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左山寺,现称法源寺,位于定陶县马集镇郭庄村南300米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兴华禅院,建于东汉年间,隋、唐、宋时最为兴盛。明代寺院占地2.67余公顷。</h3><div>左山寺就是后人为纪念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左丘明而建的。左丘明的父亲逝世后,将父亲葬在了家乡的左山。他在为父亲守孝的同时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家乡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他家乡的左山上修建了寺庙,据说,寺庙的规模很大,古木参天,风景宜人。鼎盛时有僧侣上千,是闻名千里的大寺院。</div><div><br></div> <h3>午后的法源寺很安静,树木在初夏的微风中慢慢摇曳,没有游人,值班的僧人坐在树下沉思,这样的氛围下让人顿时无争无欲做个佛教徒就很好</h3> <h3>进入大门看到的大殿</h3> <h3>大殿右侧的核桃树,我顺着向右转了一圈</h3> <h3>网上说有北宋时期的透玲碑最为珍贵,该碑高2.2米,宽1米,上有“左山寺”三字,中间有三个圆孔,上下相距0.5米,无论从哪个孔往同一方向看,效果完全相同。在碑林中看了两遍也没找到<br></h3><div><br></div> <h3>从大殿往东是厨房和吃饭的地方,很干净</h3> <h3>晾晒的馍筐,确实注意卫生</h3> <h3>香客吃饭的地方,免费供养佛教信徒,游客也可以免费吃住。</h3> <h3>厨房井井有条,门口订着纱门没有苍蝇。</h3> <h3>从厨房往后走,经过一个圈门,眼前开阔起来</h3> <h3>左右两侧都是供游客休息的地方,经过这些树林,会看到一口古井</h3> <h3>济公运木柴的古井?</h3> <h3>从厨房返回紧挨着大殿东侧东侧有向北的圈门</h3> <h3>依然是绿树成荫的院落,树上系满了祈福或讨子的红丝带。这是大雄宝殿坐落的地方,两个龟驼古碑树立在左右两侧,大雄宝殿高大巍峨。</h3> <h3>远处有修建中的塔</h3> <h3>安静的禅房,我们慢慢的领略佛家的平静,小声的交谈,怕惊扰了静修的僧人。</h3> <h3>大雄宝殿后面建设中的大殿</h3> <h3>安静的午后,游客和香客都很少,走到这里看到两个老人,手里拿着燃着的一炷香匆匆走向大雄宝殿。</h3> <h3>庙内有很多的核桃树和杏树,结了很多的果实。</h3> <h3>网上说:寺院西南角有宝乘塔,下藏舍利子6颗,山后有左丘明墓。据《山东通志》载:“山南即旧州治(左城),岗阜连属。林木交映。”当年寺院高大宏伟,古树参天,林木成荫,风景宜人。春秋左丘明父葬于左山。“左岗林樾”也成为定陶古八景之一。现在西南角没有塔,也许下一步会建设复原。</h3><h3>从这个楼梯上去后,隔门看到一个大鼓。</h3> <h3>寺庙不收门票,大门口没有一丝商业气息,庙内也没有烧高价香之类劝说,可以放心的心无旁骛的参拜。</h3> <h3>从法源寺出来,走在田间小道上,田里的小麦正在为成熟做最后的准备</h3> <h3>不远处是汉墓,正在建设中,不让进,远远看去,有挖掘机在施工,历次的黄河决口这里沉积了太多的泥沙,汉墓已经深埋地下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