长沙至北京,长沙始发17:48开,原谅我的善意谎言,坐的是这趟,而非半夜,不想要大家相送,只愿一个人淡然而走,谢谢你们的心意!</h3><div><br></div><div> 列车停靠在站台6道,所乘车厢数字虽大,实则第一节车厢,从中端走到前面,实现第一个上车,坐第二号位置,几乎领衔全列旅客。</div><div> 如厕实在方便,起身转背便到了隔壁。开水也唾手可得,最方便的是小折包的摆放位置,今夜列车配电箱的空处,成了它的专属。</div> <h3>  长沙至北京,再次去皇根脚下,去过三次,印象都不太好。</h3><h3> 第一次发生在文革时,我这湖南的红卫兵在老北京车站被高音喇叭传出的首都红卫兵骂得逃也似的灰头土脸,仓惶逃回伟人故乡。</h3><h3> 第二次又不知好歹,才几个月又阴差阳错来到北京,入京就被封锁在首都工人体育馆,11月的冬季,十万人在体育馆冷得哆嗦,结果让周边的松树林遭了殃,才碗口粗的小树一晚上在分叉处都给折断,点成万堆篝火,火温暖了饥寒交迫中的红卫兵,可翌晨发现,松树林成了一片1米多高的木桩,突兀在四周大片林地,它们不可能再按植物升腾的方式成长。红卫兵的可恶成了北京的大包袱,想尽一切办法,遣散离京。于是几天后被某运输团装上冬季的敞篷解放牌,在呼啸的北风中被运送到石家庄。</h3><h3> 越46年,骑行来到北京,这回赶上京城平地起风雷,79条人命在暴雨袭击中殁于城市之殇。那些天的气象台天天闹笑话,铅灰的城市上空,如雾霾浓罩,气候有如桑拿天,湿闷湿热,为恐每天的报导不适,干脆中央气象台,北京气象台,河北气象台,三家联合报道,法不责众吗?要错一起错。头七那天,有了些艳阳,我便趁机离京,从山西南下。一直骑回家。</h3><h3> 这一次则是借道北京,首都的国际红眼航班,最大的优势是省钱,难怪各地的骑友今年掀起了一波骑欧热。</h3> <h3>  早上8:15正点到北京西,下车给予照顾,就近开门,而且允许在站台装车,可辗转了1个多钟头才出到西站的南出口,其间还重犯了一个小错误,昆明站推车上电梯倒载葱,今又重现,幸好电梯口有专人守护,并及时断电停止运行,不然今天的灰机还不知坐不坐得成。</h3><div> 之后的所有上下台级,全部老老实实拼劳力。</div> <h3>北京西客站</h3> <h3>  出站口有机场巴士,去机场30元,也还合理,但今天时间富裕,从天安门绕过去有40多公里,再看看皇城印象,哼一曲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h3> <h3>庆丰包子铺。因大大初登庙堂,微服私访,现在连袂隔壁的隔壁的隔壁一老舍茶馆,一下子成了两处人文景点。</h3> <h3>北京大碗茶。未能进入品茗,还是自已保温杯内的碧螺春实在。</h3> <h3>  又来到大栅栏,当年入住的青楼格局的“蔡家国营旅馆“是否安在?</h3> <h3>岁月悠悠,江山替換,前门仍是大前门。</h3> <h3>再见天安门,新意是多了几分艳丽。</h3> <h3>  中午路过京信食堂,入内买一个拼菜,一处拿卡,结果两处都给了饭菜,各不言退,只好都收了,留一份机场宵夜,弄拙成巧。</h3> <h3>  从一航站楼寻找到二航站楼,位置倒是找好了,可飞机晚点半小时。</h3> <h3>  奇异的是在同一个航班,同一架灰机上,这俩位骑友,也骑欧,也是飞阿姆斯特丹。</h3> 这是他们的路线图,从阿姆斯特丹开始,结束于俄罗斯圣比得堡,骑行70多天,办了申根和俄罗斯签证,连返程的机票都已给预定,够前瞻的。<div>  今天他俩也分别从银川和宜昌会合在机场。</div> <h3>  在老张的帮忙下,行李和小折分别打包成型。上秤过磅,都在允许范围之内。</h3> <h3>他们的包装很硬扎,但都自制了软包装袋,以备日后所需。</h3> <h3>  想不到首都机场也人气平平,从下午到现在只有寥寥几拨人在诺大的航空楼移动。</h3><h3> 我们三人为帮机场拼人气,将死嗑到下半夜三点,又是今夜无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