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淋巴结活检——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技术

晨珲

<h1>  大家好,欢迎收听爱汝讲堂,我是姚医生,在前一期的讲堂中,我跟大家讲解了乳腺癌手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意义。简单概括一下就是:腋窝淋巴结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很大一部分的临床意义在于给患者进行准确的临床病理分期。</h1> <h1>但是近年来早期乳腺癌诊断率逐年提高,如果对所有患者都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这会让很多实际没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遭受过度的医疗,从而导致术后生活质量的下降。</h1> <h1>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是可以最大程度预测腋窝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技术,全世界多项大型权威临床研究结果证实,<font color="#ed2308">经历了前哨淋巴结活检而未做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与经历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font>;而且这部分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下降。</h1> <h1>  前期讲堂中,姚医生跟大家说过,医生的两个职责分别是:1、尽量延长人的生命 2、在治病的过程中尽量改善人的生活质量。<font color="#ed2308">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就是在不影响患者生命长度的前提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医疗技术!</font></h1> <h1>  然而世间万物没有一件事物只有利没有弊,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也有不足之处,而且也<font color="#ed2308">不是所有乳腺癌患者都能选择做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font>。这项技术的关键步骤有两个,分别是:<font color="#ed2308">1、准确寻找前哨 淋巴结的技术 2、对前哨淋巴结进行准确的病理检验。</font>这两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误差都会对结果产生相应的影响。</h1> <h1>  首先是寻找前哨淋巴结的技术,临床医生要在术前在乳房上给患者注射寻找前哨淋巴结的示踪剂,就是一种能让手术医生能够准确找到前哨淋巴结的显影剂,在中国内地地区比较常用的显影剂分别是1、亚甲蓝 2、纳米碳 3、核素 等等,<font color="#ed2308">这些显影剂被注射入乳房后会沿皮下淋巴管流入腋窝前哨淋巴结</font>,它们各自显影的方式不同,临床医生需要掌握这些技术操作才能准确的识别前哨淋巴结,才能避免误差。</h1> <h1>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根据腋窝探查情况将前哨淋巴结取出,送病理检查。国内大部分的医疗机构会采用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方式来进行检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是一个30分钟左右就可以出结果的检查,<font color="#ed2308">手术医生就在手术室等待</font>,检查结果如果回报是阳性,就代表病理科医生发现了前哨淋巴结有癌细胞转移,多数情况下,临床医生就会给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一次性完成。但如果快速病理检查回报是阴性,就代表病理科医生未发现前哨淋巴结有癌细胞转移,那么临床医生就会<font color="#ed2308">暂时</font>不清扫患者的腋窝淋巴结,就会送患者回病房。</h1> <h1>  请注意,我说的是<font color="#ed2308">“暂时</font>”;为什么我会强调是“暂时”的呢?<font color="#ed2308">因为,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是一个非常快速简易的检查方法,它只能看到最典型的的病变</font>,比如说,如果200多个癌细胞转移到前哨淋巴结了,那这30分钟的快速病理检查会检查出来,但是如果只有2个癌细胞进入前哨淋巴结,那这30分钟就未必能检查出来了。</h1> <h1>  为了避免这种误差,术后一定要针对前哨淋巴结做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检查,常规石蜡切片的技术要求十分严格,需要对标本进行细致的取材检验,一般1周左右出病理报告,这份病理报告最为准确,<font color="#ed2308">慢工出细活就是这个概念</font>。所以,如果常规石蜡切片的结果仍然未发现淋巴结有转移的癌细胞,那么患者就可以免于腋窝淋巴结清扫,今后腋窝淋巴结复发的几率很低;但是如果常规石蜡切片的结果发现了淋巴结有转移的癌细胞,那么就说明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报的阴性,就是<font color="#ed2308">假阴性</font>,<font color="#ed2308">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临床医生会让患者接受第二次手术去清扫腋窝淋巴结</font>,当然,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是很低的,大部分患者还是从这样的治疗方式中获益。</h1> <h1>  因此,我们希望患者明白的是,<font color="#ed2308">选择前哨淋巴结活检并不代表直接避免了腋窝淋巴结清扫</font>,<font color="#ed2308">前哨淋巴结活检其实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改善术后生活质量的机会,这个机会能否变成现实的关键在于前哨淋巴结是否有癌细胞的转移!但是由于病理检查方法的局限性,患者在选择这一机会的同时也冒了二次手术的风险!</font></h1><h1> 所以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尽管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非常低,但是对于患者个体来说,发生了就是百分之百的事,因此也需要患者及家属们理解!</h1> <h1>  好了,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爱汝讲堂就讲到这里,如果您觉得内容有益不妨转发出去,帮助更多的人,谢谢!</h1> <h3>姚医生科普微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