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每参加一次比赛,不管是一百米还是马拉松,其过程都是对身体的一次伤害。因为,你在尽力奔跑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能,尤其是长时间、长距离,大体力的长跑运动。而这些消耗的体能都是你体内预先储存下来的。消耗掉了,身体的各个器官自身缺少了储备能量,你的身体就会虚弱,全身感到不适。<br></h3><div> 先从肌肉、韧带、关节来讲,不管你准备得再充分,运动的再科学,一张一弛的肌肉和韧带在大运动的伸缩下,会疲劳,酸痛,关节也会在运动中磨损。运动完后,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损伤。</div><div> 人体内脏器官在运动中,当肌肉内的能量消耗完的时候,有一部分能量又会转化给肌肉。再加上心肺等器官在大运动量条件下自身消耗的能量加剧。全身运动需要的氧和能量要靠心脏输送,运动越大,需要的能量越多,心脏的工作量越大,需求的越多,心脏的压力越大。</div><div> 心脏就那么大,要想完成任务,就必须加快节奏,心率越快,自身消耗的能量也越大。运动需要的氧气要靠呼吸来摄取,运动量越大,需要的氧也越多,需要的多,就要加快呼吸频率去供给。肺本身在呼吸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量。其他器官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是维持生命的器官都在高强度的运动条件下,奋不顾身的运转着。如果哪一个器官超过了他的工作极限,他自然就会罢工。这就是大运动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腹痛、心肺骤停、局部肌肉抽筋的现象。即使他没有超过极限,也会很疲劳。</div><div><br></div> <h3> 我们知道,人体器官都有自我修复的功能。运动过后,要想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就要休整。各器官的修复过程不尽相同,有的修复的快,有的修复的慢。</h3><h3> 一般情况下,心肺功能相对快一些,在运动结束后半个小时就会缓下来,心率降低,呼吸平缓,基本能满足了静态下的身体需求。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受伤。强运动过程中,血管不断地加速扩张,心脏肌肉高频率的伸缩;肺部细胞的涨缩使肺部的肌肉高强度工作。</h3><h3> 仍以全程马拉松为例,2小时至6小时的不停扩张收缩,每分每秒都承受着巨大压力。运动期间,胃内食物没有排空(也不能排空,因为还要维持以后一段时间的能量消耗),在运动中的颠簸过程中,胃壁也承受着巨大压力;运动后期,胃内物体排空后的收缩,容易引起胃壁痉挛,出现运动过程中的腹痛。有的人在运动过程中,遇到补给点喜欢大量补给,也给胃造成很大的压力。同样肝脾肾也因为其功能原因造成一定损伤。这些内部器官在大运动量下,一定会产生疲劳,只是在途中因兴奋而忽略了,很少感觉到罢了。</h3> <h3> 伤害最大的当属下肢肌群,各个运动肌群在大运动活动中伤痕累累。当肌群能量消耗殆尽的时候,他们会罢工。</h3><h3> 由于出汗,体内水分流失过多,盐分流失过多,肌肉内的钠离子失衡,很容易造成局部抽筋。当抽筋问题发生后,我们不得不暂时放弃运动,缓解疼痛,待肌肉好转以后继续运动。但严重时,我们必须彻底放弃运动,不然会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h3><h3> 抽筋问题首先出现在力量最薄弱的部位,相比之下也保护了其他部位的肌群免受伤害。有的运动员腿部力量很强,肌肉发达,在运动过程中,能量跟不上时,在没有得到内脏及分解脂肪提供能量之前,会直接分解肌肉,这就是所谓的燃肌。那可是非常危险的,严重了会直接危及生命。我们应该谢谢身体本身的自我调控机能。</h3><div> 因此说,我们必须正视跑步,不能不讲科学,更不能盲目跟从,要善待自己的身体和生命</div> <h3> 首先,要加强体育锻炼。要想参加比赛就要经过科学训练,不断提高核心力量。从慢跑到快跑,从短距离到长距离,慢慢适应。经过训练,使我们的腿部、腰部肌群力量不断加强。在锻炼中,内脏器官也得到了不断加强(尤其心肺功能最重要)。经过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我们的身体逐渐承受运动带来的压力。</h3><div><br></div><div><br></div> <h3> 其次,比赛要安排好配速。大部分人员参赛,因为兴奋,都喜欢一开始就加速,体内能量提前透支,跑到中途就跑不动了。如果硬撑下去,就会出现抽筋、休克等危险症状。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慢速度,调整身体机能,度过一个疲劳期后,能补充点能量最好,但不能大补,除非你想一直走下去,否则会适得其反。</h3><h3> 跑的过程中由于时间长,运动量大,体能水分丢失过多,每一站最好都补点水,一段距离后再适当补点盐分。不过,每次补水不要过多,免得造成腹痛或经常上厕所。肌群维持运动的能量有限,一般情况下,仅能维持正常人不停奔跑28—35公里(这跟本人肌肉健壮情况有关)。当肌群内的能量消耗殆尽时,人会出现很疲惫,需要从其他部位协调能量给他。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撞墙期到了。然后就是分解脂肪和借内脏器官储存的部分能量。这时内脏许多部位感到不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腹痛、体温升高、腰酸背痛。</h3><h3> 这是每个跑马拉松的人都会遇到这个过程。这时,我们就必须要放慢速度,调整身体状态,缓慢渡过难关。待平稳转化过后,再慢慢加速,回复到原来的配速。</h3> <h3> 第三,休息并加强营养。运动过后,身体的各器官都不同程度受到了伤害,他们要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恢复。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可以进行小运动量的活动,也可静养,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人的体质不同,恢复的快慢程度也不一样。刚结束运动时,一定要慢且少地进水进食。</h3><h3> 待心跳平缓了,呼吸顺畅了,再饮水进食。由于失水过多,体内器官疲惫,制造的垃圾不能及时排出来,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尿黄。内脏不堪重负下,他们会提意见。因此,一段时间内,我们要不停地进水,加快循环和代谢,经常排便,直到尿液呈透明色。</h3><h3> 由于体内器官的能量缺失,我们要及时补充能量,摄取高能量的食物,让器官得以储备,以便维持身体正常运转。</h3><div><br></div> <h3> 跑友们,我们参加跑步是为了健康,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身体是我们自己的,跑后出现症状属于正常规律,我们要正视,更要认真保养。车辆跑完长途后尚要保养发动机、传动装置和轮胎,人在跑完一个马拉松后也是如此。42195米的距离很漫长,每一秒的经历,每一米的跨越都是对我们的考验。希望大家在跑途中多寻找快乐,少受到伤害,这才是我们跑步的初衷。</h3><div><br></div> <h3> 沉甸甸的完赛奖牌很诱人,但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不是每个人都能完成马拉松,只有执着的,有吃苦精神的人用汗水才能换来。</h3><h3> 这是我两年来跑步中得到的一点体会,分析的不一定正确,请高手给与指正。做成美篇,与大家一起分享。</h3>