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八境之风采,品宋城之古韵——大公路第一小学一(3)班八境台探幽之旅

 圈͈̎圈͈̎

<h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这春意盎然的四月里,咱们大公路第一小学一(3)班的孩子们,披着浓浓的春意,带着心中的向往,一起走进赣州古城之八境台……</h3><h3> </h3> <h3>  众所周知,赣州,简称"虔",别称"虔城",位于江西省南部,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而八境台作为赣州古城的象征,已经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区</h3> <h3>  八境台坐落在赣州市北八境公园内,建于宋代古城墙上,台下章、贡二水汇入赣江,向北奔流,古榕成荫,气势磅礴!</h3><h3>划分好任务,我们根据各组主题的不同,绘制了思维导图,瞧,我们的认真模样,是不是很打动人……</h3> <h3>  别看我们年纪小,画思维导图可一点都不含糊</h3> <h3>  一切准备就绪,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我们揣着收集的资料,带着探究的心,一起走进八境台</h3> <h3>  这一天,我们玩得很开心,同样,也收获满满。</h3><h3> &nbsp;</h3><h3> 原来啊,最早的八境台为石楼,为北宋嘉佑年间孔宗瀚所建,孔宗瀚是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四十六代孙。他鉴于"州城岁为水啮,东北尤易垫圮",于是"伐石为址,冶铁锢基",将土城修葺成砖石城,建城楼于其上。 </h3> <h3>  八境台建成后,孔宗瀚绘图请苏东坡题诗。苏东坡遂作《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八境图后序》。前一首诗中,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八景,形成一组旅游胜境,为后世模仿,如燕山八景、泸城八景、香港八景、台湾八景等,不失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里程碑。</h3> <h3>名人题咏</h3><h3><br /></h3><h3>文天祥诗</h3><h3>晓色垂帘卷,春声叠鼓催。</h3><h3>长垣连草树,远水照楼台。</h3><h3>八境烟浓淡,六街人往来。</h3><h3>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h3> <h3>郭沫若诗</h3><h3>登赣州城内八境台——郭沫若</h3><h3>三江日狂流,八境岁华逎。</h3><h3>广厦云间列,长桥水上浮。</h3><h3>办林冠赣省,钨产甲神州。</h3><h3>一步竿头进,力争最上游。</h3> <h3>  八境台原系木结构,曾三次毁于火🔥🔥🔥,1983年,仿宋格式重建八境台,仿木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面积为574平米,以城墙为台基高7米,底层高7米,二层高6米,三层高5.28米,琉璃瓦面高2.86米,全台高28.14米。</h3> <h3>  令人遗憾的是,赣州两千多年形成的古城内的八座亭台,现在只剩下八境台和郁孤台这两座了。</h3> <h3>  走进台内,八境台建筑的飞檐斗拱,画梁朱柱,彩色琉璃瓦面,雄伟壮丽,吸引了四方游客。内部装修有天花,藻井,彩绘,溢彩流金,巍然壮观,凭江而立,气势挺拔。</h3> <h3>  想必大家一定看到了八境台里面的这八幅画吧,"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雁塔文峰"、"马崖禅影"、"天竺晴岚"、"储潭晓镜",这也是自清代起,登上八境台所能看见的八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别具一番风味……</h3> <h3>  41个孩子,41颗童心,同一个八境台聚焦在41双眼睛里,都不尽相同,我们一起玩,一起学,一起探究,一起分享各自眼中的不一样,是那样的轻松,快乐</h3> <h3>  八境公园内,棵棵参天大树,绿树成荫,碧水楼亭,微风习习,真是如诗如画……</h3> <h3>  这是我们第一次和这么多同学一起探究,一起游玩,当下,我们享受着一份少有的喜悦与充实,从此,这一张张任务单里就凝聚了一(3)班的孩子们一段暖暖的回忆。</h3><h3> <br /></h3> <h3>  从户外回到课堂,我们用心整理自己的收获,感受分享的快乐</h3> <h3>  一(3)班,就是这样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初次感受到合作探究的快乐,并收获了知识和友情,让我更加爱我的家乡,更爱我的学校,更爱一(3)班!</h3>

八境

高米

八景

赣州

一起

古城

探究

孔宗瀚

我们

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