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多少人从这里 走上了全国各地更大的舞台</h3><h3>多少人还记得 小学初中陪我们一起成长的老师们</h3><h3>多少人还能够 拥有再回学校的勇气和机会</h3><h3>济源市坡头第三小学</h3><h3>这里有你们最想念的老师和食堂的叔叔们</h3><h3>有和我们小时候一样 渴望成长的孩子们</h3><h3><br /></h3> <h3>美丽乡村学校到底是什么样子?</h3><h3>在济源市坡头第三小学 </h3><h3>我们看到了乡村学校最美的样子</h3><h3>教学 信息化 学校生态环境......</h3><h3><br /></h3><h3>随着济源晨报书屋漂流到这里 第九个乡村学校书屋点 </h3><h3>也是济源晨报书屋第一次踏进坡头的学校 就深深爱上了这里</h3><h3>这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h3> <h3>这是一个存档着满满记忆的地方<br /></h3><h3>这里有一群天真 可爱 内心纯净的孩子们</h3><h3>学前班到六年级,总共134学生 16个老师</h3><h3>学校下边还有一个教学点</h3><h3>这里有配备完好的教学信息化设备</h3><h3>这里有最熟悉可亲的老师<br /></h3><h3>潘俊富校长是我初中的数学老师 </h3><h3>郝冬梅老师是我小学的语文老师</h3><h3>琚老师 至今也是印象深刻 那时调皮的我们让您费心了</h3> <h3>多年不见 您已经是学校的校长</h3><h3>初中三年 如果不是您严厉不失耐心的教学和指导</h3><h3>我也没有机会在济源一中接受最好的教育资源</h3><h3>感谢您潘校长 </h3> <h3>带着感恩的心再次见到您 </h3><h3>看到您骄傲地介绍学校</h3><h3>孩子们集体学会的舞蹈</h3><h3>老师们一起搭建起来的生态葫芦园</h3><h3>济源科技馆送来供孩子们体验的科技产品......</h3> <h3>为孩子们搭建的小小图书室</h3><h3>孩子们开心地整理着书籍</h3><h3>看到你们读书欲望背后更多的求知欲</h3> <h3>这里有乡村学校供孩子们体验的最齐全的果园</h3><h3>梨树 核桃树 柿子树 石榴树......</h3><h3>这里有齐全的菜园</h3><h3>生菜 蒜苗 茄子......</h3><h3>这里是教学信息化普及最好的乡村学校</h3><h3>最美乡村学校 是您的骄傲</h3> <h3>多年不见 见到还是如此亲切 </h3><h3>感动 感恩能够再遇见 您还记得我</h3><h3>您陪伴我三年小学时光</h3><h3>2006年我们毕业 您依然坚守带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 因为有你我们才可以走到今天</h3><h3>我们才能够在今天一步步走向更远的远方</h3> <h3>这是学前班的双胞胎姐妹</h3><h3>他们的舞蹈功底特别好 下腰 劈叉 前翻 </h3><h3>个个棒的让人惊讶</h3> <h3>孩子们的基础都特别棒</h3><h3>难以想象孩子们跟着互加美丽乡村老师上完课后的你们会有怎样的自信</h3><h3>24个孩子,有的说我喜欢画画,有的说我喜欢跳舞,还有喜欢书法的</h3> <h3>你们一起看网络课程 看远方伙伴们的舞蹈 美术作品 手工作品 你们好开心</h3><h3>也很想有这样的老师让你们拥有这样的神奇</h3> <h3>咖喱咖喱舞蹈跳起来</h3> <h3>孩子们说,这个背景墙上都是老师画的</h3><h3>我们也想画画,也想把画贴到墙上</h3> <h3>你们很快也会画出和他们一样棒的画</h3><h3>也能让老师们拍下你们骄傲展示作品的瞬间</h3> <h3>1个老师 24个孩子 包班课程 </h3><h3>在全国有很多这样的学校和班级</h3><h3>你们会和全国各地和你们一样的小伙伴们一起学习</h3><h3>"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可以带给孩子们急缺的课程,让老师和孩子们共享更轻松 有趣 高质量的课程</h3><h3><br /></h3> <h3>童年的回忆 再次传递 </h3><h3>这些书籍是孩子童年里最不可缺失的记忆</h3><h3>这些你们喜欢的课程也是带给你们最好的礼物</h3><h3><br /></h3><h3>期待再遇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