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演员姜淑英

郝言好语(洪山)

<h3> 人民的演员姜淑英</h3><h3> 郝洪山</h3> <h3>年青时的姜淑英</h3> <h3>&nbsp;&nbsp;&nbsp;&nbsp; 2018年5月15日零时55分,姜淑英老人离开了我们,享年93岁。而且,她老人家的最后时刻也一直是在儿女们的细心照料与陪伴下度过的。所以,老人家她走的格外地平静与安详……</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其实,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如果称呼姜淑英老人为人民艺术家不仅也可以说是恰如其分的,而且亦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而我之所以在这里只是称呼姜淑英老人为"人民的演员"而没有刻意再加上"艺术家"三个字,其实也并没有太多地考虑与思量。我只是朴素地认为,在鱼龙混杂的当下,如果一个人能够当之无愧地被称之为"人民的演员"的话,恐怕在我们人民心中的位置是要比现在太多的这"艺术家“或那"艺术家"都要高贵的多。况且,在姜淑英老人这一辈子的艺术生涯中,她也一直都是在为自己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演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的。</div> <h3>姑姑姜淑英与姑父倪恩选</h3> <h3>&nbsp;&nbsp; 说起来,我与姜淑英老人也并不算是外人,因为她是我妻子的姑姑,所以亦可以说也是我的姑姑。而且,姜淑英姑姑最初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不是她在舞台上的艺术形象,而是在我与妻子刚刚认识时,她代表她们全家对我面对面进行的那一次"审查"与"考核"。那次她"饰演"的那个既令人敬又让人畏的"考官"和"审核人"的形象也是让我至今难忘的。</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记得我第一次看到姜淑英舞台形象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和妻子一同在剧院观看了由她姑姑姜淑英最后一部主演的话剧《三换新郎》。尽管我对于话剧艺术和舞台表演完全是一个门外汉,但在那次观看话剧的过程中,我也完全是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和人物的悲欢离合而融入与沉浸了。尤其是姜淑英塑造的那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也几乎是让我忘记自己是"戏在人外"、还是"人在戏中"了。</div><div>后来,在妻子的陆续介绍中,我对她姑姑姜淑英的艺术经历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比如,她早上世纪抗战时期就开始活跃在迪化街头以活报剧与街头剧的形式宣传抗战;比如,她是当年朱旦华、赵丹、叶露茜在迪化女中第一批的话剧培训班的学员之一。她广亦还是我们新疆话剧的奠基人和创史人之一和我们新疆第一部电影《两代人》主要演员,也是新疆第一代电影演员之一。据我所知,她曾主演过的话剧有《万水千山》、《革命家庭》、《野火春风斗古城》、《雷雨》、《日出》、《甲午海战》、《霓虹灯下的哨兵》以及《丹心谱》、《阿Q正传》、《于无声处》等等。据史料记载,在姜淑英这五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她共演出话剧有上百余部,饰演各种角色一百多个。</div> <h3>姜淑英当年的剧照</h3> <h3>姜淑英当年的剧照</h3> <h3>&nbsp;&nbsp; 不过,我对姜淑英她老人家更多地直观了解与认识,还是在生活与家庭中而不是在艺术上和工作中。据我所知,姜淑英姑姑8岁时便跟随身为东北抗日义勇军营长的父亲和母亲一路千辛万苦辗转经前苏联境内后,又由塔城到达迪化,后在1937年的一次南疆剿匪战斗中其父又壮烈牺牲。少年丧父的姜淑英自小就养成了刚强坚毅、独立自主的性格。尽管当年世事艰难、颠沛流离,但她宣传抗战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却是坚定不移和始终如一的。而这一切,最终也是成就了她在事业上的成功与辉煌。</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我看来,姑姑姜淑英之所以能够在自己的艺之路上硕果累累,除了她个人的努力与坚持之外,来自家庭的理解和支持亦也是不可或缺的。而这其中,尤其是作为姜淑英丈夫的姑夫付出的牺牲与努力更是首屈一指和居功至伟的。他在姑姑姜淑英这几十年的频繁外出及日夜忙碌的演艺生涯中,为了减少姑姑的后顾之忧,姑夫便主动承担了照顾一家老小生活的任务。可以这样说,在姑夫与姑姑携手走过的那些岁月里,他对姑姑姜淑英的演艺事业与工作,不仅始终是坚决的拥护人,而且还始终是坚定的支持者。换言之,也就是说,姑姑姜淑英之所以在艺术之路上长盛不衰,也一定与始终是姑夫站在她身后的保障有力密不可分的。</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实事求是地讲,姑姑姜淑英这一生既是充满了艰辛的,但更是充满了幸福的。尤其是在她老人家退休的这么多年的时间里,回归了家庭后的她不仅特别沉浸于这种亲人团圆与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里,而且格外享受在一种儿孙满堂和立业成家的幸福快乐中。尤其让人想起来就感慨万千和温暖无限的是,在姑姑她老人家最后这几年的岁月里,几乎也已都是年逾古稀的姐姐和姐夫们无一不是年年月月的陪护在姑姑她老人家的身边,无一不是日日夜夜的服侍在姑姑她老人家的床前……</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个人一直以为,一个人这一生的幸福如果仅仅是来自于事业上的辉煌和工作上的成就可能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每个人最最根本的一种快乐和真正的幸福,可能还一定是要有来自于自己家庭的一种温暖和亲情陪伴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姑姑姜淑英她老人家的这一生就可以说是一个最最幸福的人了。</div><div><br></div> <h3>全家福</h3> <h3>退休后的姜淑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