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惠渠首枢纽风光

木易

<h3> 曾经的郑国渠,如今的泾惠渠。是一条沿用2000多年的灌溉古渠。</h3><h3> 郑国渠兴建于战国晚期,与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并称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h3><h3> 1922年,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开始筹划泾惠渠工程,组织测量队勘测渭北地形,为泾惠渠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1930年,杨虎城将军主陕时,支持他兴修渭北水利工程的建议,成立渭北水利工程委员会及渭北水利工程处,兴建泾惠渠工程,渠首位于泾阳县张家山泾河上游,坝体为混凝土溢流坝,原设计灌溉面积64万亩。1932年通水,灌溉面积49.5万亩。1949年后,经过扩建,改善排水系统,进行渠道衬砌,灌溉面积增加到135万亩。 1966年,渠首大坝被冲毁,后在原基础上修建了新坝。1998年建成泾惠渠枢纽大坝,具备发电和灌溉功能。装有3X2500千瓦发电机组,灌溉面积达145.3万亩,灌区辖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闫良、富平6个县(区),是陕西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h3> <h3>枢纽大坝</h3> <h3>泾河渠首枢纽大坝库区,也是关中大峡谷的出口。</h3> <h3>渠首电站</h3> <h3>泾惠渠</h3> <h3>谢谢浏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