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共鸣合唱团这次参加法国篷斯的国际合唱比赛,正如我上一篇文章的标题那样"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因为前期准备工作的艰辛,那些背后默默付出、支持的人,那必须是"军功章里有他一半"。</h3> <p class="ql-block"> 共鸣合唱团的副团长李校,正职是实验学校的副校长,小巧迷人的外表下有着无比正气凛然的内心!她的牵头组织,让我们这些赴法的草根队员初步成形,虽然最后她无法同行,但是她依然参加我们的排练,依然主持着大局,稳定人心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这就像自家孩子参加高考,作为父母虽然不至于事必躬亲,但是适度的身体力行,让大家感受到关注关心关怀,那是多么的重要和有必要。所以当我们凯旋归来,李校与我们同样的开心,她说丝毫没有失落感。我是非常理解这种欣慰的心情,就像看着自己的学生考出理想成绩那样。</p><p class="ql-block"> 毕竟是名校的管理者,虽身材娇小玲珑,但境界和管理水平超高。</p> <p class="ql-block"> 另外一个被我们称为"火箭"的老队员,最后也是与李校同样的"命运"去不了,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她的热心,从张罗借排练场地,到出发前赠送我们的"福袋",以及专门为我们准备的行李箱上的"黄丝带",醒目幸运的黄色让我们整个旅程顺利平安,她的细心、有心,不愧是长期从事妇联工作。</p><p class="ql-block"> 忙里偷闲还带病参加排练,为女高起到很好的带动提高作用。</p> <p class="ql-block"> 不得不提的还有我们的前辈岐婆婆,年近七十,精气神、体能下降在所难免,但是当我们需要她重出江湖,辅导、指导团里有过半数没有合唱经验的团员,她不辞辛劳,悄悄的来悄悄的走。</p><p class="ql-block"> 以至个别新团友还很好奇……她是谁,唱歌声音那么好,还不时飙几个英语单词。</p> <p class="ql-block">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我们的陈教授,能歌善舞的佛大英语老师,之前我一直与他单线联系,但是无奈他岳父病危,最后无奈无缘我们的法国行。</p><p class="ql-block"> 在出发前几天,我们需要中英文的宣传单,团里让我转发翻译好的宣传单让他检查。那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我担心他不一定马上看微信,所以把文档也发给在国家队从事科研兼翻译的我女儿。不久,都收到他们两个的回复,都是指出这个翻译有几处比较大的问题,但是,都不愿意修改,必须重新翻译。</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陈教授是刚刚在湖南那里办理好岳父的身后事回到佛山两天,感冒昏昏欲睡,但是第二天还是坚持早起,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翻译工作。不厌其烦的校正,不愧是严谨的学者。</p> <h3> 中国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正是默默奉献的他们,正是诸多不足挂齿的小事、小善,奠定我们法国行坚实的基石 。</h3><h3> 荣辱与共,需要大海般的心胸,前天晚上,我们法国行总结欢庆宴会,喜气洋洋,大家依依不舍,我扪心自问,自愧不如。</h3> <h3> 稀有的风景留给稀有的人,借着520,向他们致敬,祝福大家,祝福好人一生平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